我从小就想去敦煌,这个念想如此之遥远,以至于我早就忘了我为什么小时候想去敦煌,甚至几乎忘了我有想去敦煌这个念想。只记得有一次看到美术系的学生暑假采风被老师带着去临摹,我模糊地羡慕地想:“要是我也是美术生就好了。”那时候个人旅游还没有形成文化习惯,交通不便,路费昂贵。年幼的我毫无概念怎样才能去敦煌,想象中要翻过一座座沙丘,豆大的油灯贴近墙壁,忽然一下漆黑一团的洞穴里五彩斑驳的壁画像还了魂的精灵。
最近这几年又开始到处听到敦煌的消息,我笃定地想:“敦煌总是要带团圆一起去一次的,但此事不急。”国内疫情开放得又急又快,还没有准备好旅行计划时已经需要订下暑假机票。我们也没想好到底去哪里玩,我就又搬出这句话:“敦煌总是要去一趟的吧?”正好油管上锵锵行天下第二季是甘肃,窦文涛带着观众翻山越岭去看石窟,完全是我想去的地方。在敦煌研究院的网站上,莫高窟只是其下属的六个石窟中的一个。这简直像是指路明灯一样标明了重点应该要去的石窟。
我只有两周的时间,全部用来看石窟团圆怕是不同意,对于三年没回国的我来说也觉得不甘心。本来我觉得敦煌挨着新疆,那不如看几个石窟就去新疆的一个点儿歇着,但某人绝不能接受偌大的新疆去给几个洞穴塞缝子用。我很想去锵锵行天下里的炳灵寺,但是炳灵寺要爬爬两千级台阶,而且和后面的行程相距甚远,只能放弃。
童年梦想就这么轻易地实现,出发之前总有种不真实感。传说中的繁华景象还会在沙漠深处等着我吗?
麦积烟雨
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天水市。整个甘肃省像一个老式的座机电话,西北和东南觉各自有一块儿比较大的区域是电话的听筒,中间细长条就是电话的手柄部分。虽然麦积山石窟也是敦煌研究院下属管辖,但是莫高窟所在的敦煌市在甘肃西北角听筒的最西边相当大的一片区域,紧邻新疆,(我就是说从敦煌出来直接去新疆就行了吧!)天水市在甘肃东南角的听筒里。显然敦煌研究院的辖下石窟覆盖甘肃全境(,炳灵寺在兰州西边)。
麦积山石窟做为中国四大石窟里名气最小的,很多人都没听说过,比如说某人。准确地说某人是知道麦积山石窟的,但这仅仅是因为他就是在天水出生,他听说过城外麦积山上有佛像,但是从来没去过。当我坚决地说,“麦积山一定要去的!”的时候,他眨眨小眼睛,十分纳罕。虽然正好方便他带老母亲回去看看,但他终于还是忍不住问道:“你怎么知道麦积山石窟的?”
“因为你没有文化。”我轻蔑地答道。
他们天水人普遍知道城外不远的麦积山上有一山的佛像,但是特地去看显然不值得。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尤其是现在居然还收起门票来了,过去都是随便爬的,当然那里荒无人烟,大人们不让小孩子单独去。本地人有关系的还可以绕到后山直接开车上去看。
某人曾经评价过我:其实我并不认识中国。当然,我大学毕业之后出国,真正认识的只有北京。在我的潜意识里的中国,就是把北京到处复制黏贴一下。这两年总算是有其他的人游记有网图了,之前我一直想象坐落在甘肃的麦积山,跟北京郊区的沉积岩石头山一样坚硬,荒芜,在没有大面积种树之前只有低矮的灌木丛生。网图也并不能让人看到麦积山的真面目。
在检票口,所有其他游客都在微信小程序上预约购票,直接检票,所以门口就没有游客停留,看上去好像只有我们一群人一样。我们首先用护照无法预约,其次我婆婆用老年证免票还是半票。售票口完全无人,也不用排队,倒是非常方便。某人表姐看着我们拿到印着麦积山的彩色纸质门票,十分羡慕。
进门坐摆渡车上山,风吹在脸上不软不硬,满眼郁郁葱葱的山间植物,十分地惬意。不久摆渡车到站,我们还得继续沿着盘山公路往上走。有个本地的阿姨,皮肤黝黑,穿着很明显跟大城市的人不同上前来问要不要导游?3年前,我们对国内的导游印象极好,就答应了。她带着我们继续一边往上走,一边指着路边的植物介绍说:“你们注意到麦积山上的植物既有南方的植物又有北方的槐树一类的植物吗?”
她接着遥指东方,“那边关山和秦岭阻隔,让天水气候湿润,是南北植被的交汇处。”
我觉得这句话听得我很不明白,回来特地查了一下,发现这个问题基本就是中国地理形成的大问题。网上没有一张比较清晰的甘肃省山脉图,这里只简单说一下结论,后面还会(也许反复)回到这个问题。首先甘肃省在中国地理的最中心,这个省是各行政省划分剩下的区域拼凑起来的,所以呈一个斜斜的狭长形状。秦岭西端北坡横贯下听筒的下部,直达青藏高原。手柄和上听筒的下方被祁连山托着,手柄跟下听筒连接的部位一条向只有几十公里长的东西向山脉乌鞘岭把甘肃分割成两个部分。乌鞘岭以北就是大名鼎鼎的河西走廊(河西走廊的大部分在甘肃,就是祁连山托着的甘肃西北部狭长一线,aka, 手柄和上听筒),乌鞘岭以南是黄土高原西缘,旱地农业区。
也就是说甘肃南北被山脉所夹,中间低谷包括河西走廊的绿洲,和黄土高原的大片干旱的平原。麦积山是秦岭山脉的一座山峰,而高耸入云的秦岭正是中国南北方的分界线。同时不断向上生长的秦岭形成了垂直高度分布广泛的生态系,我认为就是因为这两点让南方和北方的植被都在秦岭的麦积山存留了下来。
扩展阅读:
甘肃面积大(相当于四个浙江)正好就在一个复杂的地理+气候的交界处。
引用 知乎:为什么地处西北的“甘肃省”,是我国气候特征最为复杂的省份?:
在我国的自然地理区域划分中,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状况可以划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而这三大自然区的交界处刚好位于甘肃省,也就是说甘肃省同时涉及了上述三大自然区。
从气候角度来看,我国总共有五种气候类型,分别是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山气候。地处西北的甘肃省却同时拥有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山气候等四种气候类型。
天水在下方听筒的上面部位,正好在三个地理自然区的交界,属于温带季风性气候,但又紧邻剩下的三大气候地区。在之后的10天旅行中,我们看到相当多样的甘肃地理气候特征。
扩展阅读结束。
6月份的北京天气已经酷热干燥,麦积山下则温度适宜,凉爽湿润,空气中仿佛充满了水汽。跟想象中的狂风黄沙的大西北完全不同,十分神奇。麦积山则是在这一陇烟雨中一座赭红色的石头山。在郁郁葱葱的群山中间,大片的红色崖面头顶着一丛翠绿的植被裸露出来,看上去十分地疏松,难怪会在这里雕刻佛像。麦积山的几景之一“麦积烟雨”就是群山被云雾缭绕若隐若现得名。今天天气晴好,虽然仍然能够感觉到空气湿润,但是遮挡群山的云雾未现,导游有点儿遗憾。但这种云山雾罩湾区半岛天天见,我也不是很在乎。导游都是女性,肤色黝黑,略带口音,都是本地的农户,讲起当地掌故侃侃而谈,同时麦积山石窟隶属敦煌研究院,导游的培训考试我估计都是敦煌研究院一手操办。但是相比于后面去的莫高窟的导游和榆林窟的导游,天水的两处导游最津津乐道的都是周遭乡野的掌故传说。沿途路边的景点纪念品摊位一众小贩围上来兜售看上去很一般的景点零碎玩意儿,导游婶子略退一步,有一种虽然你们这样不大对头,但是大家乡里乡亲的也不好挡人财路的态度。等到我们摆摆手,大妈小贩马上很好脾气地转头就走,导游才上前一步继续讲下去。
她说传说麦积山石窟是如何在悬崖绝壁之上雕刻佛像的呢?当地传说是把峭壁上的树林砍伐下,堆积成山一样高的柴火垛,站在柴火垛上雕刻出来的。当地有“砍尽南山柴,修起麦积崖。”又有“先有万丈柴,后有麦积崖”的说法(听着挺有道理的呀,毕竟周围山上都是林木苍郁,只有麦积山的南山崖露出一片峭壁。)但是后来研究人员研究出来实际上麦积山石窟上的古栈道跟山西悬空寺的建造方法相同,是从悬空寺传过来的修悬崖上的栈道,修好栈道才修石窟。文革期间,红卫兵听说这里有佛像,想要来敲掉,周围的村民听说了,晚上悄悄把栈道拆了,让红卫兵无法上去,才保护了石窟。
我刚刚在赞叹这个故事的神妙,结果她又接着说到正史:麦积山石窟在中国四大石窟中的特殊之处在于,石窟多数都是民间石窟,对比敦煌莫高窟的皇家富贾大兴土木,麦积山的石窟反应的更多是本地人的样貌。我忽然想起来的路上,我婆婆跟我说天水出美女,让我上去的时候看石窟里的人是照着天水人的样子塑的。麦积山本身是砂砾岩构成,岩石疏松,降雨和岩壁渗水,不仅让麦积山在郁郁葱葱的群山环绕之中形成了麦秸垛的形状,砂砾岩也因为过于疏松不适合石刻,所以麦积山石窟里的塑像都是石胚泥塑:内芯是石雕但表面肌理都是泥塑。听到这里,我忽然醒悟:麦积山的鲜红崖面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啊!丹霞地貌最著名的是张掖,也是甘肃境内,与天水的气候虽不同,但有非常类似的地质条件。虽说是民间石窟,礼佛也是绝对虔诚的。之所以说在麦积山的绝壁之上开凿石窟的技术是悬空寺传过来的,是因为麦积山的每座石窟原本都是有房檐的一座庙宇。(我恍然大悟:所以麦积山石窟原本是一绝壁的悬空寺!)后来因为多次大地震把庙宇连岩壁带栈道都震塌了。现在的栈道都是建国后新修的,最早50年代甘肃省文化局开始拨款重修了一部分实木栈道,1964年国家文物局开始调研并加固山体,修建联通东西崖的栈道,一直修到80年代,栈道用钢筋水泥修好。最后她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麦积山在地震带上,经常地震,石壁一直在塌陷,总有一天石窟会永远消失。尽量早来看看吧。”(2023年地甘肃5.9到6.2级大地震,炳灵寺石窟关闭,麦积山石窟也需仔细排查山体情况。)
等等!等等!我闷声发大财地在心里嘀咕:你刚刚说的文革期间当地农民把栈道拆了。明明文革期间才由国家文物局刚刚接手省文化局开始修栈道。我顿时觉得乡野传说靠不住。连在天水出生的某人也不过是听说过麦积山上有很多佛像,当年本地人没人觉得这些佛像有什么了不起的,这一片群山环绕,根本没有人家,也没人关心这里。就算是现在麦积山石窟名列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知道麦积山石窟的人也相当地少,以至于麦积山石窟的参观体验非常之好。从周围城镇到麦积山并不是很近,山下村庄人口更少。我十分怀疑从天水过来的所有的道路都是修复麦积山石窟的旅游资源才新修的。而且甘肃省内河西走廊一线,大小石窟数量众多,没哪个遭到文革严重破坏。毕竟,古丝绸之路自从被奥斯曼帝国拦路收费就已经渐渐凋零,就此开始了大航海时代,西方冒险家改由陆路走海路。整个河西走廊随着古丝路的衰落而凋零,基本杳无人烟。而天水自唐代政治文化中心东移,失去了做为军事政治重镇的地位,自唐以后,麦积山石窟就基本不再修建,被遗忘在群山之心。
好吧,其实,我这番心理活动是后来的,当时就听讲古听得津津有味,至于为什么后来我会产生怀疑,等我讲到后面大家就知道了。
我们终于渐渐爬坡看到了麦积山。我没有想到麦积山这么美!栈道密布数层高,之字形的楼梯和栈道一起如结网一般包住山体。麦积山真如一个麦秸垛一般的形状,拱形的顶部,逐渐变粗,腰部最粗,然后又再次变细。某人的哥哥给我讲解农村堆这种麦秸垛是为了让雨水自上面从边上流下来尽量不要打湿下面的麦秸。整个山体上与周围群山一样郁郁葱葱全是树林,只有一面岩壁像被巨人用利斧劈开,露出灿烂的红色的岩壁,巨型的佛像安然垂目。
此时我虽然已经开始雀跃,但心情还是很轻松的。她问我对麦积山特窟的了解。我一概不了解,与敦煌莫高窟大量详尽的攻略相反,麦积山的游记不多,不过无论多少我都没做攻略,就据实以告。她打开一直拿在手里的一本大概32开本的相册,麦积山的特窟全部看完要一人两千多门票,她推荐了4个特窟给我。并且还排了个序,说实在没时间,一定要看133窟“中央领导人来都是看133窟。”(难道他们大老远来一趟就看一个窟吗?)我仔细记下她的推荐,看了看相册:照片质量一般,但具体人像还是很清楚的。嗯,佛像嘛,中国的传统景点通常都有庙有佛像,就都那样吧。
在麦积山石崖下面的大广场上,她与我们作别,叮嘱我们特窟一定要请导游讲解。等等,等等,我以为我请你就是来给我们讲解石窟的。。。
跨越千年的微笑
到了售票口,由于我们人多(特窟票价也挺贵不是),而且确实期待值并没有拉高,我们就每个人都给买了两个最著名的特窟:44窟和133窟。售票员告诉我们上特窟必须要导游,“导游在上面没下来”,让我们等半个小时。(导游费另付。但导游费跟所有人的特窟门票比起来真不贵。)我当时觉得“在上面没下来”这个说法好奇怪啊,也没仔细想这句话什么意思。闲着也是闲着,我们马上跑到礼品部去采购。这几年中国的博物馆文创花样百出,比着赛的出奇制胜,质量和设计都让我垂涎三尺。麦积山礼品部在山脚下一间小庙里,十分可爱。(其实人家是大名鼎鼎的瑞应寺。寺始建于东晋,略早于麦积山石窟。十六国时期寺名为无忧寺,北朝名为石岩寺,隋代名为静念寺,北宋大观元年(1107年)经皇家敕赐为瑞应寺,沿用至今。)四合院里的地都犁过,难道工作人员还自给自足种地吗?(寺里的文物都搬进博物馆了,)小屋里面琳琅满目的文创制品让我们还未进窟就买得兴冲冲地。麦积山同属敦煌博物院,这里也有一小部分敦煌文创在卖。团子看上了一盏九色鹿的纸雕灯,我妄图说服她到了敦煌再买,不果。行吧行吧,反正我们人多行李箱是够用的。事实证明这个决策相当正确,敦煌根本没有卖这盏灯的。
礼品部的人也很会,想来应该是敦煌博物院一起培训的。她们主动提出把我们买的先存在柜台,等我们参观结束再来拿。我又兴致勃勃地加了敦煌小助手的微信。买完之后,导游仍然没有来,我好整以暇地读着入口处墙上的比较经典的特窟介绍,跟门口导游讲的差不多,照片当然强多了。此时,我仍然没觉得有什么问题。
等导游到了,我们一小群买了特窟票的,跟着导游开始爬楼梯。导游讲解是包括全部普窟和带的小批人里买的特窟。如果有的特窟只有一部分人买票,则没买该窟的游客在通向该特窟的铁栅栏门外等着。紧贴岩壁的楼梯都是铁制的,相当结实。想到此时的所有游客全部都在这些现代的架子上挂在山崖上,感觉蛮奇妙的。
第一个特窟,很快就到了。所谓窟,其实是曾经是窟过,唐中宗景龙二年和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的两次大地震,摧毁了中间崖面的全部洞窟,所以现在的麦积山分东西两崖。而剩下的东西崖的洞窟也在历次地震中震掉了所有的洞窟前的悬空寺庙,当然也包括相当部分的洞窟部分。这44窟就只剩下一个浅浅的佛龛,浅于一米深,只有这尊佛像和佛龛外的两个侍从留下。我们所有人站在栈道上,看着眼前的佛像近距离袒露在我们面前。我第一个反应就是:“这能叫‘窟’”?第二个想法是,心跳少了一拍:“她真美啊...我从未见过这么美的雕像...”
44窟是西魏(公元535-556年)时期开凿的。导游让我们注意看塑像,整齐地垂在佛龛外的衣饰,衣襟对称的皱褶很漂亮地自然下垂。我正在想:“比古罗马的厚重一些。”就听导游介绍说:看她的衣襟比较厚,说明当时是穿毛毡一类的衣服。
导游接着说:旁边紧挨着的是特窟43窟(我们这群人里没人买),里面是前庙后墓,魏朝典型的墓葬形式,前面的佛堂规格高大华丽,在佛堂后面有一樽棺木,学者分析是皇家墓葬。民间传说里面是西魏元宝炬的皇后,乙弗皇后。而紧邻44窟这尊佛像,民间传说是按照乙弗皇后的样子塑造的。
我觉得自己没听清楚,问:“什么皇后?”导游答:“乙弗皇后。” 啥?我过去历史没学好,学完也顺利地都还给老师了。我都不知道还有人姓乙。
乙弗皇后的正史是这样的,她的族谱都一直可以追溯,16岁成婚后,一直生生生,生了十二个孩子,夭折十个,经历战乱,被贬,陈仓暗度,赐死时不过31岁,塑像的正当盛年的样貌倒真说得过去。民间对乙弗皇后的代入视角,
44窟的菩萨被称为“东方微笑”。图片不能表达实物的美貌。近距离看着真人大小的塑像,标准的鹅蛋脸,面孔线条光滑流畅,几分钟内,越看越灵动,我几乎能够在脑子里构建出一个原型人物的真人脸。
特窟不让照相,这张也不是网图。是我上面在礼品店里加的敦煌小助手,然后好奇申请进群,她每天在群里和朋友圈更新一张敦煌研究院下属文物的讲解。这是群里分享图片。通常该据称是小机器人的推送是壁画一角细节,挺有意思的。今天讲的是敦煌壁画里的鹦鹉🦜。(群里敢说话的经常是学美术的,摄影的。)
等到导游讲解完,我们一众人往外走。某人马上开始马后炮:“你为什么只买两个特窟?”“我怎么知道会比照片好看这么多!”
我挤到导游身边问可不可以现在再多买几个特窟。导游顿住了,不好意思地告诉我:“不行。因为买了哪几个窟的票,她在下面拿几个窟的钥匙。”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刚刚售票处说导游在上面没下来。这个上面就是在崖上。
另外一个特窟133窟,也叫做万佛洞。就是进门导游说国家领导人来都看的窟。万佛洞开洞于北魏(公元386-534) 晚期,是麦积山最大的石窟,曾经前堂墙壁上贴满了一摸一样的巴掌大的小佛像,有上万数。因年代久远,大部分都剥落了,只有进门右手边墙上面还残存一部分。万佛洞呈“π”字形状。前厅呈“一”字型,后面两条一摸一样伸进山体的后殿,和西汉晚期到东汉时期流行的横前堂、双后室的墓葬形式完全一致:前室为放置陪葬品的享堂,后面两个并列空间是放置棺木的。一般来说,并列双室都是夫妻合葬墓。万佛洞的前堂非常非常高,有三、四米高的样子,我们几个游客跟着导游进门,感觉很空旷。进门是一组高大的佛像。导游先带我们走到右手边一座石碑面前。石碑大概一米五高,上面呈半圆形。碑上用高浮雕手法刻了12副大小不等的连环画。把释迦摩尼从前世结缘,乘象入胎(!),无忧树下出生,出家,生平大事记,涅槃,(涅槃不是圆寂涅槃不是故事的结束,)之后还有成佛后的佛法无边。
网图:
再往右往里,有一尊一人高的小沙弥,扁扁脸,笑嘻嘻地,很是活灵活现。
网图:
最后我们来到正对着石窟不甚高的正门的大型立像面前:释迦会子。释迦会子在佛教中称之为“罗睺罗授记”,表现的是释迦牟尼授记罗睺罗成佛的场面,民间因其反映释迦牟尼和其子罗睺罗相会,俗称为“释迦会子”。释迦会子,讲的是释迦摩尼的世俗妻子(二夫人),未同房,被释迦指腹得子,名罗睺罗。释迦之后一直在外修行没见过这个小王子。直到罗睺罗十岁的时候,释迦遣尊者回家带罗睺罗出来修行。(具体细节见这里(佛经故事里的也有很多各故事情节对不上的地方。其他故事里上述细节又有不一样的地方。我觉得现在有些网文深得佛经的八卦和圆故事的底层逻辑))罗睺罗正式成为释迦摩尼的关门弟子,排行第十,寡言,后成就非凡。(授记:佛家语,意为佛陀或菩萨、阿罗汉、高僧对于修行者未来将得到的成就、果位和将要经历的事情的预言和肯定。)
闲话少说,这是释迦第一次见到自己的长子... ... (佛家的意思,世人都可算释迦之子,具体我不也不清楚也懒得研究了。)释迦几乎和前窟顶一样高,大概有3米,需仰视。从正面仰视,佛陀面容慈悲威严,顶天立地地站在众人面前,不由人不心生敬畏。佛陀右手伸出将触未触到低头合十在他面前的罗睺罗头顶。罗睺罗大约1米3、4的样子,正好比成年人矮一点。从侧面看,释迦微微躬身,后背的曲线与后殿中间立壁的弧形侧面平行,或者说后殿的立壁是沿着释迦的身后曲线凿出来的。他身姿温柔迟疑,近乡情怯,甚至有些女人气。导游给大家讲解释迦雕像的美学细节:正面是世外佛陀,侧面是人间慈父。某人的哥哥小声跟我说:“人雕的时候也没想那么多。”我不是很认同,因为这尊佛像太美了,那么高大,那么美。古希腊雕塑研究也一样表述各种艺术细节,我觉得一尊像,一幅画,美到成为艺术品,被感动的观者必然细细体会到底是哪里迷住了自己。
临出洞前,我们聚集在洞口,洞口上方内壁有一盏灯。进门的时候导游打开灯,所以洞口虽小,我们也对整个洞窟看得很清楚。灯光从洞顶打下来,释迦在灯下双目微垂,上眼睑遮住了眼睛,看不出神色,再度恢复了宝相庄严。导游当着众人关上灯,洞窟之内一下子黑了下来,只有外面现世的朗朗日光从洞口窄门流泻进来。门只有一人高,光线忽然变成从下往上映衬到释迦的脸上。释迦眼中的琉璃珠子泛着浅浅的蓝光,如有泪意。导游指点给大家看这工匠之巧思,某人耿直地扬声问导游:“但是那时候并没有灯啊?”导游给大家解释:麦积山佛像眼睛的琉璃珠子,多数都在历史长河中被人挖走了,只留下了镶珠子的洞,还好这尊佛像的眼珠子保存完好。
可惜我们只买了两个特窟的票,真是太美了。一定是我的表情出卖了我的满心欢喜,无限留恋,团圆一副闲人的样子,站在洞门外酸溜溜地说道:“妈妈有个新爱人了。”
释迦会子的网图和上面44窟东方微笑,同一窟133窟的小沙弥的网图都远远逊于实物。亲眼看会觉得图片也太贪心画师画王昭君,差别太大了。站在佛像前有非常强烈的情感上被打动。我小时候看画册里古希腊的雕塑,从照片看就美得不得了,长大了去卢佛宫去佛罗伦萨看到实物,就觉得真的跟画册里一样的美。也可能是古希腊的雕塑是大理石石雕,放在光线充足的博物馆里,照片比对容易照好。而麦积山石窟塑像是石胚泥塑:麦积山的石头是多孔粗糙易碎的丹霞砂岩,这些雕像内芯是石头,表层是泥巴塑成,所以导游说总有一天麦积山石窟会消失,不仅仅是说石窟会完全塌陷,易碎的砂岩和泥塑也会渐渐剥落粉碎,为了尽力保存,不能强光照射,相片也能忠实地表达表皮的斑驳,而人眼会自动修复表层的伤损,看见泥沙后面的那张脸。
(这两张网图我真心觉得怎么这么丑?但也找不到更好的了。而且照相的视角也不对。)
写得慢的好处终于出现了。我游记还早着呢,天水已经因为麻辣烫成为新晋网红城市,星球研究所,一个我非常喜欢的公号,这周发了一篇讲天水的,就有释迦会子的照片。下面两图来自星球研究所天水,凭什么?列位看官看看这个照片的差距。这才跟实物差不多!简直完全不像是同一座雕塑:
下面进入普窟环节。普窟可以照相,就量大管饱。
袈裟真的是格子衫:
格子衫是37窟,隋。剩下两张是26窟,北周。人物,不对,菩萨也的确都虎头虎脑的,凸显北周塑像特点。“麦积山石窟始建于十六国后秦时期,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十余个王朝、1600余年的开凿和修缮,现存窟龛221个,各类造像3938件10632身”(抄自百度),丝绸之路做为东西文化的融合地,早期的佛像不仅是从印度请匠人塑像,而且明显有希腊雕塑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地佛像雕塑开始本土化。风格随着朝代各有变迁。
17米高的东崖大佛:华严三圣——释迦牟尼佛与普贤、文殊菩萨——鄙夷地瞥向世人上千年。这华严三圣始建于隋代,内里的石头瓤,木头架子仍然是隋代的,北宋时重修。所以总体上仍然是隋代风貌:头大脖子粗,形象质朴,细节上有点儿宋代风貌。第一张右边照片的就是坐在中间的释迦牟尼佛,我在栈道上不能飞起来给照正面照。释迦牟尼的眉心有个碗状空穴,这里按照佛家叫法,叫做眉间白毫相。云冈石窟的佛像原本都镶有巨大宝石后为人所盗,麦积山的看上去可能也是一样吧?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在1982年对华严三圣的抢救性修复时,在释迦牟尼的眉间白毫相发现了一只宋代定窑白瓷碗。定窑是民窑,这种碗在当时非常普通,但是呢,该碗在外圈用墨笔提了一圈字:籍贯,工匠姓名,年月日。考古学家认为这只碗是调色用的,该南宋工匠主持了华严三圣的修复,特地给自己留了个名。他这一留名,这只普通的调色碗就成一级文物了,赶紧给收了起来。释迦牟尼的左脸,就是照片里靠近我们的这边,看上去颜色明显深色泛金,那就是南宋给修的左脸。右脸到了现代剥落严重,80年代抢修时给右脸补泥,在人脸蛋儿里发现了一卷经书:是一卷纸质的卷轴,手抄楷体《金光明经》卷四部分,全部打开宽25厘米,长达7.6米。当然也马上做一级文物收起来了。
这三尊大佛是隋代开建的,隋炀帝从小在寺院长大,非常信仰佛教,所以在隋代,佛教发展达到鼎盛时期,同时代的莫高窟也是开窟最为密集的时代。
这是麦积山两个角度的照片,上面照片里的是东崖,下面的是西崖。可以看到,石窟分很多层,栈道修到非常高。为什么分东西崖呢?当然不是人为地为了建档方便,而是麦积山石窟原本是连成一片的整体,唐开元二十二年, 天水一带发生强烈地震,使崖面中间部分塌毁,整个窟群便分为东崖和西崖两部分。这么打远了看,西崖也有对称的三座巨型半圆浮雕,就叫做西崖大佛,西崖大佛,雕的是西方三圣,只是最右边的观世音菩萨完全塌毁,只剩下里面的石芯和木梁支架。这个木梁支架有地方说是北魏原始的支架,有说是宋代重修时的。82年抢救重修时,从主佛胸部发现了一个钱币串成的幡。幡是阿弥陀佛拿的信物和旗帜,拿这个信物去接引信徒前往西方极乐世界,所以证明主佛是阿弥陀佛,右手边是大势至菩萨。幡一般是丝、绢、纸制的比较多,钱币造的非常少。其中最早的是几枚西汉的五铢钱,剩下都是唐宋钱币,更说明是宋代重修时放入大佛胸部。西崖面朝西方,正是佛自西方来。
西崖大佛开凿自北魏。西崖石窟的年代普遍比东崖要早。有可能宋代重修的时候,西崖大佛比东崖大佛破损程度高吧,西崖大佛比较多表现的是宋的风格。西崖大佛高13米,比东崖大佛矮一点点。西崖大佛眼睛没有东崖大佛的亮,因为东崖大佛用的是当年还比较金贵的琉璃珠子。
中间的阿弥陀佛:
这时候,我已经意识到洞窟内黑暗幽昧,洞外则风光霁日。同时相当多的洞窟都如特窟44窟一样,前脸全部塌陷,只存一个佛龛的深度。我们做为游客只能站在栈道上背光观看、拍照。想到此处,我默默地从兜里掏出另一只手机换下了苹果。
下转4. 天女散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