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z: 如果让我来改编《不要抬头》

入得谷来,祸福自求。
Post Reply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zz: 如果让我来改编《不要抬头》

Post by Knowing » 2022-01-12 12:10

https://cn.nytimes.com/opinion/20220112 ... decadence/

新电影《不要抬头》(Don’t Look Up)讲述了一颗毁灭地球的彗星和一个愚蠢可笑的美国之间的碰撞,它输掉了口碑——在烂番茄网站上目前只获得55%的新鲜度——但显然在文化上却很成功。在一个非超级英雄电影很难掀起波澜的世界里,这部影片打破了Netflix的收视纪录,引发了一系列影评人的争论和权威人士的看法——其中一些在政治上是出人意料的,包括左派的批评和右派的赞赏。
从官方角度来说,这部电影是关于气候变化的寓言,导演亚当·麦凯在网上与批评者辩论时强调了这一点。麦凯最近发推说:“如果你对气候崩溃(或美国的摇摇欲坠)没有一丁点的焦虑,我不确定《不要抬头》还有什么意义。那就像机器人看爱情故事。‘他们为什么要把脸贴得那么近?’”
然而,艺术有办法逃避创作者的意图。尽管有麦凯的推文,但他片中的彗星场景是对气候挑战的糟糕比喻。《纽约杂志》的埃里克·莱维茨煞费苦心地阐述了其原因,他的文章是对这部电影作为潜在政策干预的最佳回应之一。但事实证明,在电影开拍之前暴发的新冠疫情更适合这个比喻——疫情是一场发展迅速、出人意料的威胁,而不是一种令人痛苦的长期挑战。最终,《不要抬头》只有在关于麦凯推文中括号里的内容时才是最有意思的——关于一个“摇摇欲坠”的美国——相对于片中对美国系统性失败的描述,那具体的生存威胁几乎只是附带品。

我想,这就是本片之所以成为商业热门的最大原因,即使不喜欢它的人也可以拿它来当做谈资:因为它开启了自HBO台的《火线》(The Wire)和《黑道家族》(The Sopranos)以来,关于美国衰落的最广泛视角之一。
然而,我仍然认为本片最终并不成功,因为它指责从电视新闻到社交媒体在内所有人的冲动,与它想传递的“相信科学”这一虔诚信息的愿望之间存在矛盾。后者确保它对专家阶层、学术—工业综合体的讽刺是最温和的。它的情节最终指向一位民粹主义总统的可怕决定,系统性的批评被舍弃,换成了意识形态攻击。

但由于这部电影几乎是对衰落的全面描绘——这正是我们需要的,我打算提供一些剧本修改,以及按这样拍出来的版本,如果有人请我做顾问的话,这部片子可能会是这样。看好了:
第一幕:这颗彗星由业余天文爱好者发现,他们梳理了一些望远镜的镜头,这些镜头由政府收集,却根本没有得到检查。他们的发现被一些末日准备者和科技公司的人炒得沸沸扬扬,而学术权威认为这种说法是错误信息,Twitter对坚称彗星即将撞击地球的用户进行了审查。
第二幕:哈佛大学的一群天文学家证实了彗星的可怕轨迹,突然间,媒体开始大肆宣传这一威胁。但是,希望连任的右翼民粹主义总统更愿意推迟处理此事,所以她力捧一位不知名的圣经学院天文学家,这位天文学家认为撞击的可能性低于10%。
第三幕:在抗议活动席卷全国后,总统改变了路线,宣布进行大规模核打击。然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负责人,一位媒体热门人物,却坚持认为炸毁彗星会使碎片坠落并杀死太多人,需要进行更有限的打击——这正是他自己论文的主题——好让彗星偏离轨道。福克斯新闻诽谤他,但主流媒体坚称,他的策略是科学,正经人都不应该反对。因此,美国尝试了他的计划,但完全失败了,因为他的论文实际上是基于欺诈性实验,它们从未在他的实验室之外复制过。
第四幕:于是总统下令进行彻底的打击,但也失败了,因为大多数核武器都不起作用,军方没有检查自己的武库,因为那部分预算花在了雇佣TikTok网红做招募Z世代入伍的宣传上。无奈之下,政府求助于一位伊隆·马斯克式的技术奇才,他的“大家伙”钻头有望将一枚弹头送入彗星中心。不幸的是,他亲自监督这项任务,在他为Twitter上的争吵分心时,任务出了致命的差错。
第五幕:由于别无选择,美国的一部分人假装彗星不会来,另一部分人加入了一个为白人父权制罪恶举行大规模忏悔仪式的邪教组织。最后一刻,一组中国无人机升空迎接彗星,将其分解,其碎片落入太平洋,由中国的深海机器人打捞开采——但一批碎片“意外”击中了美国大陆,打掉了我们的基础设施,让这个前世界超级大国陷入黑暗。
片尾的演职员表用中文播放。咱们大家奥斯卡见吧。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Re: zz: 如果让我来改编《不要抬头》

Post by Jun » 2022-01-12 13:14

Knowing wrote:
2022-01-12 12:10
https://cn.nytimes.com/opinion/20220112 ... decadence/
第五幕:由于别无选择,美国的一部分人假装彗星不会来,另一部分人加入了一个为白人父权制罪恶举行大规模忏悔仪式的邪教组织。最后一刻,一组中国无人机升空迎接彗星,将其分解,其碎片落入太平洋,由中国的深海机器人打捞开采——但一批碎片“意外”击中了美国大陆,打掉了我们的基础设施,让这个前世界超级大国陷入黑暗。
片尾的演职员表用中文播放。咱们大家奥斯卡见吧。
This is hilarious. 因为吧,在我看的那本科幻小说里(The Calculating Stars),流星撞上地球之后,美国军方的某些人员马上猜测是不是俄国发射的导弹,等搞清楚了是流星之后,又猜测是不是俄国操控了流星让它专打华盛顿。 :lol: :lol:

这本小说真是太厉害了,一石两鸟地打中了彗星撞地球和气候变化的两大议题,相比之下 Adam McKay 还不如干脆去抄一抄 Mary Robinette Kowal 得了。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笑嘻嘻
Posts: 23302
Joined: 2003-11-22 18:00

Re: zz: 如果让我来改编《不要抬头》

Post by 笑嘻嘻 » 2022-01-14 1:29

我觉得评论一毛钱一打,execution 更重要。毕竟是 Adam McKay 拍出了第一部广泛接受的反美国英雄气概的片子。其他人尽可以在此基础上制造出更五花八门的灾难片,但那叫同人。
第一幕是讽刺美国学术界全面崩溃,还不如业余选手吗?也许有个例,但这显然并非普遍事实。
第三幕怎么想到的抗议活动席卷全国的?目前美国社会的最大的政治问题之一是失去了共识,一盘散沙。另外,再加上一条学术造假,假专家流行。但加上这条真的让故事更加丰满了吗?
第四幕美国军方也崩溃了?作者知不知道美国军方是非常务实并且能够接受问题然后穷尽讨论寻找改良方法的世界第一强军?3000+枚核弹头(世界上最大数量的)全部报废是什么天外飞仙的思路?五常的核协议维持的世界和平是唱空城计吗?Mark Rylance 演的硅谷大亨,是最近十年二十年硅谷的浓缩影子,集合了Zuckerberg 和 Musk 的个别特征。用一个完全照搬 Musk 真实人物,做为银幕形象怎么就更有创意了呢?
第五幕,无人机群能够达到的高度是大气层低空,是不是已经太迟了?

显然作者的这个改动先不说会不会拍出一个更广受接受的电影,首先因为过度的夸张,并没有更加批判现实。只是一种自嗨模式的“我也行”的,堆砌更多更大灾难的方式。这难道不就是套路片的最廉价的手法吗?把跟现实脱节的灾难都堆进一个电影,从故事创作上讲,就算不能算批判现实,总可以算是无厘头搞笑,也算是一种故事风格吧。但是这种无厘头改编有没有让故事更优美,结构更完整呢?并没有。更像是一种纯粹的发泄。

虽说电影结尾仍然是美国不行,其他国家也不行的思路。甚至回归了家庭价值,回归了福音派的祈祷词。但首先基督教的确是美国文化的核心之一。做为一部映射美国社会现实的电影,这个结尾第一次在大众娱乐中表现了对 american exceptionalism 终结的无可奈何:但我们仍然是上帝的选民,我们仍然是特殊的。老实说这个结尾的温情脉脉,和不甘心,更有一种真情流露,真的让我很心酸。
云浆未饮结成冰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Re: zz: 如果让我来改编《不要抬头》

Post by Knowing » 2022-01-14 7:45

笑嘻嘻 wrote:
2022-01-14 1:29

第五幕,无人机群能够达到的高度是大气层低空,是不是已经太迟了?
笑嘻嘻真是个工程师。 :mrgreen: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