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Deaths of Despair and the Future of Capitalism

入得谷来,祸福自求。
Post Reply
笑嘻嘻
Posts: 23302
Joined: 2003-11-22 18:00

【读后感】Deaths of Despair and the Future of Capitalism

Post by 笑嘻嘻 » 2021-01-22 20:29

我写个简短的读后感吧,具体最好去看书。因为内容非常繁复细节。本书的作者是Angus Deaton 和 Anne Case。NPR和油管都有访谈,我看了觉得跟书还是差很远的。访谈里他们俩很谨慎,书里要犀利很多。

这本书的开头部分列数据我在Jun的游记里写了。
我最近有一搭没一搭地看一本书 Deaths of Despair and the Future of Capitalism by Anne Case and Angus Deaton 这本书前半部分都是在分析数据,看得我这个格子脑子好像收拾了房间一样,特别的舒爽。但也因为一直在分析数据,我真记不住细节。俩人最开始发现自己的度假屋所在的我忘了哪个内陆州的自杀率特别高,可是明明周围的人和镇子看上去平静美丽,人们都很善良开心。他们就去查美国的官方统计数据。然后把这项研究扩大到全国。整个美国的数据是一致的,但是其他的白人为主要种族的讲英语的发达国家都没有这个趋势。
自从美国有人口统计数据以来,得益于公共卫生的进步,除了1930年代以外,(读到此处我心想还好你们的研究是在新冠之前做的)美国跟英国澳洲这些英语发达国家都是死亡率持续下降。最开始是婴儿死亡率下降,之后中年人死亡率下降,尤其是吸烟的害处被发现之后。这种死亡率下降在美国是跨种族。这个趋势直到1991年,在美国开始发生变化。黑人和西裔仍然死亡率持续下降,一直到千禧年。这个趋势跟其他英语发达国家一样,到了两千年,死亡率开始持平,不再继续下降了。是吸烟的该戒的都戒的差不多了还是什么原因,并没有结论。我在此处想,嗯,又没有亚裔什么事儿,我们是隐形人,也许我们人数太少,来源太繁杂,很难形成统计意义上的归纳总结。但是非西裔的白人死亡率开始上升。如果再细分,没有接受四年大学教育的非西裔白人是唯一死亡率开始上升的族群。接受了四年大学以上教育的非西裔白人跟其他种族一起死亡率在1991年之后继续下降,跟其他英语发达国家的数据曲线一样。当然黑人的死亡率历来高,虽然白人的死亡率曲线偏离了大家共同的斜率,并不代表白人死亡数量上比黑人高。仍然是黑人的死亡率更高,只是黑人的情况在好转,没有大学教育的非西裔白人的死亡率在上升。接受大专教育的人在中间。黑人和西裔的接受不同程度教育的人口,并没有在死亡率曲线上表现出了任何不同。

非西裔的白人的死亡率升高是越来越高,也就是说出生年龄越晚的人跟早出生的人群比较,死亡率越高。死亡率不降反升,最早是表现在45-54之间。(人到中年,压力最大的时候。)然后这群人渐渐岁数大了,老年人的健保和经济压力变小并没有改善最早出现死亡率拐点的这群中年人的慢慢升高的死亡率,他们把这个不断提高的死亡率的趋势带到了老年人群。同时死亡率升高也开始蔓延到年轻人。虽然他俩的图表上是统计每10万人中死亡多少人,就是从几十跳到150这种,看上去好像也没有太多,但是因为美国的人口基数,和这个趋势变化的时间跨度打。从1991年到俩人写书的时候,大概是2016年,假如没有接受大学教育的非西裔白人能够跟其他人群保持一致的死亡率变化曲线的话,那么应该少死亡大约60万人。因为这个假设的60万人数之多,他们称此为epidemic。最早他们研究全美数据,只有三个技术发达的州不受这种死亡数据转向的影响。

那么这些死亡都是哪些呢?没有接受大学教育的非西裔白人,仍然有很多人抽烟,高血压,甚至在低教育人群中的女性吸烟人口反而上升。所以当其他人群的中年高血压糖尿病的死亡率缓缓下降的时候,(因为全民健康教育,和长期高血压药物的普遍使用)没有接受大学教育的非西裔白人高血压糖尿病的比例并不没有跟着其他人群一起下降,而且很多人不再相信药物,放弃使用高血压长期药物。这个健康因素大约占到了总多出来的死亡人数的15%。(注意,细节数据我记不清,所以很可能记错了,或者记反了。)剩下的就是他们这本书研究的三项死亡原因自杀,包含麻醉剂过量的中毒,和酒精相关的心脏病。他们把这三项死亡归总在一起叫做deaths of despair, 绝望之死。问题是美国的受大学教育的人口只占大约40%。(当然,again,其他种族中的没有接受四年大学教育的人群跟接受了大学以上教育的人群的死亡率是没有什么差别的。作者提到了有人提出是因为黑人和西裔历来都习惯了有压力和贫穷的生活。)

在19世纪,189*年,学者刚开始研究人口死亡率的时候,高学历的人群比低学历的人自杀率高。到了1930-1940年代,两者持平。之后就是低学历人口的自杀率高于高学历人口了。
上面的数据分析,在书中是很多图表讲解。我看到现在网上有很多书中的图表了。所以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谷歌一下就出来了。

这本书是研究三种上涨最多的死亡:drug overdose,自杀,长期酒精相关性死亡。他们没有研究亚裔,最早研究起始是为什么有些州的life expectancy 下降,最后扩大到全国数据,然后对比全部白人为主的发达国家的数据对比。因为所有发达国家,包括90年代之前的美国life expectancy是上升的。因为这三种情况的死亡率上升的基本集中在教育程度低的白人,2010年后的黑人社区也开始出现这些问题。虽然有色人种仍然受到很多压迫,但是单就这个死亡率上升的问题,他们总结为美国的社会财富再分配是反向罗宾汉分配,经济的增长只是分配给了相对高收入的阶层,最富的得最多,教育程度低的岗位收入没有上涨。甚至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就业率触底回升,这些工作机会多是给教育程度高的人,教育程度低的人要么工作更差,要么很大一部分再也没有回到就业市场。

关于毒品部分,他们在书中要比访谈中严苛很多,所以会花很长篇幅,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讲起,林则徐虎门销烟之后,东印度公司向英国议会要赔偿,议会不同意,但是同意了出动英国海军来实行军事打击让清政府赔偿。鸦片这种东西在欧洲并不适合种植,显然英国的市场也并没有驱动寻找大面积的鸦片种植地。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前,东印度公司始终是逆差的,鸦片才能让东印度公司实现贸易顺差。在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时候,英国才开始殖民使用印度的港口,种植并没有上来,鸦片的价格非常贵,所以当时只有沿海地区的富贾本人才能吸上鸦片。这时印度有个名字巨长的人,在南印度开始大面积种植鸦片,终于把鸦片的价格降了下来。所以第二次鸦片战争要求清政府打开河道权,鸦片可以顺流而上卖到内地,此时鸦片的价格已经是普通人可以负担得起的了。这时鸦片的利润终于上来了。为此那个名字巨长的印度人成为第一个被女王封爵的印度人。这个印度富贾用赚到的钱在家乡广施善缘,大做慈善,非常受人尊敬。无独有偶,自东印度公司之后,两个英国人也开了个公司贩卖鸦片到中国发了笔财。这个公司到今天仍然存在是个百年药厂。这两个英国人也被封爵。他们用赚到的钱在大概是英格兰还是苏格兰买地买岛,很快,大概是两年后,属地上发生的大饥荒,他们对吃不起饭的佃户非常慷慨,不仅放粮,并且支付佃户去魁北克的路费和随船的clerk(不知道这是干嘛的)。

作者们是在为中国鸣不平吗?不是的,他们是在做类比。看他们一条一条写下去,我一边读一边觉得英国起码是对半个地球以外的一个陌生国家发动鸦片战争,美国人比较牛,对自己发动鸦片战争。

这本书也没有研究美国的非法毒品。非法毒品在黑人社区泛滥是70年代,当内城区的低端制造业开始外移,黑人失去了工作,社区开始崩塌,非法毒品开始在黑人社区泛滥。作者们觉得这与90年代开始的低教育程度白人社区发生的事情是非常具有类比性的。但是非法毒品在90年代以后,哪怕在黑人社区也开始下降,作者们没有做研究,因为与他们的这本书的研究离的比较远,只是说这可能是因为下一代黑人看到了毒品对父母辈的影响,不再主动去使用毒品。

事实上,美国的毒品非法是短期的,合法是长期的。不仅美国,在世界范围内,毒品长期是合法的。从一战开始,毒品被当作是镇静剂由长官按照配额发给士兵。德国日本都是。我当时读到才理解到制造超级士兵并不是好莱坞杜撰,是的确一直在制造,只是没制造出来。美国部队用毒品是从越战开始,越南丛林的艰苦让美军使用毒品非常普遍。越战老兵退役回家之后,戒毒率非常高,所以一直被认为鸦片成瘾并不是问题。事实上,从越南部队回美国非常符合戒毒的条件:完全改变生活场景和空间,与过去的人和事失去联系。当时毒品并非只分发给士兵,是被美国人广泛接受的象阿司匹林一样的万用药物。婴儿胀气腹痛?用鸦片就可以让婴儿安详入眠。(可能这是为什么美国人普遍觉得毒品可以被接受。美国人的普遍认识里毒品的问题是黑帮不是毒品本身)

非法毒品非法在哪儿呢?利益集团不是合法的美国公司,对美国的经济没有帮助。当非法毒品开始没落的时候,合法的鸦片制剂开始填充市场的空缺。这就是上面我提到书中说当美军在阿富汗歼灭毒贩的时候,本土制药厂的子公司在澳大利亚合法种植鸦片。制药公司花钱对FDA游说,去掉了很多对市场的监管,花钱大力做统计宣传止疼剂的无害和对疼痛处理的道德性。鼓励医生开止疼片。哪个州?伊利诺伊州好像,在最高峰一年发放的止疼片跟人口比例形成了一个可以每人随时服用的数量。但是这些人群教育程度低的州,低端和高端制造业外流,只有大制药厂还在为本州经济做贡献,所以州议员(书上列了有名有姓)以自由市场为口号大力支持对制药厂的去监管和帮助他们形成垄断的条例。这些强力支持的议员,除了岁数大去世的,剩下的都仕途稳健继续当选升官。当鸦片制剂问题暴露的时候,制药公司被罚款,有个别被罚到破产。但是联邦和地方政府拿到的罚款是做为年度收入算的,并不用作帮助鸦片制剂上瘾者。书中此处又做了一个类比,香烟课购买税,目的是让人少买,买香烟的人也是集中在低教育程度人群,尤其是女性。但是香烟课的购买税并不用在低收入人群上。所以这里,仍然是反向罗宾汉的社会分配,另外叫做诺丁汉长官分配(就是罗宾汉打的那位老爷)。

医疗工业(因为美国人特别信奉自由市场,所以医疗就是industry)如何实现的诺丁汉长官分配的呢?美国政府差不多为医疗买单了一半费用,包括Medicare,包括公司通过给员工买保险得到的减税。医疗费用的完全不透明和过于庞大纷杂让一般人不可能了解到底统共花了多少。也所以遇到的阻力非常少。整个医疗工业,包括涵盖大量医生的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American Optometric Association,在2018年请了2800+的国会游说员,相当于每个议员5个游说员。其中半数以上游说员是revolvers:前议员,或者前国会员工。他们甚至公开把国会叫做farm league。2018年美国工业界在游说上一共花费了$567 millions。其中半数以上是医药行业的花费,是在游说上花费最多的行业,超过了金融界。在此之外,医药行业还花费了$133 millions 在支持当选的和潜在的国会议员。消费者和患者没有任何实力跟这样庞大的行业做斗争,这些游说帮助拿到有利于医疗行业的规范。最早,反对Medicare 的声音说政府付费会压低药品价格,所以最终Medicare能够通过是政府必须接受行业的药品价格,不得议价。就是做为美国政府也不允许压价。医疗行业同时又是美国经济的收入的一大部分,所以美国政府也并不愿意大动干戈。这样医疗工业和政府合力实现了医疗工业财政上的诺丁汉长官分配。另一个更加概括化的名字是rent seeking behavior(按照国内的说法是零和),就是参与分配的一方在不考虑扩大总体盈利的情况下,为自己获得更多利益。美国经济在持续高增长的时候,资本方的rent seeking,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不太在乎的。但是现在美国经济增长放缓了。

美国的医疗系统还是世界上最贵的,但life expectancy下降的美国是独一份。美国的医疗系统从99年(这个具体有点记不清楚)的占GDP的22%,到2017年占GDP29%。挤掉的是教育经费,和其他社会辅助性工作,比如修路。Fedax 目前比几年前(几我忘了)轮胎报废率高了四倍。这部分我读了的感想是美国的医疗也是一样反向罗宾汉分配,大公司高薪的人获得了相当好的医疗保险,因为没有强制医疗保险,保险公司是按照买得起的高薪人士来设计套餐。保费高。保费越来越高,对于工资比较低的岗位,雇人的成本里医疗保险就占太高了。公司就更愿意把非核心、服务性员工外包。书中引用另一个经济学家的修辞手法:这些人不被邀请到圣诞节聚餐。这样虽然在同一个公司工作,但是并没有属于一个成功公司的荣誉感。英国有个amazon的分发站是在从前的一个矿山。记者去采访这些工作人员,这些同一批人从前会说自己是miner,不会说我就是去坑里做工。但是现在回答是:'I am just at Amazon.' 经济不仅仅是经济,这种经济分离是阶级分离。

这部分白人在过去三十年正好轮到他们被国家经济发展完全落下,工作要么越来越差,要么完全没有了。保持的工作的收入也停滞,被市场抛下。同时因为制造业外流,工会也式微。为大公司的外围服务也被隔绝在公司的集体荣誉感之外,这些教育程度低的人完全被隔离在经济的繁荣之外,形成了越来越宽的阶级鸿沟。他们不属于任何蓬勃的社区,因为收入低,男人不再marriageable,生了孩子也不住在一起。女性与不同的男性生孩子再找到下一个配偶。这些在教育程度低的人群中比拥有四年大学文凭以上教育的人群中要高发得多。按照教育程度分类,拥有四年以上大学教育的美国人与过去相比结婚率持平,只是结婚晚点。高中以下教育程度的人结婚率则下降。另外2016年是有一个数据的转折点。当2008年金融危机引发失业潮之后,在缓缓回升的过程中,2016年有四年大学以上教育文凭的白人女性在这一年的平均收入超过了没有大学文凭的白人男性。我读的时候想:原来希拉里毕竟是不能当选的了。(在书中的后面章节分析全球化中写到,因为大约两百万的制造业工作因为包括中国在內的全球化而从美国消失,但是同时也因为全球化提升了美国的出口,有两百万的新工作出现在高学历的人员集中的地区,比如两岸。但是low-skilled工作集中的地区则没有受到正面的影响。)

那做为接受了高等教育,在美国的分配制度中得到了点面包渣红利的人们为什么应该关心这个问题呢?不仅仅是因为下一个也许会轮到自己的人群。被反向罗宾汉经济分配抛弃的人,社会心理上呢,按照社会学家Ilyana Kuziemko 的last place aversion theory,对有比自己低的收益的人慢慢追上超过自己,产生巨大的敌意。这些人也是川普的支持者。拜登当选,并非一切就再度花好月圆,现在的美国是经过三十年的缓慢的撕裂,被有评论员称为“民主内战”。书中比喻,这种社会的缓慢变化,跟气候变化一样,很难用年与年的数据得出什么结论,但是后果一样非常惊人。(要修复可能也需要几十年时间。)

Image
云浆未饮结成冰

笑嘻嘻
Posts: 23302
Joined: 2003-11-22 18:00

Re: 【读后感】Deaths of Despair and the Future of Capitalism

Post by 笑嘻嘻 » 2021-01-22 20:50

这本书好在提出了问题。至于是否能够修复是我加的,书中学者当然不会在此方向做任何预测,我个人也比较存疑。毕竟美国已经成为金融产业驱动的国家,iron bank必须保护富人的权力。这种对富人和资本的保护,按照经济学的三元悖论,必定让渡一部分国家主权。英国也是国民生产总值中金融占大头,比美国的规模小些。
云浆未饮结成冰

dropby
Posts: 10921
Joined: 2003-11-24 12:23

Re: 【读后感】Deaths of Despair and the Future of Capitalism

Post by dropby » 2021-01-25 14:09

谢谢小笑的详细书评,看完觉得不需要看原著了。

我觉得美国如果不能修复的话,那等着大家的肯定是更加激烈的社会动荡。所以修复其实对iron bank也是长期有利的,但是短时间内要吐出一部分好处。考虑到资本的本性,的确不是很乐观。

tiffany
Posts: 24705
Joined: 2003-11-22 20:59

Re: 【读后感】Deaths of Despair and the Future of Capitalism

Post by tiffany » 2021-01-25 15:11

有意思。等我看完碳民主再来研读下这本书,其实当断代史来看,这两本书连着看应该很有意思的
乡音无改鬓毛衰

笑嘻嘻
Posts: 23302
Joined: 2003-11-22 18:00

Re: 【读后感】Deaths of Despair and the Future of Capitalism

Post by 笑嘻嘻 » 2021-01-29 18:56

dropby wrote:
2021-01-25 14:09
谢谢小笑的详细书评,看完觉得不需要看原著了。

我觉得美国如果不能修复的话,那等着大家的肯定是更加激烈的社会动荡。所以修复其实对iron bank也是长期有利的,但是短时间内要吐出一部分好处。考虑到资本的本性,的确不是很乐观。
还是可以一读的。。。我虚弱地说。这本书一直做为我的睡前读物,我借的epub格式只能在手机上看。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每个句子在小屏幕上都显得特别地长。一口气读一个句子就差不多了,跟呼吸训练似的,看了之后就特别有助于睡眠。。。看完看其他书,感觉小说/自传的作者怎么都很愤怒。 :mrgreen:
我的总结肯定不可能全面,那么长一本书呢。作者之一Angus Deaton 是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得主,光听我总结怪可惜的。书的主体部分都是数据分析,挺实在的。在书的结尾三、四章,他们写道关于美国的市场经济,现在是经济学里很热门的讨论,包括从前自由市场的坚定支持者。

比如美国国内的所有商业市场越来越集中在几个大企业,寡头垄断,oligopoly。比如航空公司,几经合并后,就剩下四大公司,还是五大公司。合并的理由是节省开支,但是结果并没有,座位越来越不舒服,机票仍然很贵,与里程数完全不相关。机场的中心部位是免税店,登机口在最远处。巴菲特曾经绝对讨厌投资航空公司,称其为death trap。他说过:“如果一个资本家在20世纪初到了Kitty Hawk (怀特兄弟第一次试飞飞机的地方),他应该对着Orville Wright 开枪。”但是当小航空公司消失,只剩下几大航空公司的时候,他显然又对航空公司感兴趣了,他的Berkshire Hathaway 是Delta最大的股东,西北,联航,AA的第二大股东。这种水平控股,就形成了事实上的垄断,和对价格竞争的控制。
从1980年,5年龄以下的公司占公司总数的一半,雇佣了50%的劳动力:到了2015年,5年龄以下的公司仅占1/3,仅雇佣了1/10的劳动力。同时呢,美国公司的平均profit margins 越来越高。从1980年的2%到2015年的8%(1960年是4%)。

(我插播一句:我们很多行业现在都是Oligopoly,寡头垄断。我们就业的时间段跨度不够大,所以觉得这就是正常。我们通常称垄断的寡头为“头部公司”。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在经济学届也有分歧,一方认为美国企业的竞争力下降了,越来越对资本有利。投资更多在打击对手上。反托拉斯法在过去30年没有与时俱进,没有起到该起的作用。

另一方则考量道:因为过去三十年是信息革命的时代,寡头赢家通常是投入巨量资本在信息革命上的公司。我们熟悉的硅谷大公司就不说了。Walmart 的物流就是非常与时俱进。(这个我知道,Walmart 的lab口碑很不错,算法控制供应库存物流很先进。)虽然马上产生的利润高,但是还未足够付清当初投资信息平台的资本和人力。跟不上的企业自然掉队,新的竞争者未来会出现。我们只是在这一过程中间。这居然还有个名字叫做 Schumpeterian competition。
云浆未饮结成冰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