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民俗科普)

入得谷来,祸福自求。
Post Reply
Elysees
Posts: 6756
Joined: 2003-12-05 13:10

二十四节气(民俗科普)

Post by Elysees » 2019-10-28 19:18

话说我今年一年,除了完成装修,减肥(减了十几磅回到生宁宝前的最低体重了),协助安宝申请中学,还完成了一件事儿,给一本少儿杂志写了一年的稿,是一个朋友约的二十四节气民俗科普主题,算是沾了一点儿文化地理的边吧。我刚开始还写得兴致勃勃,后来越写越痛苦,每个月都拖到不能再拖才开始写,恨不得最后一晚熬夜才能写完,直到上周末才全部完成。今年的这个经历证明了我真的没有写字为生的本领,还是专心做地图吧......
2万多字写了一年,写得好辛苦(奇怪以前写小白文一天刷刷的写几千上万字),贴这儿给大家批评指正。

二十四节气系列

序言:
生活里我们时不常能听到一首简单上口的歌谣,起头的四句便是“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四句话虽然只有二十八个字,却已经点完了中国农历历法中的二十四个节气。
那么节气是什么呢?
简单的说,节气是中国古代的人们,通过观察一年中太阳位置的变化引起的不同时节气候变化,标识出不同季节特征日子以指导农活的历法。二十四节气的体系,完全是中国特有,在201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从英文名称Solar Terms也可以看出,节气,是与太阳相关的历法划分。也因为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们归纳总结的天气标识,所表述对应时间的天气特征,也仅适用于北半球。
从天文学上说,节气的划分,由太阳的黄道经度位置决定。太阳在某些特殊的黄道经度时,会有标识性的昼夜长。最早的节气划分,就是从测量不同的昼夜长开始的。
古代人们注意到一年中不同的时间昼夜的长短不一,于是通过测量日冕的日影,以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定为日至(夏至),白昼最短的一天定位日短至(冬至),昼夜等长的两天,则分别定位春分与秋分。这四个节气,便是二十四节气最初的起源,在商朝就已有。而在西方天文学中,也有这四个节气的对应概念,至点即为Solstice,昼夜平分点则为Equinox。
但中国古代人们对节气的定义并未止步于此,而是不断进化完善,到汉武帝太初元年,在《太初历》这本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统一文字记载的历法书上,二十四节气首次被记载入册订入历法,从此指导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农业活动,并沿用至今。

立春
咱们中国的习俗里,什么样特殊的日子都离不开吃。好些节气,就有属于自己的小吃。例如中外驰名的春卷,就起源于立春当天的吃食春饼。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标识着春天的开始。而今天天文学的严格定义里,立春,则是太阳的黄经度在315度的这一天。时间上来说,发生在公历的2月3日到5日之间。
一般而言,立春在农历正月里,春节之后。但也有少数情况,春节较晚,那么立春则在春节之前。
立春这一天,中国的北方有吃春饼的习俗,俗称“咬春”。春饼,最初是将摊得薄薄的面饼或烙或蒸,之后卷上各种菜吃。被卷在烙面饼中的菜,被称为和菜,而最早饼与和菜装在一盘,称为“春盘”。
卷在饼中的和菜没有硬性规定,可荤可素,可繁可简,大都为丝状或切成丝状,豆芽,鸡蛋,粉丝,鸡丝或猪肉丝等,都是比较常见的春饼和菜。清代诗人袁枚在美食著作《随园食单》的点心菜中,便记载了一则“薄饼”,说的应该就是春饼。说的是,“山东孔藩台家制薄饼,薄若蝉翼,大若茶盘,柔腻绝伦。家人如其法为之,卒不能及,不知何故。秦人制小锡罐,装饼三十张。每客一罐。饼小如柑。罐有盖,可以贮馅。用炒肉丝,其细如发。葱亦如之。猪羊并用,号曰“西饼”。”寥寥几句,就把春饼的美味写得栩栩如生,读者光看就口舌生津食指大动了。
立春吃春饼的习俗自唐宋就有,到了清代,烹饪技术发展,将春饼卷和菜做得更小更精致,再经油炸,就成了今天餐桌常见的春卷。
除了“咬春”这样与吃相关的习俗,立春当天,还有鞭春活动。鞭春,是历史悠久的立春日习俗,意为鞭打春牛,督促春耕。
鞭春起初只是立静态的泥土塑的农耕人和耕牛于州县官府正门东西两侧,后来便慢慢演变成动态的鞭打耕牛泥塑的活动。由活人扮演春神,持杨柳鞭打泥塑耕牛,以其唤醒牛儿准备耕作。后来更有农民们捡拾鞭春时泥牛身上掉落的土片洒在自家田地中,期望当年的丰收。
在很多历史文献中,都有记载鞭春这一活动,《东京梦华录》立春这一则就有写道,“立春前一日,开封府进春牛又禁中鞭春。开封、祥符两县,置春牛于府前,至日绝早,府僚打春,府前左右,百姓皆卖小春牛,往往花装栏坐,上列百戏人物,春幡雪柳,各相献遗。”
在更为细致的气候划分七十二候里,立春之后有三候:立春之日东风解冻,又五日蛰虫始振,再五日鱼陟负冰(鱼上冰),说的是立春当天暖风吹拂,中国北方冬日结的冰开始融化,之后冬天蛰伏地下的虫子们也渐渐苏醒,再之后天气回暖水温升高,鱼浮上水面游动,因为北方的冰面初破,水面上尚有浮冰,仿佛鱼背负着冰游动。这些描述的都是春天伊始的各种景象,充满着春天来临的生气勃勃。
春天来临,万物复苏,接着来的,便是雨水了。

雨水
雨水这个节气,顾名思义,意指春天之后,降水增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写到雨水便道,“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後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水矣。”
天文学上对雨水这一天的定义,是当太阳的黄道经度在330度时,公历时间一般在2月的18日到2月20日之间。雨水之后,不仅降雨增多,更由于太阳直射点已经开始从南半球往赤道移动,北半球的人们,可以明显感觉到白昼增长,天气回暖。
比较有意思的是,虽然在今天,雨水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二个节气,但从历史上来说,并非一直如此。
历史上,汉初以前,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是“启蛰”,雨水则仅次启蛰,在二十四节气中排名第三,原是标识仲春的开始。清代曹仁虎的《七十二候考》里面就提到,“仲春之始雨水”。
汉景帝刘启即位以后,为了避讳“启”字,“启蛰”改为“惊蛰”,意义也与之前不同。意义的变化使得“惊蛰”不再适用于立春之后的时令,于是雨水与惊蛰顺序对换,成为二十四节气里的第二个节气。
雨水这一天,在川西民间,有“拉保保”的习俗。所谓“拉保保”,是指给孩子们找干爹。旧时习俗里认为,给孩子们找个有福气的干爹,可以保佑孩子们健康成长。雨水那天,需要“拉保保”的家庭,便带着孩子和酒菜香烛纸钱在路上行人中寻找,希望孩子们长大做文人的多看中文人气质的行人,希望孩子身体健康的则多看重健壮的男性。若是找到了合意的干爹,便拉住,摆上酒菜点上蜡烛,叫孩子“认下保保”,以其干爹保佑孩子平安长大。雨水当日“拉保保”,有些人认为是意取“雨露滋润易生长”的意思。
七十二候里雨水之后也有三候,分别是獭祭鱼,鸿雁来(也做候雁北),草木萌动。其中獭祭鱼这一候,尤其有趣。
獭就是水獭,它们喜欢吃鱼,并且喜欢把捉来的鱼排列放在岸上,然后才慢慢吃掉。在古代人的眼里,这便像是以鱼做祭品,献给上天。《大戴礼记》的《夏小正》篇也描述了这么一段,“獭祭鱼,其必与之献,何也?曰:非其类也。祭也者,得多也,善其祭而后食之。”后来獭祭鱼这个短语,还被用来形容文人们做文章喜欢堆砌典故辞藻,写出著名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唐代诗人李商隐,就曾经因为爱查典故把书摊开放并排放着,得到过“獭祭鱼”的绰号。獭祭鱼这一候描述的是动物行为,我们却能从中看出天气回暖,江河中游鱼变多的春天景象。
之后的的鸿雁来则更是生动而熟悉的春天情景。
雨水最末一候草木萌动,描述大地回春草木发芽,在中国的很多地方,则已经是开始繁忙耕种的时节了。

惊蛰
在“雨水”节气的章节中提到过,惊蛰历史上曾经称为“启蛰”。被称为“启蛰”的时候,乃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蛰,意藏,指的是冬天昆虫进入冬眠状态,藏于地下不吃东西也不动。启蛰,本意为在这个时节,蛰虫开始活动。《大戴礼记》中的《夏小正》便有道,“正月启蛰,言始发蛰也。”后为避开汉景帝刘启名讳,将“启蛰”改为“惊蛰”,意义也有转化,指的是春天来临后春雷炸响,惊醒冬眠蛰居的动物。
近代天文学定义的惊蛰是太阳在黄经角度345度这一天,一般在公历的3月的5日或6日期间。
中国幅员辽阔,即使是同一节气,在不同地区也有不同的气候表现,自然而然,也发展出适应当地气候的节气民俗。
在中国北方的山西一带,惊蛰过后,白日渐长,略有干燥,当地人们便有惊蛰吃梨的习惯,以滋养身体。也有传说道,晋商中有梁姓大户,先祖发迹于贩梨,雍正年间后辈走西口时正是惊蛰日,于是其父便拿了梨让他出行之前先吃,言道吃梨是为了不忘祖先因梨而发迹。之后走西口的人们也便仿效吃梨,取“梨”与“离”同音,意为“离家创业”,久而久之,山西甘肃一带,便有惊蛰吃梨的习惯。
同样是惊蛰日,中国南方因为气候温暖,对于惊雷之后各种蛇虫鼠蚁苏醒的感受则更直接。尤其在气候比较炎热的珠江三角洲一带,惊蛰过后,因为天气回暖很快,各种昆虫等都变得活跃起来,其中不乏人们不喜的害虫如蚊虫蛇鼠一类。人们为驱灭它们,便点燃艾草在家中各处熏香。若有发现活动的虫蚁,还会手持艾草拍打驱赶,久而久之,广东一带便在惊蛰日发展出“打小人”的习俗,表现形式是通过击打代表对头人的纸片人,摆脱诸般不顺利。
惊蛰也有三候,初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这三候直观的解释是惊蛰之后桃花渐次开放,黄鹂鸣叫,鹰转变为布谷鸟。
这第三候提到了鹰鸠转化,与“腐草为萤”类似,源于中国古代事物可相互转化的言论。《礼记》中《王制》篇以动物行为标识天气,“獭祭鱼”为春,“鸠化为鹰”为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便在惊蛰这一节中提到,“《王制》曰,鸠化为鹰,秋时也,此言鹰化为鸠春时也。以生育肃杀气盛,故鸷鸟感之而变耳。孔氏曰:化者反归旧形之谓,故鹰化为鸠,鸠复化为鹰。”说的是春天万物生长,猛禽如鹰感受到欣欣向荣之气,感化而变为良禽布谷鸟。
从今天科学的角度来看,鹰与布谷鸟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禽类,当然是不能相互转化的。古人所谓的事物相互转化,其实是一种对所见事物的直观描述。春天来临以后,猛禽如鹰因为开始培育幼鸟,不太出现,而相对的,布谷鸟到了春天活动频繁,人们不见鹰而见鸠,便以为鸠是鹰变化而来的了。
虽说不是科学的说法,但古人对惊蛰这一节气的植物和动物的描述,确实是十分生动的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春分
惊蛰之后,则是春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这个节气的解说十分明确,“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说的是节气走到春分,标识正式进入仲春,春天,已经过半。
春分在西方天文学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一年里出现的第一个昼夜平分点,是太阳由直射南半球经赤道转为直射北半球的一天。当天太阳的黄经角度是0度,由于太阳直射赤道,南北半球除开极地的大部分地区白天与夜晚等长,是为昼夜平分点。边栏:春分的英语是March Equinox或Northward Equinox。Equinox这个词由Equi(同于Equal,意相等)和nox(同于noct,意为夜)两部分成词。时间上春分一般发生在公历3月20日到22日之间。
全国各地关于春分的习俗很多,与其他节气类似,春分的习俗也大都因时而起,或是吃春天特有的吃食如吃春菜,或是与耕作相关如送春牛图,犒劳春牛和粘雀子嘴。还有传说中春分这天,最容易把鸡蛋竖起不倒,是以在春分当天,还有选光滑新鲜鸡蛋立于桌面的“竖蛋”习俗。
除此之外,由于春分当日昼夜等长以及春天过半的特殊性,春分在古代有特殊的祭祀意义。民间在春分这一天扫墓祭祖,称为春祭。也有地方在春分这天有拜神的习俗。而在国家大典上,自周代起,春分便有祭日传统。《礼记.祭义》有道,“郊之祭,大报天而主日,配以月。夏后氏祭其暗,殷人祭其阳,周人祭日,以朝及暗。祭日于坛,祭月于砍。以别幽明,以制上下。祭日于东,祭月于西。以别外内,以端其位。”
位于北京朝阳门外的日坛公园,便是明清两代皇帝们在春分日祭大明之神(即太阳神)的地方。记载明代北京的都邑志《天府广记》中有专门描述“朝日坛”的一则,里面记载了明代皇帝春分祭日的传统,说的是,“春分之日,祭大明之神,神西向。祭用太牢、玉,礼三献,乐七奏,舞八佾。甲、丙、戊、庚、壬年,皇帝亲祭,祭服拜跪,饮福受胙。馀年遣文大臣摄祭。”从描述中看,皇帝每两年一次在春分日亲自参加祭日大典。边栏:里面提到的祭品太牢是古代祭祀时皇帝才能使用的牺牲,乃是六牲的最高规格,太指代大,牢意指祭祀之前对牲畜的圈养,至明代太牢指的是一只活全牛。从这里提到的祭日典礼的祭品以及之后的乐与舞的规格来看,祭日大典非常隆重。在皇帝非亲自参加祭日典的年份,则由文官代表进行春分祭日。
二十四节气虽然是中国民间的农时定义,春分这一天却比较特殊,在中国之外,也有其他的国家标识庆祝。在日本,春分日是一个国家节日。在中西亚,高加索地区各国以及我国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乌兹别克族和塔吉克族广为庆祝的诺鲁孜节(也称纳吾肉孜节),也是从春分这天开始,这天是伊朗年历中的新年,也被称作波斯新年。这些游牧民族在诺鲁孜节起有连续几日的盛大庆祝,以欢庆春天的到来。
春分也有三候,初候玄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形容的是仲春之后,燕子飞来,下雨时有雷电交加,春天渐末,夏天仿佛已经不远了。

清明
诗画中的节气
清明也许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广为人知的节气之一。一则,著名诗人杜牧有脍炙人口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二则,北宋画家张择瑞画的国宝级长卷画《清明上河图》,后者画题中的“清明”虽然有人解释为“清明之世”,但也同样有解说为清明时节。甚至饮茶人士中间,也常有说法道“明前茶”,指的是清明之前采摘的茶叶制作出来的茶。清明这个节气,入诗入画又时常在生活中被提起,2008年后且进入正式的国家假日,是少有的农时节气与公历假期合一的情形,为人们所熟知,也就不奇怪了。
清明作为节气,天文学上对应的太阳黄经角度是15度,时间上一般是公历的4月4日或者5日,农历则为三月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道清明的时候写道,“清明,叁月节。按《国语》曰,时有八风,历独指清明风,为叁月节。”这里提到的清明风,是我国古代为一年中来自不同方向有不同温度赋予不同命名的八风中的一种,指的是东南风,仲春开始,虽是微风,但温暖。在西汉刘安的《淮南子.天文训》中在解释“八风”的时候提到清明风的时间段,说是“明庶风至四十五日,清明风至”,因此也有说法认为清明这个节气,得名于清明风,而不仅仅是日常人们所认为的“气清景明”。
清明和谷雨,是另一对历史上节气位置与今天略有区别的节气。从西汉版的节气歌关于春季的六个节气,排序是“春启雨春谷清天”,清明排在谷雨之后。然而今天人们的熟知的顺序,则是先清明后谷雨。从“谷清天”到“清谷天”的变换,历史上没有一个特别确定的解释,比较可靠的说法是,东汉章帝刘炟在推行四分历时改名所致。
三节合一
现在人们说到清明,大都会想到扫墓,祭祖,和踏青等等习俗。然而清明最初其实并没有这些内涵。人们如今之所以在清明实施上述各种习俗,乃是因为现在的清明,合并了从前的寒食节与上巳节。三节合一,清明便有了寒食节的禁热食祭先祖的习俗,以及上巳节野外踏青的习俗。
寒食节在传说中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国晋文公重耳的辅臣介子推的节日。介子推曾在骊姬之乱发生后随重耳出逃,历尽艰辛辅佐重耳返回晋国,之后归隐山林。重耳在介子推隐居之后到山中寻找,遍寻不见,有人建议重耳放火烧山逼介子推出山。重耳听信,然而介子推始终不曾出现,重耳找到他以后发现介子推已抱树而死。重耳因为后悔,规定每年此日不得生火,只能吃冷食,便是传说里寒食节的由来。后来有历史学家考证,说寒食节的起源,乃是因为古代靠钻木取火,不同季节需要不同的树木以得新火。仲春换季,需换新火,因此旧火扑灭新火将生的这一日,便禁止生火,所以有了寒食节吃冷食的习惯。无论起源如何,寒食除了吃冷食,民间惯有祭祖扫墓的习俗。寒食节与清明合并以后,人们便在清明这一天进行纪念先祖的扫墓活动。
清明合并的另一个节日上巳节,则更富有春天气息。上巳节在先秦时期是三月上旬第一个巳日,所以名为上巳,习俗是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魏晋时代,上巳节则发展为王公贵族文人雅客们临水宴饮的节日,著名的风雅习俗“曲水流觞”(边栏:曲水流觞,是说文人墨客们沿着弯曲的水边而坐,将盛着酒的酒杯置于水流中让它顺流而下,酒杯在水的面前停下,谁就得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赋诗一首。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王羲之王献之谢安等四十余人的兰亭集会),就是上巳节发展而来。当时的上巳节改为农历三月初三,并沿用到后代。唐代的上巳节,则更为隆重,风和日丽的三月初,正适合人们出门踏青,临水而宴,沿水而饮。诗人杜牧便在《丽人行》起首第一句记载了这种盛况:“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也有三候
清明作为著名的民俗节日之外,当然首先还是一个农时节气,自然也被赋予节气所有的三候。初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三候虹始见。桐始华描述的是仲春时节白色桐树开花的美景,田鼠化鴽与前面惊蛰第三候鹰化为鸠类似,是古人对这个时候田鼠渐少而类鹌鹑大小的小鸟鴽增多的转化解释,古人且认为田鼠为阴,鴽鸟为阳,这个时节田鼠化鴽则表明阴气渐弱阳气渐盛,实际上是间接的描述了寒冷之气衰竭暖风渐来的景象。三候则是形容清明过后细雨增多且时常伴有艳阳,因此彩虹出现的频率也高了。从这三候,便能看到天气大幅回暖,仲春将完,大地生气盎然的情形。

谷雨
雨不念羽念玉
谷雨是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民间常有说法道,“谷雨断霜”,说的便是谷雨之后晚霜都不再出现,气温大幅回升。当然,前面说过,二十四节气多形容的是黄河流域一带的一年气候变迁标识,此时的“断霜”景象也仅适于黄河流域一带,我国更北的地域如东北一带,依然会有“谷雨不断霜”的情况。
谷雨的“雨”字,大约人们都惯常读作“羽”声。实际上若按历书所写,此处的“雨”做动词用,指下雨,应读去声,发“玉”音。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便在谷雨一节特地提到了这一点,说道,“谷雨 【去声】,叁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雨读作去声,如雨我公田之雨。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故《说文》云雨本去声,今风雨之雨在上声,雨下之雨在去声也。”
谷雨这一节气名,民间传说来源于黄帝时期仓颉造字后天降谷栗雨的奖励。中国民间神话中说仓颉见鸟兽足迹不同受启发创造象形字以记事,从此解脱了人们靠结绳记事的艰难,上天便降谷粒雨以示奖励,于是便有了谷雨节。《淮南子》中记载这一段十分生动,“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也有另一种说法,讲道文字的出现使世间万物得以记载于传世,天地鬼神都再无秘密可藏,是以天雨谷栗。无论如何,谷雨这一节气的命名,都与传说中的天降大雨般的谷栗有关,寓意人们对这一年五谷丰登的期望。作为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标识寒流的结束,很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以这个节气寄望这一年的丰收,正是合宜。
谷雨时太阳的黄经角度是30度正,公历一般在四月下旬,约4月19到21日之间。符合二十四节气中后四句说道的,“上半年来六二一”的说法。

谷雨不暖国事不稳
谷雨的三候萍始生,鸣鸠拂其羽,戴胜降于桑。浮萍一般遇霜则死,所以必须谷雨断霜之后才会有;鸣鸠便是惊蛰节气第二候中所谓鹰化而来的布谷鸟,春暖之时布谷鸟正是换毛时间,鸟羽丰厚,所以喜欢梳理羽毛;而戴胜,说的时一种头上有羽冠的鸟,也因为它常于春末落于桑树上,仿佛提醒人们养蚕收丝,因此也有“织鸟”的美名。
谷雨的这三候,都多少带着告别春寒迎来适合农耕的和煦天气的标志,人们也往往认为,若不能在这个时节见到这三候,这一年怕是丰收无望,有碍国事平和。《时训解》中便有说道,“萍不生,阴气愤盈。鸣鸠不拂其羽,国不治;戴胜不降于桑,政教不中。”,仿佛谷雨之后若不能及时回暖,便易有国事大乱。从中国古代人们依天时吃饭的角度看,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方能国泰民安,也完全可以理解。

立夏
立夏与蛋
二十四节气里,每一个季节开始的第一个节气,都以“立”为名,意思是开始。春天有“立春”,夏天的第一个节气,自然就是立夏。立夏标志着夏天正式开始,这一天太阳的黄经角度是45度,一般在公历的5月5日到7日之间。
立夏里的“夏”字,在这里是大的意思,表示是春天播种下的农作物,此时都以直立长大。(边栏:出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
与其他节气一样,立夏这一天也有许多有趣习俗,而巧的是,好几个立夏的习俗,都与蛋有关。一则,当然是吃,民间有种说法,道“立夏吃蛋,石头踩烂”,大约说的就是立夏这一天吃了蛋,人的劲头就会很足。于是很多地方到立夏这一天,会专门煮“立夏蛋”吃。所谓“立夏蛋”,最初也是因为立夏以后天气炎热,人们往往食欲不振,不思茶饭,这症状在孩子中尤其多见。民间解决办法是在立夏这天,索取左邻右舍的茶叶,凑成七家茶,又以旧炭煮茶做鸡蛋吃,认为这种七家茶做出来的“立夏蛋”能治疗苦夏没有食欲的症状。后来人们逐渐在煮蛋时加入各种香料让“立夏蛋”更香更好吃,久而久之,便成了如今日常小吃“茶叶蛋”,茶叶蛋也不再是立夏时候的专食,一年四季人们都爱吃。
而在苏州一带,立夏这天,还有习俗将整只煮好的整只未破的蛋,用彩线编制而成的蛋袋装着,挂在孩子们的胸前。孩子们会把胸前的蛋相互碰撞,看谁的蛋壳更硬,是为斗蛋。蛋壳坚硬而不碎者,便是赢家。这个习俗,传说也是为了帮助入夏后懒怠吃饭的孩子们恢复食欲,人们得女娲娘娘便指点而来。

饯春迎夏尝新
除了吃蛋挂蛋斗蛋,立夏作为正式告别春天进入夏日的第一个节气,古代帝王还有迎接夏天的仪式,称为“迎夏”。礼记的月令中记载过这一仪式,说的是立夏之前三天,太史会陈述立夏的时日,并说明此时的盛气在“金木水火”中的“火”位。帝王便会在立夏当日率领文武百官,在京城的南郊举行迎接夏天的仪式。迎夏仪式结束返回以后,还有行赏册封,大家都很高兴。 (边栏:出自《礼记.月令》:先立夏三日.大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夏.盛德在火.天子乃齐.立夏之曰.天子亲帅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夏于南郊.还反.行赏.封诸侯.庆赐遂行.无不欣说.
既然迎了新季,农作物又大都长大,有些地方,在立夏这天,便还有“尝新”习俗。所谓尝新,便是在立夏这一天,品尝一些当时节正新鲜的蔬菜或者水果。根据地区不同,所谓尝新,也有不同。有些地方的尝新,乃是“地三鲜”,指的是蚕豆,苋菜和黄瓜,也有的说是蚕豆,苋菜和蒜苗。而另一些地方的尝新,则是“树三鲜”,或是樱桃,枇杷和杏子,或是樱桃,青梅和杏子。无论是什么,其实都是在立夏这一天,品尝当时当地,新鲜成熟的水果蔬菜,即是辞别辛勤播种的春天,也是迎接万物茁壮成长的夏天。
立夏也有三候,分别是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

小满

立夏过后,天气渐热,到了5月20-22日之间,太阳的黄经角度继续增大至60度,便是夏天的第二个节气,小满。小满顾名思义,说的是春天播种下的农作物在这个时候,已经略有饱满,然而又未成熟至盈满,是为“小满”。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所言,“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

三车与祭神
小满是一个非常有农时意义的节气。时至小满,天气已经逐渐转炎热,中国南北方温差缩小,南方地区降水大大增多,有益于作物结实灌浆,南方一半都有“小满大满江河满”的说法。若是小满季节降水不足,人们甚至会认为当年会遭遇旱情,不利于作物生长。
江南一带,小满时节正是农事忙时,还有“小满动三车,忙得不知他”的谚语。这里所谓的三车,是指的丝车,油车,与水(田)车。在清代顾禄所作的《清嘉录》中,记载了“小满动三车”这一习俗。简单来说,小满时节,正是春蚕结茧的时候,养蚕的人家此时忙于摘取蚕茧,煮水取丝,摇动缫丝车缫丝,为新丝上市日夜操劳。此为丝车。而当时节也正是田中油菜花结籽时分,人们也忙于采集油菜籽,推动磨油车榨油贩卖。此为“油车”。而第三车,则是由于小满前后正是江南地区水稻田早稻增肥中稻插秧的时刻,稻田需趁此时蓄满水,若逢梅雨泛滥,人们用汲水工具排水解涝,若恰逢旱情,稻田中蓄水不足,农民们则用踏水车将溪流中的水引入水稻田中,此为“水车”。(边栏:出自顾禄《清嘉录.卷四.小满动三车》:小满乍来,蚕妇煮茧,治车缫丝,昼夜操作。郊外菜花至是亦皆结实。取其子至车坊磨油,以俟估客贩卖。插秧之人又各带土分科,设遇梅雨泛滥则集桔槔以救之,旱则用连车递引溪河之水,传戽入田,谓之踏水车。号小满动三车,谓丝车,油车,田车也。
也正因为小满前后是春蚕结茧,幼蚕孵出,新丝上市的重要时节,在这个时候,还有“祭蚕神”的习俗。上至皇宫,设有先蚕坛,供皇后祭祀蚕神。下至民间,蚕农们也会举办各种祭拜蚕神祈求保佑的活动。江南一带是主要蚕丝产地,养蚕的人多,祭蚕神的活动就更隆重一些,当年人还有在此时吃一种类似蚕茧的面食,以示庆祝。
小满的三候一候为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说的是入夏后阳光逐渐强盛,苦菜繁荣,而喜阴的靡草则不再生长,而江南一带冬小麦则已趋成熟。所以虽然此时仍是夏天,但于秋小麦言,已进入以“秋”为名的收获季节,是以说“麦秋”。

芒种

黛玉葬花于芒种
小满之后的节气,名为芒种。在这里的“种”读第四声,做动词用,《月令二十四集解》给这个节气的注解是“有芒之种谷可稼种”,意味着在这一日前后,有芒刺的夏收小麦应赶紧收割,有而有芒的夏种秋收的稻子应赶紧下种。这个节气,一般在公历的6月5日至7日之间,太阳黄经角度为75度,标识着仲夏的正式到来。
说到芒种,就不得不说到著名的黛玉葬花。《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章节的开篇就很生动描写了芒种这一天大观园里姑娘们祭花神的活动。而章回的下半部分,正是林黛玉收集满地落花的花瓣,边掩埋边吟唱葬花吟的片段。
这是因为芒种一过,仲夏来临,春天的花至此开尽,民间所以有在这一天送别花神归位的民俗。这个习俗现今已不太常见,我们也只能在文学作品中,得以窥见从前祭花神的热闹。
边栏:红楼梦章回祭花神原文: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尚古风俗:凡交芒种节的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饯行。闺中更兴这件风俗,所以大观园中之人都早起来了。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干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棵树头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摇,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的桃羞杏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

安苗与三候
芒种这个节气,在安徽省南部还有个叫做“安苗”的习俗。因为芒种之后夏收小麦已收割而秋收水稻已下种,所以当地会将新收的小麦碾磨出的面做成蔬菜水果和各种家畜的样子,然后染成绿色,用来作为供品,祈求下种的水稻在秋天能有个好收成。
芒种的三候碰巧都与动物有有关,分别是一候螳螂生,二候鵙(音念局)始鸣,三候反舌无声。这些说的是芒种之后,螳螂孵化而出渐渐可见,伯劳鸟开始鸣叫,而反舌鸟则收声不再鸣叫。有意思的是,在古代的认知里,螳螂这种昆虫,吃风喝露水,与伯劳鸟同属感阴气而或生或鸣叫,反舌鸟也叫百舌鸟,是一种会模仿各种其他鸟类鸣叫的鸟,遇阳气而叫,微阴则收声。这也多少侧面说明了芒种时节之后,江南一带大都多雨,降水量多而日照少,正符合芒种这三候所描述的,古人所认为的“微阴少阳”的动物习气。

(引注《月令二十四集解之芒种》:初候,螳螂生。螳螂,草虫也,饮风食露,感一阴之气而生。能捕蝉而食故又名杀虫。曰天马言其飞捷如马也,曰斧虫以前二足如斧也,尚名不一,各随其地而称之。深秋生子于林木闲,一壳百子,至此时,则破壳而出,药中桑螵蛸是也。
二候,鵙【 音局】始鸣。鵙,百劳也,《本草》作博劳,朱子《孟》注曰博劳,恶声之鸟,盖枭类也。曹子建《恶鸟论》,百劳以五月鸣,其声鵙鵙然,故以之立名。似俗称浊温,故《埤雅禽经》注云伯劳不能翺翔,直飞而已。《毛诗》曰七月鸣鵙,盖周七月夏五月也。
三候,反舌无声。诸书以为百舌鸟,以其能反复其舌故名。特《注疏》以为虾蟆,盖蛙属之舌尖向内故名之。今辨其非者,以其此时正鸣不知失者也。《易通卦验》亦名为虾蟆无声,若以五月正鸣,殊不知初旬见形,後形亦藏矣,陈氏曰:螳螂、鵙皆阴类,感微阴而或生或鸣,反舌感阳而发,遇微阴而无声也。)

夏至
最长的白日
芒种之后进入仲夏,约十五日后,即公历的6月21日左右,是夏至。之前说过,二十四节气最早的起源,是古人测量一年之中最长与最短两个白昼,及昼夜等长的两天合为四个最初的节气。而夏至,就是一年之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夏至当天,因为北半球太阳高度角最小,土圭测出来的日影最短,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节气。
“至”在这里,意思是“极”,夏至这个节气,直观的意思就是万物到此时,都大到了最顶点。(《月令二十四集解之夏至》:《韵会》曰:夏,假也,至,极也,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
夏至这一天,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注解:北回归线,又名夏至线,英语是The Tropic of Cancer, 或The Northern Tropic 指的是太阳能够直射的最北的纬度,大约在北纬23.5度附近。),所在黄经角度为90度。这一天,在北半球是白昼最长的一天,而且越靠北白昼时长越长,北极圈以内则有极昼,一天二十四小时太阳不落。当然,在南半球则与北半球相反,这一天是白昼最短的一天。
夏至在天文学上虽然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在民俗中,尤其在现代,庆祝活动并不特别隆重,有些说法是,因为夏至在时间上与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非常接近,所以不再特别庆祝。甚至也有观点认为,端午节前身,也许就源自夏至节。但因为并没有严谨的文献记载,所以也只是传说罢了。

麦熟吃新面
夏至时候,夏收新小麦已经上市,为了尝新,不少地方都有夏至吃面条的习俗。由于夏至过后天气炎热,在中国的北方,此时吃面多以凉面为主,北京的炸酱面,山东的过水面,都是夏至这一天很受欢迎的凉面条种类。当然,在有些地方夏至前后不仅酷热而且潮湿,夏至当天便也有吃热面条的习俗,为的是靠吃热面出汗逼出身体内的湿气。
因为夏至这一天是白昼最长,夏至过后,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白昼又逐渐缩短,所以民间还有俗语道,“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
夏至虽是白昼极长,在古人认为中大约也有盛极则衰,到此阳气至此虽盛但也已经失势,展现阴长阳消的气象。夏至三候,一候鹿角解,意思是鹿的角脱落,二候蜩(音调)始鸣,说的是夏日的黑色大蝉开始鸣叫,三候半夏生,则是一种名为半夏的中药生长开始,半夏顾名思义,正是夏日过半而生。这三种动植物特征变化,在古人认为中,都与阴气渐生相关,是夏日盛极阳与阴此消彼长导致。

小暑和大暑
三伏与小大暑
夏至之后,阴历上进入六月,季节上而言是非常炎热的一个月,因此便相应有两个关于热的节气,一为小暑,在阴历六月初,公历的7月6日到8日之间,太阳位于黄经105度;二为大暑,在阴历六月中,公历的7月22日到24日之间,太阳位于黄经角度120度。暑字的意思就是热,小暑意为热气相对而言尚小,而大暑,则是很热的时节。(《月令二十四集解》考据:《说文》曰: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
小暑和大暑所在,是一年中最为炎热的时节。农作物而言,正是喜热作物生长最快的时间;对人们来说,则是十分难忍的酷夏。
说到酷热,人们也会自然而然想到日常说的“三伏天”。三伏是另一个定义炎夏的时间点,乃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既闷又潮的一段时间,时间点而言,三伏天的开始与结束每年都略有不同,大致介于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和处暑之间。
小暑的来临,意味着即将进入初伏,热气初升,虽未到极热点,但已有温热的预兆,小暑三候中第一候温风至,描述的便是暑气初至热风刚起的情形。二候蟋蟀居壁和三候鹰始击,则又是以描述动物此时习性来形容当时的天气特征了。
小暑之后的大暑,则是中伏开始的大概时间点。中伏每年起算点不一,有时正落在大暑的时间点上,有时也有一周左右的时间差,无论如何,中伏作为三伏之中最热的一伏,与节气中描述“大热”的大暑,在时间上大致吻合,可见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这都是一年里最为闷热难受的时间段。

伏日赐冰
现代社会,人们靠空调和冰箱对抗炎热的天气,而在古代,这两者都不可得,唯一可指靠的,只有冰而已。因为没有冰箱,夏天里人们并不能自己在家产冰,富贵人家靠将冬天里的冰块藏于深井地窖,保证冰不受外面高温影响融化,
因为冰的稀有,古代在炎热的时候君王们便以冰赏赐重臣,伏日赐冰,是一种奖励和亲近的手段。而富贵人家,也有吃凉冰甚至设冰宴邀请客人一共抗拒夏日炎热的活动。冰宴时不仅将冰块与蔬果置于盘中同吃品味冰凉的口感,还凿出大块的冰置于宴席四周,创造清凉的享受冰果的环境。其实在现代社会来看,也就是开着空调吃冰箱里拿出来的水果的意思了,几乎是家家户户都能享受的夏日生活。(需要加一段《天宝遗事》描述杨贵妃家设冰宴的原文么?)
大暑三候都很有意思,初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三候大雨时行。一则说的是萤火虫开始出没,二则是因天气潮热,连土壤都蒸腾热气而且润湿;三则大暑最末,时有大雨降临,热气渐渐随大雨而减弱。
大暑是夏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大暑三候过完,夏天也就结束,炎热减退,标示丰收的秋天,就要来了。
我自横刀向天笑,笑完我就去睡觉。

Elysees
Posts: 6756
Joined: 2003-12-05 13:10

Re: 二十四节气(民俗科普)

Post by Elysees » 2019-10-28 19:20

立秋
迎秋祭祀
炎热的夏季过后,便是秋季。如春夏,秋天的第一个节气便是“立秋”。秋字的意思,《月令二十四集解》道,“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 揫字的意思是聚集收敛。这句话大意是万物在这一季始,便不再继续生长,是作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了。
立秋时太阳的黄经角度比前一节气又进15度,位于135度上,阴历上看起来虽是7月上,在阳历中,则已是8月的7日到9日之间。
虽然立秋标识着秋天的开始,酷热的天气并不因此戛然而止。立秋更大的意义,是代表收获季节的来临, 历史上一直有立秋时祭祀的习俗。《后汉书·志·祭祀》中记载了一年中立四季的四次不同祭祀习俗。立秋的尤为隆重。立秋当日,皇帝迎秋于西郊,祭奠传说中的西方白帝蓐收,也是传说中的秋神。祭祀时马车上的旗帜和祭祀者服饰都是白色,唱乐府祭祀歌《西皓》,八人一行共八行六十四人共舞《云翘》,《育命》之舞。然后举行一场叫“貙刘”的仪式:由皇帝到园林中射杀牲畜,然后以此牲畜祭宗庙。
从后汉书中所看,一年中四次与立相关的祭祀,加上发生在立秋前十八天的祭祀,共同组成了一系列指向明确的祭五方神明的祭祀仪式。除了上面所说的立秋祭西方白帝,立春时祭的是东方青帝句芒,车旗服饰是青色,唱《青阳》祭祀歌;立夏则祭南方赤帝祝融,车旗服饰为红,唱《朱明》;立秋之前十八日迎中央神黄灵祭黄帝后土,车旗服饰为黄,唱《朱明》;而到了立冬,则祭北方黑帝玄冥,车旗服饰都为黑,唱《玄冥》歌。这些不同方位与颜色,非常确切的表达出中国古代人民对四季不同特征的理解,以及它们与方向和颜色的关联。

***以下几个可以用作边栏:
(秋神蓐收,《山海经·海经新释卷二·山海经第七·海外西经》里记载: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两龙。)
(八佾舞:是指纵横都有八人的舞列,佾音溢,指的是舞列。八佾舞是中国古代规格最高的祭祀舞蹈,只有天子可用,此后随官位人数依次递减,诸侯为六佾,卿大夫四佾,士大夫二佾)

(《后汉书·志·祭祀》原文:
立春之日,迎春于东郊,祭青帝句芒。车旗服饰皆青。歌青阳,八佾舞云翘之舞。及因赐文官太傅、司徒以下缣各有差。
立夏之日,迎夏于南郊,祭赤帝祝融。车旗服饰皆赤。歌朱明,八佾舞云翘之舞。
先立秋十八日,迎黄灵于中兆,祭黄帝后土。车旗服饰皆黄。歌朱明,八佾舞云翘、育命之舞。
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祭白帝蓐收。车旗服饰皆白。歌西皓,八佾舞育命之舞。使谒者以一特牲先祭先虞于坛,有事,天子入囿射牲,以祭宗庙,名曰貙刘。语在礼仪志。
立冬之日,迎冬于北郊,祭黑帝玄冥。车旗服饰皆黑。歌玄冥,八佾舞育命之舞。


咬秋与立秋西瓜
秋天既是丰收季,当然与吃分不开。与立春咬春吃春饼类似,立秋也有“咬秋”。咬秋为的是尝新,吃的是秋季新收的各种瓜果,其中最有名的,大约是立秋西瓜。
《清嘉录》里有一则立秋西瓜,起首先说的是立秋西瓜的典故,讲的是,“立秋前一月,街坊已担卖西瓜。 至是(到立秋那天),居人始荐于祖祢,并以之相馈贶,俗称立秋西瓜。 或食瓜饮烧酒,以迎相新爽。有等乡人小艇载瓜往来于河港叫卖者,俗呼叫浜瓜。”之后又花了很长篇幅写到古代中国种植西瓜的起源和后来,并引用宋代贺方目的《秋热诗》道,“西瓜足解渴,割裂青瑶肤”,至最后再度写回苏州一带的立秋西瓜,说“吴俗则以立秋日荐瓜而昆新,常昭志皆云立秋日按时食西瓜益本幽风七月食瓜之意也。”
咬秋除了吃西瓜,在中国的北方也有吃枣的习俗。
从咬秋吃西瓜这种夏日水果来看,虽已入秋,在中国的南方,天气依然十分炎热。当然,立秋几乎也已经是最后的吃西瓜的好时节,立秋过后,一则西瓜过季不再美味,二则炎热渐渐褪去,已经不适宜再吃西瓜这种消暑水果。
立秋三候分别是凉风至,白露生,寒蝉鸣。五天一候,一候比一候渐次凉爽萧瑟。

处暑
秋老虎与处暑吃鸭
无论中国南北方,虽然立秋前后会有一层秋雨一层凉的感觉,但立秋过后,依然偶尔会出现一阵可与盛夏媲美的炎热时期,让人感觉凉爽的秋天似乎还遥遥无期,是以立秋并不是炎热高温结束的节点。当然由于中国幅员辽阔气候差异巨大,很难有一个标准可以适用全国。但如果非要定一个炎热季的正式结束点,这个分界点就是处暑。
处暑中的“处”字,意思是“中止”,这个节气名顾名思义,就是暑气到此终结。处暑一般在阴历的七月中,阳历8月22日到24日之间。太阳的黄经角度比立秋又偏移15度,移动到了150度。
而从立秋起到到处暑之间出现的秋季炎热高温,常常被民间称为秋老虎。
(引用《清嘉录》:土俗又以立秋时之朝夜占凉燠(音玉,意暖,热),谚云朝立秋渹飕飕夜立秋热吽吽。自是以后或有时乃酷热不可耐者谓之秋老虎。)
既已入秋,就算没有即刻转凉,也渐渐体现出天高气爽空气干燥的初秋特征。中国饮食一向讲究不同时节佐以不同类型饮食以补气养生,秋季,当然也适合秋季的吃食。处暑吃鸭子,便是这一原则的体现。鸭子作为水禽,传统而言认为性凉味甘,处暑吃鸭子可以平复干燥天气带来的不适。至于烹调鸭子的方式,则各地有所不同:南方有盐水鸭白切鸭柠檬鸭烧腊鸭,北方有烤鸭处暑百合鸭等等;而老鸭炖汤,则是南北适宜,中医认为可以滋阴润燥健脾胃,正是适合秋季的佳肴。

中元节与处暑三候
处暑因为在阴历七月中,与俗称七月半的中元节时间接近,所以处暑前后的民俗,也与中元节相关。因为七月半这个时节气候上表现出来是夏秋相交,中国古代民间认为盛夏为阳入秋则转阴,所以此时天地间表现出来是阴阳相交的时节,所以此时地府会打开鬼门释放亡魂,逝去的祖先会借这个时机回家探望子孙,因此中元节便成为人们拜祭先祖慰问亡魂的祭祖日。
中元节有很多与祭祖相关的民俗,各地都比较常见的有焚香烧纸跳天灯等,比较有趣的还有放河灯。河灯有时也叫“荷花灯”,一般河灯有防水底座,灯体本身由纸折成,可简单如一只单瓣荷花状,也可华丽繁复层层叠叠。河灯中间放置蜡烛,人们在夜晚把做好的河灯放入水中,让它们顺水漂流,寄托对先人的怀念和哀思,祈求平安幸福。暗夜里河流中水波上漂着星星点点的烛火这景象,一定十分绚烂美丽。清代乾隆就曾在他的诗中以“满湖星斗涵秋冷,万朵金莲彻夜明”形容过这种盛况。
处暑的三候第一候鹰乃祭鸟,说的是入秋以后鹰因感受到天气肃杀之气开始大量捕食诸鸟。因为鹰击杀其他鸟类以后往往并不马上吃掉,会将它们陈列在窝边,看起来与当时人们吃饭前先祭天地类似,所以有鹰祭鸟之说。有意思的是,在前面写到过的立春后的节气雨水,第一候是“獭祭鱼”,似乎隐隐与立秋后处暑这个“鹰祭鸟”遥相呼应。春言水中獭,秋言风中鹰,这两个节气的第一候仿佛有季节特征与当时人们所理解的万物特征的应和,也微妙的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对入春与入秋之后万物祭天的心理。
第二候天地始肃则是直观的描述了入秋以后万物逐渐凋零肃杀的特征;第三候禾乃登则说的是此时谷物已然成熟,已经是该享受春种夏长的成果的时候了。

白露
秋凉寄哀思
处暑之后,偶有炎热天气的初秋便也算结束,时节进入仲秋,一日又一日的沁凉下来。秋凉之后,夜晚降温至清晨气温比较低,降温造成了空气水分饱和度减低,空气中气化的水因而凝结成液态,附在草叶上成为露珠,看上去白茫茫一片。随处暑之后的节气名字便十分形象的表现了这一景象,名为“白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写的是,“白露,八月节。秋属金,金色白,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著名的《诗经.国风》中的《蒹葭》起首说道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也正是对这秋时露水非常形象的比喻。
白露在农历中是八月节,太阳黄经角度比处暑又进15度,位于165度的位置上,公历时间大约是9月的7到9日之间。
白露最显著的节气特点便是天气转凉,空气中湿气渐重。《清嘉录》中记录的关于白露的民谚说道“白露身弗露”,便是说到了这时间,人们穿衣便不再露出身上臂膀等等部位,换到今天的话,该是穿长衣长裤的时候了。
自白露始,步入天凉气阴的仲秋,古代诗人们便不免因万物凋零生气渐弱生忧愁哀思。因秋景联想到年华逝去,因秋意发悲思的诗词很多。与白露相关的,有白居易的《南湖晚秋》:“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旦夕秋风多,衰荷半倾倒。”很有点感怀年迈身世的悲伤。而更著名的,应是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秋凉谈滋补
正如杜甫诗中所写雁声,气温降低不仅人们有切身感受,飞鸟走兽也都有相应的行为改变。白露三候描述的都是鸟类在秋天的行为变化,并且都与这些鸟类在春天的行为遥相呼应。
白露初候鸿雁来,对应了春天的第二个节气雨水的第二候鸿雁来(雨水中也写做候雁来),只是春天的鸿雁来说的是大雁从南往北飞,而此时的鸿雁来说的则是大雁自北往南迁,避北方严寒而到南方过冬了。二候元鸟归(也做玄鸟归),这一候对应的是春分初候玄鸟至,说的是燕子此时也由北往南而来,因为燕子是南方的鸟,从北往南应是回家,所以用“归”字。三候群鸟养羞,说的是此时鸟类都开始为过冬准备粮食。
白露虽然不是一个特别大的节气,但作为爱吃的中国人民,在白露这一天依然有对应这个节气的各种饮食。为对应“白露”中的“白”字,温州一带有在这天吃“十样白”的习俗。说的是在这白露当天选十种名字中带白字中草药如白芍、白芨、白术、白扁豆、白莲子等等与白毛乌骨鸡炖着吃。不同的地方,十样白或有些微区别。也有别的地方将“十样白”简化为“三样白”,除了炖鸡,这十样或三样白也可炖鸭。而福州一带,则有白露吃龙眼的习俗。白露前后的龙眼正是时节,个大而甜,民间又一向认为龙眼非常滋补。总体而言,白露时无论是吃十种白,三种白,或是龙眼,都是为了秋日进补。
有食便有饮,南京一带有饮白露茶的习俗,而湖南一带则有白露当日酿白露米酒并饮之前酿造的白露米酒的习俗。
最有意思的是在白露日为孩子祛病的习俗。说的是如果孩子有哮喘,尿床等小毛病,白露这天家里便宰鸡杀鸭给装在碗中,端到岔路口吃。吃完后便把碗放在一条路,孩子则从另一条路返回家中。过一会儿家中自有人去取回放在路口的碗筷。传说这里的路便是取“露”字谐音,希望疾病借白露日从此远离孩子。这又是节气习俗的另一个特点,类似于雨水拉保保立夏吃立夏蛋,人们往往借节气的别致饮食习俗,希望病弱的孩子从此告别疾病恢复健康。

秋分
再遇昼夜平分点
白露过后又进十五天,太阳的黄经角度到了180度,阳光几乎直射赤道,节气上便至秋分,公历上一般在每年9月的22日至24日之间。与春分类同,秋分,意指秋天过半;同样的,秋分这一天,也是昼夜平分点:白天黑夜等长,极地圈中没有极昼极夜的状况。而与春分不同的是,秋分过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北半球自秋分后,白天继续缩短,夜晚继续增长,由之前的昼长夜短转为昼短夜长。汉代董仲舒所著《春秋繁露》中的“阴阳出入上下”章节中便描述道,“至于中秋之月,阳在正西,阴在正东,谓之秋分。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秋分初候雷始收声,说的是自秋分之后雷声隐去,此后虽还有雨却已不再打雷,与之遥相呼应的,则是春分时节的“雷乃发声”。
秋分二候蛰虫坯(音培)户,描述此时昆虫蛇蚁都已开始隐入地下躲藏在他们的穴洞之中,并将洞口用细土封起躲避寒气准备过冬。这一蛰伏,就要等到来年惊蛰雷动,才又会破土而出。
秋分最末一候水始涸,说的是此后降水量减少,秋冬天气干燥,江河水减,沼泽洼地则逐渐干涸。值得一提的是,之前说过,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人民根据中国大部分地区尤其中原一带的气候时节变化总结出来的规律。因此,二十四节气描述的主要是占据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夏季高热多雨,冬季干燥少雨。这一特点并不普适于世界各地,比较明显的反例如雨热分离的地中海气候,便是夏季干热冬季多雨。
(边栏建议:不知道能不能直接贴一张中国的气候区分布图,这里有:http://map.ps123.net/china/17870.html
秋分祭月与中秋
秋分作为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定下的四个节气之一,在古代中国也有重大的祭祀意义。与春分祭日相对,古代帝王在秋分祭月。祭月的场所称为“夕月坛”,与春分祭日的“朝日坛”相对;后来也简称为月坛。北京的“九坛八庙”(边栏注解:九坛八庙是北京几处重要的皇家祭祀场所。九坛指的是圜丘坛(天坛),方泽坛(地坛),祈谷坛,朝日坛(日坛),夕月坛(月坛),太岁坛,先农坛,先蚕坛,社稷坛。八庙则是太庙,奉先殿,传心殿,寿皇殿,雍和宫,堂子,文庙(又称孔庙)历代帝王庙)之一的月坛,便是明清帝王祭月的场所。按《钦定日下旧闻考》中关于夕月坛的记载,祭月的形制在不同帝王之下有增补或减少,大致而言,祭月都在每年秋分的酉时(下午5点至7点),帝王逢丑、辰、未、戌年(每隔三年)亲自前往月坛拜祭月神,其余年代则由武官前去祭月。祭月时为对应秋季属性,穿白色衣服,用太牢牺牲,乐六奏,用光字,跳八佾舞。
(建议边栏可复习前面写过的春分祭祀内容:春分之日,祭大明之神,神西向。祭用太牢、玉,礼三献,乐七奏,舞八佾。甲、丙、戊、庚、壬年,皇帝亲祭,祭服拜跪,饮福受胙。馀年遣文大臣摄祭。)
这个祭月习俗后来便传播到民间,因秋分是仲秋,秋分在民间祭月成为现在庆祝的“中秋节”的前身。然而秋分这一天,因为定义为昼夜平分点,在公历上时间比较固定,阴历却时有变化,并不一定总能落在月圆之时。若是月初或月末,不见月亮未免大煞风景,于是后来便将阴历的八月十五月圆之时定为中秋节,祭祀习俗淡去后,人们便以赏月为主,成为庆祝阖家团圆的中秋节。

寒露
秋分之后,气温继续降低,进入农历九月,太阳黄经角度再移15度到达195度时,便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寒露。时间一般在公历的10月7-9日之间。寒露故名思意,是比白露时寒意更盛的露水。由于气温持续降低,此时露水更多,趋近凝霜时节,是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描述这个节气道“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季节上而言,寒露标识着由秋天向冬天转变的开始,至此,天气已不仅仅是秋凉,而转为寒冷。
寒露的第一候是鸿雁来宾,这说的是此时南方天空中依然有北方南下的大雁,有意思的是,此时的飞来的大雁因为晚于仲秋先到的大雁,习俗中有“先至者为主,后至者为宾”的说法,所以这个时候飞来的大雁,因为落后一步,就被称为宾客了。
第二候是雀入大水为蛤。大水指的就是海。这一候,字面上的意思是说小鸟如黄雀等飞入大海之中,转为蛤蚌。这从现代科学上而言当然是不可能的,又是类似之前的节气里有过的各种动植物之间转化,是古人对于因为季节变迁而带来的某些生物逐渐减少踪迹而某些生物逐渐多见的一种描述。
第三候则是菊有黄华。这便说到了中国人们十分喜爱的秋季花卉菊花。传统认知里,大部分的鲜花草木都是在春夏盛开,唯独菊花不同,在秋季开放,《月令七十二集解》里便有说道,“草木皆华于阳,独菊华于阴,故言有桃桐之华皆不言色而独菊言者。”菊花经霜而不灭,避过繁花盛开的春夏,反而在百花凋谢后的秋季独自盛开,又有晋代陶渊明著名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中国文人们便赋予菊花“淡雅”的品格,与“梅兰竹”并列为“花中四君子”。也因为菊花经霜不灭,便得到“寿客”的称号,象征长寿。人们更以菊花入酒,称为长寿酒,重阳节饮用。秋季干燥,菊花又被用以沏茶,味甘苦而滋润,是人们喜爱的秋季去燥降火的饮品。
霜降
寒露过后便是霜降,时至农历九月底,公历的10月23日至25日之间,太阳黄经角度进到210度。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时值晚秋,气温开始降至零度,地面的露水遇寒结成白色的霜,便名霜降。
霜降初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 三候蛰虫咸俯。这三候描述的是野兽们将狩猎所得排放陈列仿佛人们以食物祭天;树叶转黄飘落;而各种昆虫都进入冬眠。这三候形容晚秋,除了万物休眠的萧瑟景象,也带有类似杜牧所写“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最后一抹绚烂秋色。
秋季属金,在传统中素有肃杀之气,作为秋天收尾的节气霜降,便有收兵,祭旗纛等兵家习俗。《清嘉录》便在九月篇中的《旗纛信爆》便记载了当时霜降日收兵看旗纛的习俗,说的是“霜降日,天向明,官祭军牙六纛之神。祭神时,演放火枪阵,俗名信爆。先期张列军器,金鼓导之,赴教场之旗纛庙。盖俗以春之迎喜为开兵,至是为收兵也。护龙街南北,观者如云,谓之看旗纛,能袚除不祥。俗于是夜五更,相戒醒睡,以听信爆,云免喉痛。或剥新栗置枕边,至时食之,令人有力。”
除了上面说的收兵,霜降前后正是柿子的丰收日,霜打过的柿子格外甜美,作为吃货大国的中国,民间自然应时发展出了霜降吃柿子的习俗。

立冬
秋天过去,便迎来了寒冬。与春夏秋三季类似,中国传统节气中冬季也以“立冬”为起始,所谓冬,就是“终”的意思,指的是此季节万物收藏。立冬在农历十月,公历的11月6到8日之间,太阳黄经角度为225度。
正如之前三个的“立”节气一样,立冬这一天,古代的帝王也有到郊外迎神祭祀迎神的的习惯。因是冬季起始,是以出北郊祭黑帝玄冥,所用色也是象征沉寂的黑色。
而作为农业社会的古代中国,由秋入冬,标志着繁忙的秋收季节正式结束,人们暂时休养生息,储备粮食以度过寒冬,直到来年开春,才又会再度开始繁忙耕种。因此,作为这个转折点的立冬日,民间也有各种进补吃食活动作为入冬庆祝。
北方最常有的立冬吃食,便是饺子。饺子作为“交子之时”的食物,在中国的北方是大年三十子夜团圆饭上必吃的食物;而立冬,作为秋冬季节之交,便也有了吃饺子的习惯。而中国的南方,立冬进补,则又是吃鸡鸭等禽类的滋补炖品。除了食补,立冬这一日,也常有酿黄酒的习俗。
立冬的三候,初候和二候形容的都是初冬时分气温刚刚降至冰点的情形:初候水始冰:水面初凝,未至于坚;二候地始冻:土气凝寒,未至于拆。而三候,雉入大水为蜃,则非常有意思。看表面意思,这里说的是野鸡跃入大海,成为一种名为蜃的巨大贝壳。(边框内容:这里所说的“蜃”,便是人们常听说的“海市蜃楼”中的“蜃”,是中国神怪传说中一种海怪,长得像是很大的牡蛎,传说中蜃吐出的气能幻化为楼阁)。而实际上,这是因为冬日枯水,水潮褪去后大量贝壳牡蛎露出水面,各种飞鸟跃下啄食,人们便又有物象转化的联想。
立冬的来临,标识人们进入“冬藏”时期,虽然人并不冬眠,但在农业生产技术并不先进的古代,冬天这个寒冷凋零的季节,人们也大都在家休养生息了。

小雪和大雪:初冬雪渐来
立冬之后,气温持续降低,太阳的黄经角度也持续增大,立冬之后再移动15度到达240度,时间走到农历的十月中,公历的11月22日23日之间,便是冬季的第二个节气,小雪。雪是气温在零度左右及以下时的降水形式,《月令二十四候集解》里写小雪道,“小雪,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之所以是小雪,一则是指雪量不大,或是降水不多,或是有降水因气温还不是特别低,不总是以雪的形式降落。二则是因为此时刚刚入冬,未到天寒地冻的程度,土未冻结,所以即使有降雪往往也很快融化。在中国的北方,降雪是冬天的标志性气候现象。在雪落之前,虽然人们会直观感受到冬天的寒冷,但唯有见到了降雪,仿佛才有真正进入冬天的感受。
唐代诗人元稹在《咏廿四气诗·小雪十月中》便很形象的写道这一节气,写的是: “莫怪虹无影,如今小雪时。阴阳依上下,寒暑喜分离。满月光天汉,长风响树枝。横琴对绿醑,犹自敛愁眉。”诗的前两句便点出了小雪的三候:初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腾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
所谓虹藏不见,说的是人们在小雪这节气之后,就不再能在空中见到彩虹。古人对此的解释与二气阴阳相关。他们认为彩虹乃是阳气盛才能显现,二十四节气中春季的清明三候便是“虹始见”,认为虹是“阴阳交会之气”,春天阳气盛方才出现。(边栏注释:虹:古人一向认为虹是阳气盛时才能形成,史记就有“虹,阳气之动也”的说法。之所以有虫字边,是因为那是的人们认为虹是雨后出来吸食空气中水气的似龙的虫,名为螮蝀,音dì dōng。但当时人们对虹的成因其实已经了解的很明确,早就有“日照雨滴则虹生焉”的解释。)而冬天彩虹隐没的缘故是阴气胜过阳气,所以有“季春阳胜阴,故虹见;孟冬阴胜阳,故藏而不见。”的说法。今天我们以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彩虹的形成其实与阴阳无关。只要有阳光通过合适的角度照射在空气中的水滴上,经过折射和反射,在空中展现出光谱中的不同颜色,便是彩虹。春夏多见彩虹是因为中国的季风气候春夏多雨而且时常有雨后晴天,阳光照在空中充沛的的水滴上便形成彩虹;而入冬以后,因为气温偏低,空气中的水分常常是冰晶的状态,即使雪后有晴天,由于冰晶对阳光的折射现象与水滴不同,并不能形成人们传统认为的彩虹;即使在中国南方不降雪的地方,入冬因为气压变化,空气中水的分布多为层状,雨后往往阴云密布,所以也几乎见不到彩虹。因为这些缘故,古人们便有入冬虹藏的概念。
小雪之后又过十几日,到达农历十一月初,公历的12月6至8日之间,太阳黄经角度到达255度时,便是冬季第三个节气大雪。所谓大雪,便是是因此此时气温降低后降雪增多,降雪量也有相应增大;并且由于入冬已久,气温持续走低,地面温度也降低,此时再下雪,已经不太常有晚上下雪白天融化的景象,而是常有积雪。大雪的三候分别是初候,鶡鴠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
小雪和大雪这两个节气依次挨着,标志着从初冬到仲冬的进程中气温和降水的变化,人们也迎合这两个不同节气的特点各有习俗,南方有“小雪腌菜大雪腌肉”一说;北方也有“小雪封地大雪封河”的谚语。农事上,人们往往认为冬季有雪,来年才能丰收。主要是因为当时的人们对虫害的控制能力有限,冬日大雪,能杀虫害,有益于来年的丰收。明代王象晋编辑的《二如亭群芳谱.天谱》卷中关于雪的一则便很具体的写道“冬雪主杀地中蝗子。雪一寸蝗入地一尺,雪一尺蝗入地一丈。”

冬至:仲冬日头短
大雪之后,便是冬至。冬至是一年中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至点,也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记录描述的四个节气里最后一个。冬至在农历的十一月中,公历的12月21日至23日之间,太阳黄经角度270度,正直射在南回归线上。与夏至相反,这一天是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第一天。自冬至之后,白昼又会逐渐增长,黑夜慢慢缩短。古人以日为阳月为阴,所以认为冬至乃是阴气最盛的时候。按照盛极则衰的观点,冬至过后则阴消阳长,重新又进入阳气增多的循环。所以古人认为冬至乃是阴阳相争时,可用以占卜来年气候冷暖。《月令二十四集解》写冬至道,“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冬至的三候分别是:初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
因为冬至日的独特天文学特征,人们对这个节气十分重视。民间,无论南北,都有冬至祭祖和很多类似过年的庆祝活动。《东京梦华录》记录了京都开封一带在冬至时的隆重,说道即使是贫穷人家也会靠积蓄或借钱,在这一天更换新衣服,准备特殊饮食,祭祀祖先,各种庆贺活动如同过年。(原文:“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贺往来,一如年节。”)而《清嘉录》的卷十一开篇的四则“冬至大如年”,“冬至团”,“拜冬”,“连冬起九”都是与冬至相关的记录,描述苏州一带人们对于冬至这一天的重视。在冬至之前亲朋好友们便以食品为礼互相馈赠,路上充满了提着篮子挑着筐的人们。冬至之前的一夜称为冬至夜,人们邀请朋友们到家中宴饮,若有回到娘家的女儿在冬至夜必须回到夫家,吃饭之前先以食品祭祖先,也有人家会悬挂祖先的画像。各种习俗庆典,都比一般的节日要更盛大。(原文:郡人最重冬至节。先日,亲朋好友各以食物相馈赠,提筐担盒,充斥道路,俗呼冬至盘。节前一夕,俗呼冬至夜。是夜,人家更速燕饮,谓之节酒。女嫁而归宁在室者,至是,必归婿家。家无大小,必市食物以享先,间有悬挂祖先遗容者。诸凡仪文,加于常节,故有“冬至大如年”之谚)还有拜冬的习俗,人们在冬至这一天上门拜访尊长,或穿新衣相互作揖等等。
既然是象过年一样的盛大节日,爱吃的中国人民当然也给了冬至属于自己的吃食。在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冬至日都有吃饺子或馄饨的习俗,所以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有意思的是,根据地方不同,这个谚语有时也会说为“冬至馄饨夏至面”。无论是吃饺子,还是吃馄饨,都各有传说。吃饺子的民间故事说的是医圣张仲景在冬天见人们挨饿受冻,便以羊肉等驱寒药物做汤,之后以这些为馅面皮把馅包成耳朵,继续以原汤煮熟,便是所谓的“祛寒娇耳汤”。据说这便是“冬至吃水饺”的起源。而冬至吃馄饨则有传说是馄饨是天地浑沌的象征,所以在冬至这天吃。(《燕京岁时记》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浑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其实无论水饺还是馄饨,热汤一碗在冬至这个天寒地冻的时候吃下去,全身暖呼呼的有助于御寒,故事传说,也只是为这一碗热汤增添色彩吧。
除了饺子馄饨,在山东一带还有冬至喝羊肉汤的习俗,南方江浙一带,则有冬至日吃“冬至团”即一种肉馅汤圆的习俗。《清嘉录》中记录了“冬至团”的做法,乃是磨糯米所制,内包糖肉菜果豇豆萝卜丝等为馅。冬至团除了自己吃,还可祭祀先祖或赠亲友。
冬至作为白昼最短的一天,也是中国传统中“数九寒天”的起始日。民间认为,从这一天起,以九日为期,数完九个九即八十一天之后,冬天便已结束,春天则会来到。

小寒和大寒:深冬喝热汤

冬至虽然是北半球里日照最短的一天,却并不是最冷的一天。冬至之后,先有小寒,大约在农历的十二月初,公历的1月5日至7日之间,小寒标志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的开始,大约是中国民谚里的“数九寒天”里的最冷的三九时分。小寒的三候分别是初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雊,形容的都是极寒的天气里不同的鸟类的行为。
小寒之后还有大寒。大寒在农历的十二月中,公历的1月19至21日之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冬季里最后的节气。大寒望文见意,指的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大寒的三候分别是:初候,鸡始乳;二候,鸷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这个时候北方冬天的湖泊河流都已经彻底冰冻,孩子们可以到冰面是上自由玩耍,又别有一番冬天的热闹景象。
小寒大寒都是冬天里极冷的时节,民间习俗上此时的饮食都以取暖滋补为目的。比较有名的吃食有腊八粥。腊八粥各地做饭略有区别,大都是八种不同的米或豆类熬制成粥,小寒或大寒前后,外面冰天雪地,热食一碗,既好吃又保暖。此时寒冬,各地也有喝鸡汤或羊肉汤的风俗,也都是为了暖身过寒冬。

尾声:一年又一年
小寒与大寒过后,冬天则宣告结束,人们又开始准备迎接春天的来临。转年便又是一轮新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万事万物不断轮回,每一年虽然各有不同阴晴雨雪,却始终有一些可以遵循的规律。
从前面所有写到的二十四节气中可以看到,中国古代的人们在时间的流逝中观察到了植物在不同季节的生长特点,动物在不同气候下的行为变化,以及天文在不同时节的区别,又以阴阳二气的方式解释太阳黄经角度变化引起的气温降水各方面的此消彼长。虽然不曾有现代人们的科学手段,却也十分形象的通过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准确的描述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在不同时间的气候表现。这些观察与总结,不仅让人们对大自然充满敬畏,因而发展出不同形式的祭祀与庆典,也最终引导着人们与变化的自然共处:春夏固然欣欣向荣人们繁忙享受;秋冬虽然萧瑟人们也能顺应天气泰然处之。中国幅员辽阔,气候各异,人们在不同的地方与不同的天气里,应和时节生出的各种别致的节气吃食、民俗与庆祝方式,以不变的乐观心态,应对万变的天气,源远流长,直到今天。
虽然时光不断变迁,每一次我们从暖春至酷暑,自凉秋转寒冬,看到鸟兽鱼虫、花草树木、云雨雷电,虹霓霜雪的季节变迁,从流传下来二十四节气的传说与习俗里,仿佛就能窥见千百年来人们劳作与娱乐的浮光掠影,与历史中的人们,轻轻的对话了一番吧。
我自横刀向天笑,笑完我就去睡觉。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Re: 二十四节气(民俗科普)

Post by Jun » 2019-10-28 19:49

昏倒。你真能写。 :worthy: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Re: 二十四节气(民俗科普)

Post by Knowing » 2019-10-29 0:29

好可爱又有知识性,应该配上漫画出本童书。
小E真能干,工作装修减肥申请中学每件都是大事,还有时间写长文。等一等所以写长文能减肥是吗?掏出小本本记下了。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Elysees
Posts: 6756
Joined: 2003-12-05 13:10

Re: 二十四节气(民俗科普)

Post by Elysees » 2019-10-29 0:48

暴汗,这不是一口气写完的啊。是给一个月刊写的系列约稿,去年底开始,差不多每个月写一篇。全靠编辑提醒,我这种脸皮薄的人最怕人催,人家一催我就赶紧写写,写了十篇才集成这样的。因为每篇都有字数限制,其实好多都没展开。有些节气很有意思,写起来就很起劲,有些真的没啥可写的,硬着头皮查资料瞎写。
Knowing wrote:
2019-10-29 0:29
等一等所以写长文能减肥是吗?掏出小本本记下了。
不,我冷酷的说,只有挨饿受累能够减肥,好听一点叫少吃多动。
我自横刀向天笑,笑完我就去睡觉。

Lily L
Posts: 89
Joined: 2011-11-16 5:06

Re: 二十四节气(民俗科普)

Post by Lily L » 2019-10-29 1:25

啊啊啊,我还记得最开始认识(???)小E就是你连载24节气那个系列,那时候还没有安宁二宝,那时候大部分同学还是“女生” :let_me_die:

tiffany
Posts: 24705
Joined: 2003-11-22 20:59

Re: 二十四节气(民俗科普)

Post by tiffany » 2019-10-29 4:06

先赞为敬。

故宫微博官号每个节气会发一张故宫照片,我都扒下来手机背景,假装有文化 :mrgreen:
乡音无改鬓毛衰

笑嘻嘻
Posts: 23302
Joined: 2003-11-22 18:00

Re: 二十四节气(民俗科普)

Post by 笑嘻嘻 » 2019-10-29 13:30

小E太厉害了!
云浆未饮结成冰

simonsun
Posts: 2663
Joined: 2006-12-24 4:41

Re: 二十四节气(民俗科普)

Post by simonsun » 2019-10-30 7:02

Violent delights.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Re: 二十四节气(民俗科普)

Post by Knowing » 2019-10-30 9:51

想抄作业没抄成,面对冷酷的现实,默默的把小本本揣回兜里,仰慕一下小E太有恒心太能坚持有志者事竟成哇。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putaopi
Posts: 4029
Joined: 2006-01-18 23:35

Re: 二十四节气(民俗科普)

Post by putaopi » 2019-10-31 19:51

小 E 太能干啦!写这么多字得花多少时间啊?真不容易。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