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的旅行-台北篇(完)-东京篇(完)

入得谷来,祸福自求。
笑嘻嘻
Posts: 23302
Joined: 2003-11-22 18:00

Re: 意外的旅行-台北篇(完)-东京篇(完)

Post by 笑嘻嘻 » 2019-03-31 23:57

四小月,开玩笑地。不,99% 开玩笑地,但是有1% 是想万一你要是知道有啥图像搜索的窍门呢?虽然我觉得图像搜索现在还没到那个地步。我估计怀念一条河是按照文字搜索的。但是我思考,象四小月这样的模糊联想,决策,已经超出一般人,也就是我,的搜索功能,AI 有没有一天能够达到四小月同学的水平?
可能,如果有首届油画双年展的作品名单,我有可能能模糊适配出那幅画的名字。但是没觉得特别喜欢,就没有特别注意名字是什么,谁知道会记这么久。

银翼杀手,被认为是带有"future noir" 的气质,(和这部电影引领的 Cyberpunk 风的科幻片),导演Ridley Scott 说过在拍摄时他不停地想要复现
Edward Hopper的那幅Nighthawks 的气氛。虽然我没看出来关联在哪里,Hopper的画都色块简洁,象是洗涤过的现实。银翼杀手是永远雾气腾腾,充满小人物做为背景,明明是科幻漫画The long tomorrow 的影响更大。(也许是法国人画画太黄,Ridley Scott都不好意思承认)反倒是银翼杀手2049 的废土风更接近Hopper的画,大色块,人物都跟周围环境无关地孤独。

Nighthawks
Image
The long tomorrow:
Image
Image

朱耷的神气无人能比,他的画真是一幅画超过一千字的文字表达,快400年前的画,看一眼就忍不住往前走一步,问:你想说什么?
不单是他的风格,象葡萄皮前面贴的牧溪的六柿图,感觉是:我不想说什么,我就是美,我就是禅。朱耷在画里注入了充沛的情绪。
云浆未饮结成冰

tiffany
Posts: 24705
Joined: 2003-11-22 20:59

Re: 意外的旅行-台北篇(完)-东京篇(完)

Post by tiffany » 2019-04-01 0:42

很奇怪的说,虽然我从来没看过银翼杀手,只看过宣传片,但是我深刻的觉得那个气氛和这个夜店一样一样的,很末世纪的感觉,繁华跟萧索隔一道玻璃墙。

很奇怪的虽然我没有喜欢瘦金体,但是也不觉得它看着扎得慌。大家喜欢敏感的东西真不一样。
乡音无改鬓毛衰

笑嘻嘻
Posts: 23302
Joined: 2003-11-22 18:00

Re: 意外的旅行-台北篇(完)-东京篇(完)

Post by 笑嘻嘻 » 2019-04-01 0:59

你是说第一部银翼杀手,不是银翼杀手2049吧?
我就看不出来银翼杀手跟这个夜店风格有什么一样的。这就是艺术品,重要的是跟人的通感,技术是工具。
云浆未饮结成冰

tiffany
Posts: 24705
Joined: 2003-11-22 20:59

Re: 意外的旅行-台北篇(完)-东京篇(完)

Post by tiffany » 2019-04-01 1:36

我其实就看过第一部被人传唱的白头发杀手在天台松手那段,但是那个感觉是一样的。有点渴望,有点希望,最后是绝望那样。这画没有到绝望那里,但是,用阿大话说,巨大的黑暗笼罩四周,其实是没有希望的。
乡音无改鬓毛衰

笑嘻嘻
Posts: 23302
Joined: 2003-11-22 18:00

Re: 意外的旅行-台北篇(完)-东京篇(完)

Post by 笑嘻嘻 » 2019-04-01 1:42

剧透,没看过的同学不要看。影响看的时候的感动。
















那段叫做tears in rain: "I've seen things you people wouldn't believe. Attack ships on fire off the shoulder of Orion. I watched C-beams glitter in the dark near the Tannhäuser Gate. All those moments will be lost in time, like tears in rain. Time to die."

绝唱。

的确是有点渴望,有点希望,最后是绝望的。
云浆未饮结成冰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Re: 意外的旅行-台北篇(完)-东京篇(完)

Post by Jun » 2019-04-01 2:03

我不是不喜欢八大山人,只是没有能力分辩真伪,完全体会欣赏他的妙处。顺便说到假画假拍,真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的plague
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葡萄皮的意思是不是说假托是八大山人的赝品特别多,你也认不出差别来?我觉得这不是你的分辨能力而是模仿他确实难度不高。相比之下,例如前面的范宽的山水画,仿造一幅那种画,难度肯定高很多啊。实际上大部分的赝品和仿造品就是不可能分辨出真假来。

这话说出来肯定又要得罪很多人,我觉得伪造特别多的原因之一是模仿的难度不高。这其实也是为什么我说八大山人的画技术要求不高的时候脑子里的想法。并不是要贬低八大山人,也不是水墨画独家问题,说实话模仿造假其实仿 Rothko 也很容易啊,仿 Pollock 稍微难一点点,摸透手熟后也不难。只是西方现代艺术家生活在作品记录详尽的环境里而已。

这就是为什么我觉得八大山人和现代抽象派是同样的道理,关键在于个性和创新而不是技巧。要说技巧,画到达芬奇,Caravaggio 的程度就是顶峰了,任何一个人类,练一辈子也不可能超越,所以大家纷纷转向创新成为必然的方向。

如果我是个仿造行业内的画家,我是选 Rothko 呢还是要仿造一座新发现的米开朗基罗大理石雕塑?是忽然发现一张前所未有的八大山人呢还是张择端?当然是前者啦。这并不是说前者的艺术成就不如后者,只是何谓“好”的标准变了而已。

换言之,特别好的艺术家是不可模仿的吗?并不,任何人都可以被模仿,模仿的难度高低跟原作品好不好其实没有直接关联。

---------

关于 Blade Runner 讲一个 trivia,结尾那段浪漫的台词不是剧本的署名作者写的,十分偶然的情况下我读到这一段话是 David Webb Peoples 写的。为什么我早就知道这个人乃至看见这条讯息被震动呢?因为他写过 Unforgiven 的剧本,我看了好几遍,里面很多台词都喜欢得要命几乎可以背下来。

至于 film noir 类型的风格,那个完全是另一个话题了。对此类影片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一下概述:
https://youtu.be/S8uCuKxe4yk

Nighthawks 的确有 film noir 的风格,一方面是时代相同,里面的服装环境等线索cues 都让人立刻联想到这个类型,另一方面是 Hopper 擅长表达的孤独感。

最后,我没听说过 The Long Tomorrow, 看上去好有意思。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april
Posts: 1349
Joined: 2010-03-21 21:12

Re: 意外的旅行-台北篇(完)-东京篇(完)

Post by april » 2019-04-01 2:59

putaopi wrote:
2019-03-31 22:40

八大山人在我看来就是写意水墨的一个高峰,也是这一条艺术道路的句号。这种以书法入画的路子,从宋朝以降,有徐渭董其昌这些人发扬广大,朱耷和石涛这里就已经走到了极致。...
但是没有人能真正学到八大山人的精髓,跟蒙徳里安这种概念独创的画家不同,中国画还有个“笔墨”的讲究,只仿个构图姿态什么的可远远不够。又回到我们在前面讨论过的内容,文人画的欣赏入门门槛相当高,必须是练过书法的人才能了解一些皮毛。
Jun wrote:
2019-04-01 2:03

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葡萄皮的意思是不是说假托是八大山人的赝品特别多,你也认不出差别来?我觉得这不是你的分辨能力而是模仿他确实难度不高。相比之下,例如前面的范宽的山水画,仿造一幅那种画,难度肯定高很多啊。实际上大部分的赝品和仿造品就是不可能分辨出真假来。
我还没看到八大山人,但是我略微明白putaopi讲的“笔墨”这回事。Jun说的模仿难度不高,其实更精确地说是因为大众的鉴赏能力太低了,所以模仿不到真髓大家也看不出来所以觉得模仿难度不高。

我的字很烂。而且一直没搞明白所谓“练字”到底练得是啥。我总是在“练”的过程中能写出几个像样的字。一转身所有写出来的字又都趴下了。这跟中国历来评画评得大家不知所云很相像。大概两年前又开始跟朋友圈里的高中同学练字,抄诗经。抄了一阵突然明白从小没搞明白的一件事,就是我前面说过的,其实练字很简单,就是看字帖里别人是怎么把笔画摆的好看,落笔收笔如何平衡。醒悟之后问我们家书法很不错的某人,既然是这么简单的事,那大家为什么不把字的结构笔画背下来,就都可以写好看的字了?他很无奈的看着我,“哪有那么简单!要把每个字的间架结构都记住,而且能练出肌肉记忆保证每个字写出来都符合自己的设想,需要很多苦功夫才练得出来。更不要提真的书法家还要讲整幅字的风格气韵和节奏。。。”

这次在东京国立看展就有很强烈的“书法和绘画真像”的感觉。因为每个书法家的风格慢慢可以看出来,就像我当初慢慢学会看出不同印象派画家的风格一样。也许画家们的所谓风格也是他们的肌肉记忆吧?就像tiffany觉得柳体扎得慌,但是瘦金体不一样。我回去看了一下放大的瘦金体,还真是像 Jun说的,虽然枝枝叉叉很多,但是都是像竹叶一样柔软的优雅的。所以不扎。

还有我这次开始喜欢褚遂良等人的字,但是对董其昌,米芾都不是很感冒。回来跟某人一交流,才发现自己好像还停在摄影师们说的“能欣赏糖水但是还没有本事欣赏决定性瞬间“的水平。慢慢来。想到路漫漫就跟看到一本好小说的开头,并且知道是个长篇一样满足。
tiffany wrote:
2019-04-01 0:42
很奇怪的说,虽然我从来没看过银翼杀手,只看过宣传片,但是我深刻的觉得那个气氛和这个夜店一样一样的,很末世纪的感觉,繁华跟萧索隔一道玻璃墙。
我也是这感觉。笑嘻嘻提起之前,我完全没有把Edward Hopper 跟银翼杀手连起来过。但是经你这么一提,Nighthawk这画跟银翼杀手的气氛真的非常贴合。Harrison Ford坐在路边摊吃饭,后来去酒吧喝酒,感觉都跟这画一样孤独,虽然他在闹市。
putaopi wrote:
2019-03-31 22:57
不过我对赵佶最崇拜的还是他无以伦比的品位,前无古人不好说,后无来者是肯定的,世界范围都稀有。 我也没有因为他做皇帝做得糟糕而纠结过,这人毕竟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亡国的皇帝不少,赵佶只有一个。
我从魏晋南北朝刚慢慢看到初唐。手里的“东京梦华录”总是看了个开头就没时间看下去(但是那种扑面而来的华丽真是震撼)。隐隐约约老觉得宋朝被后人以亡国定成败好像哪里缺了点什么。毕竟艺术城市规划商业都那么的发达,人民安定富足。老让我觉得也许跟南朝的萧梁有相似之处?
putaopi wrote:
2019-03-31 22:57
高居翰的书我有几册中文版的,但是图版质量太差,看不清楚。他的角度比较新颖,但是文字我觉得有点绕,可能是因为假定的读者是外国人的原因吧。
也许是翻译的问题?Chinese Painting这书图版质量很好,英文读着挺顺的。不过我也才看到马远马麟。
笑嘻嘻 wrote:
2019-03-31 23:57
四小月,开玩笑地。不,99% 开玩笑地,但是有1% 是想万一你要是知道有啥图像搜索的窍门呢?虽然我觉得图像搜索现在还没到那个地步。我估计怀念一条河是按照文字搜索的。但是我思考,象四小月这样的模糊联想,决策,已经超出一般人,也就是我,的搜索功能,AI 有没有一天能够达到四小月同学的水平?
我还真的试着把你这幅“集体女青年”油画描述给图片搜索去找过,结果惨不忍睹。
想起前不久刚读过一篇科普文,给大家分享一下。ML帮不了大家啥忙,别把自己的资料分享给它们!
Forget privacy: you're terrible at targeting anyway
He looked like a small panther, and he moved like a patch of night.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Re: 意外的旅行-台北篇(完)-东京篇(完)

Post by Jun » 2019-04-01 7:54

那大家为什么不把字的结构笔画背下来,就都可以写好看的字了?
理论上是可以的。我觉得写了一阵子之后可以“背下来”字的结构。只不过这个“一阵子”时间很长很花精力,又没有回报,现代人不干这个。中国字儿的结构是有规律的,虽然每个字有笔画不同,但写多了举一反三。要写得每个字儿都跟赵佶一样,当然不可能,但是要写得象到一定程度(“得其神韵”)还是可能的。(我十分之一秒地幻想过一下模仿瘦金体,尤其是那个 thrilling “中”字[“下”字是一样的],然后马上放弃了。)能不能写得象他那样禁欲/纵欲感并存,那就 ... :speechless002:
隐隐约约老觉得宋朝被后人以亡国定成败好像哪里缺了点什么。毕竟艺术城市规划商业都那么的发达,人民安定富足。
噗,这个问题大概触及了历史观念的根基吧。长期主流的历史比文艺评论更加充满了陈腔滥调,不是没有有新角度新系统的历史学家,但在整个社会里声音太微弱,喊不过小学历史课本。仅一个数据详实的小冰期农业史也就是一小群人说说罢了。

但赵佶的挥霍和搜刮是有足够记载的事实。哪怕没有造成亡国的结果,仍是个坏人。这件事就没办法了 ...

(我个人认为,问题不在于普遍接受的坏皇帝有多坏,而是普遍认为的好皇帝或者及格的皇帝,实际上有多坏。后者多半是运气好,怎么折腾都没亡国,而已。所谓的好皇帝,也只是略微松了松卡在人民脖子上的枷,富足繁荣其实都是自然生长的蓬勃而不是上头的管理有多高明。)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camellia
Posts: 1146
Joined: 2003-12-04 19:17

Re: 意外的旅行-台北篇(完)-东京篇(完)

Post by camellia » 2019-04-01 10:33

大家写的真好看啊。 :love011:
对于银翼杀手,我只喜欢老版的,也许要耐心再看一遍2049。
至于北宋被金亡国,南宋被元亡国,还是不能掩盖宋代是汉文化的高峰,最近看的一个剧知否知否,剧情演员对我来说倒是无所谓,服化道的精致对再现宋代生活方式和美学非常吸引我。茶道,花道,书法,绘画,焚香。基于楷书的标准字体,宋代也开始了出版印刷业。
至于说好皇帝与否,还有一个级别的,就是进行制度改革成功,建立了良好基础的伟大的皇帝。
比如汉武帝刘彻推行推恩令,削弱了周以来的封建诸侯权力,将盐税和铸币权收归中央,强大了国力。同时推行察举制,任用出身低微的人才,比如卫青和霍去病是家奴出身。同时打通丝绸之路。
再比如隋文帝杨坚,创科举制,建立了阶级上升通道,推行均田制,稳定经济发展,精简地方政府机构,同时成功的进行了人口普查,保证税收。隋朝人口在隋文帝时期几乎翻了一倍。
而且一个中国的好皇帝还需要会打仗,汉文明一直伴随着和北方游牧民族战而和,和而战的历史。宋朝吸取了唐以来武将兵权太强的教训,且因为建国历史就是一系列的武将拥兵篡权造成的,所以着重发展文官势力,士大夫阶层掌握了话语权,所以打仗是不行的。

putaopi
Posts: 4029
Joined: 2006-01-18 23:35

Re: 意外的旅行-台北篇(完)-东京篇(完)

Post by putaopi » 2019-04-02 0:12

april wrote:
2019-04-01 2:59
Jun wrote:
2019-04-01 2:03

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葡萄皮的意思是不是说假托是八大山人的赝品特别多,你也认不出差别来?我觉得这不是你的分辨能力而是模仿他确实难度不高。相比之下,例如前面的范宽的山水画,仿造一幅那种画,难度肯定高很多啊。实际上大部分的赝品和仿造品就是不可能分辨出真假来。
我还没看到八大山人,但是我略微明白putaopi讲的“笔墨”这回事。Jun说的模仿难度不高,其实更精确地说是因为大众的鉴赏能力太低了,所以模仿不到真髓大家也看不出来所以觉得模仿难度不高。
两位说得都对!文人画的“笔墨”是需要highly trained eyes才能体会出来的,过去的文化人每天都有书法的浸淫,鉴赏能力比现代人还是要高不少的。说到伪造的难度,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像张大千这种高手伪造石涛,也蒙骗了不少专家。

文人画的赝品多是非常影响我的观赏体验的一件事。书画本身不完美没关系,连Authenticity 都存疑的话,有点儿不知道该怎么想了。记得读过一位收藏家的文章,说他一九三零年代在故宫挑画去国外展出,结果七千件书画中有五千件专家们都意见不一致。倒不是说都是“假画”,而是对这些书画的attributions 无法取得共识,很令人头昏。当然全世界的博物馆都有类似的困惑,美术馆届的暴发户盖蒂中心准备开馆的时候,拿着“unlimited “的预算去采购,意大利古玩一条龙产业迎来了春天,兴旺发达了好几年 :mrgreen:

算了不说这些扫兴的事了,受笑嘻嘻这个大粉丝的影响,我要找机会好好地去欣赏八大山人,排除杂念,希望能有更纯粹的体会。我对文人画的吐槽并不是针对八大山人,而是针对他的各种变形山寨版。
april wrote:
2019-04-01 2:59


还有我这次开始喜欢褚遂良等人的字,但是对董其昌,米芾都不是很感冒。回来跟某人一交流,才发现自己好像还停在摄影师们说的“能欣赏糖水但是还没有本事欣赏决定性瞬间“的水平。慢慢来。想到路漫漫就跟看到一本好小说的开头,并且知道是个长篇一样满足。
哎我不同意,“决定性的瞬间” 固然是高级审美,那也不能抹杀替代“糖水”的单纯美好啊!不过我喜欢四月同学“看到一本好小说的开头”这种说法,想到还有那么多美好可以慢慢探索挖掘,顿时人生的幸福感大幅提升。

谢谢四月分享高居翰的电子版美术史,这本翻译得很好,图片也相对来说更清晰。我翻了翻,见他提了一点佛教艺术,还包括了我喜欢的梁楷和牧溪,真不错。然后他说八大山人是bipolar, 我被逗乐啦。
Last edited by putaopi on 2019-04-02 0:15, edited 1 time in total.

tiffany
Posts: 24705
Joined: 2003-11-22 20:59

Re: 意外的旅行-台北篇(完)-东京篇(完)

Post by tiffany » 2019-04-02 0:13

跟前面练字的四小月哭诉一下儿,写字虽然是肌肉记忆,但是肌肉的记性也不那么好!我以前写出来字,呃,反正不丢脸吧。最近就惨不忍睹,入了个故宫博物院官网的笔记本,写了俩字儿觉得对不起那个本子,乃将其供起来了-----须知我是最讨厌买个东西供起来的人啊!
乡音无改鬓毛衰

笑嘻嘻
Posts: 23302
Joined: 2003-11-22 18:00

Re: 意外的旅行-台北篇(完)-东京篇(完)

Post by 笑嘻嘻 » 2019-04-02 0:18

我喜欢新版超过老版,不过我是少数人。原因见这个贴:银河系灾难之当三体舰队遇到流浪地球,不过回到美术说,我觉得新版2049更接近Hopper的风格啊?更加明亮简洁的大面积色块的废土风,多余细节都被清理掉,主角跟周围环境和其他人都没有任何交流,他的人物社会关系非常简单,极端孤独,末世感更强烈。
Image
Image

Jun贴的 Hopper 这张western motel,让我觉得象childhood's end.
Image
云浆未饮结成冰

april
Posts: 1349
Joined: 2010-03-21 21:12

Re: 意外的旅行-台北篇(完)-东京篇(完)

Post by april » 2019-04-02 2:18

Jun wrote:
2019-04-01 7:54
但赵佶的挥霍和搜刮是有足够记载的事实。哪怕没有造成亡国的结果,仍是个坏人。这件事就没办法了 ...

(我个人认为,问题不在于普遍接受的坏皇帝有多坏,而是普遍认为的好皇帝或者及格的皇帝,实际上有多坏。后者多半是运气好,怎么折腾都没亡国,而已。所谓的好皇帝,也只是略微松了松卡在人民脖子上的枷,富足繁荣其实都是自然生长的蓬勃而不是上头的管理有多高明。)
想起胖大叔访谈时说过的一段话,我感触很深。大意是“好人未必会治理国家”的观点。魔戒里Aragorn回去(国王归来)就故事结束皆大欢喜了。但是统治国家的那些琐碎事情都没有提。比方说,Aragorn的赋税政策是怎样的?两个诸侯王有土地纷争是,Aragorn如何裁夺?历史上很多公认的好人一旦称帝面对这些治国的繁复琐事往往变得非常无能,变成很烂的一国之君。历史上有能力治国有方的强君不乏人品很糟的“坏”人。

刚刚去搜了一下北宋的税收貌似私有制比今天的天朝还彻底呢!而且民众生活水平似乎高于晚明和清朝康雍乾。https://www.aboluowang.com/2018/0129/1061532.html
camellia wrote:
2019-04-01 10:33
而且一个中国的好皇帝还需要会打仗,汉文明一直伴随着和北方游牧民族战而和,和而战的历史。宋朝吸取了唐以来武将兵权太强的教训,且因为建国历史就是一系列的武将拥兵篡权造成的,所以着重发展文官势力,士大夫阶层掌握了话语权,所以打仗是不行的。
这个貌似是决定性的。宋朝眼见着唐朝因为藩镇割据直至亡国,宋朝自己建国就是靠武力,所以一门心思的重文轻武,这个被后来的明继续使用(清是不是也这样?)而其实唐朝的藩镇割据不是中国史上第一次了。两晋的败亡就是因为门阀势力太大。而南朝时萧梁的侯景之乱跟唐中期的安史之乱几乎一模一样。防着自己人武力做大结果就是无力抵抗外敌。但是从宋王室的角度来看,反正都是亡国,外敌侵略还需要外敌强盛,有些侥幸成分,万一运气好赶上外敌虚弱或者被其他外敌侵略也许就混过去了。而内敌强大了自己死无葬身之地那几乎是一定的。。。这个怪圈到底怎么解。目前我唯一看到有解法的其实是武则天。推荐大家看原百代写的《武则天》,真是好看,简直就是唐朝的RBG! :worthy: :worthy: :worthy: 治理唐朝五十年无敌手啊!简直是超人!
putaopi wrote:
2019-04-02 0:12
两位说得都对!文人画的“笔墨”是需要highly trained eyes才能体会出来的,过去的文化人每天都有书法的浸淫,鉴赏能力比现代人还是要高不少的。说到伪造的难度,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像张大千这种高手伪造石涛,也蒙骗了不少专家。
高居翰在中文版序言里就说原书里有一幅他现在怀疑是张大千伪造的。被骗啦!我刚看到苏轼发明了“文人画”早了欧洲“后印象派”时代六七个世纪!哇塞。
tiffany wrote:
2019-04-02 0:13
跟前面练字的四小月哭诉一下儿,写字虽然是肌肉记忆,但是肌肉的记性也不那么好!我以前写出来字,呃,反正不丢脸吧。最近就惨不忍睹,入了个故宫博物院官网的笔记本,写了俩字儿觉得对不起那个本子,乃将其供起来了-----须知我是最讨厌买个东西供起来的人啊!
这个应该跟骑自行车和滑雪一样,练习两三次熟悉了肌肉记忆就会回来的。。。我现在发现我也有写字的肌肉记忆,那就是怎么写都是歪着,我正在犹豫是再接再厉把这个记忆给它改了呢还是将错就错创造“歪着”的风格?纠结中。。。
笑嘻嘻 wrote:
2019-04-02 0:18
我喜欢新版超过老版,不过我是少数人。
我也是!握手!但是我怀疑是因为我太喜欢高司令了。见色。。。忘那个什么什么,其实就是啥都忘了。。。 :love007: :love007: :love007:
He looked like a small panther, and he moved like a patch of night.

笑嘻嘻
Posts: 23302
Joined: 2003-11-22 18:00

Re: 意外的旅行-台北篇(完)-东京篇(完)

Post by 笑嘻嘻 » 2019-04-02 2:29

做为认识小白巨久的人,我幸灾乐祸地说,她原来的字真的是颜体字,早几年就已经是蜘蛛爬了。 :mrgreen: :mrgreen: :mrgreen: 不过我原来比她写字差很多,现在已经不差了。 :lol: :lol: :lol:
云浆未饮结成冰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Re: 意外的旅行-台北篇(完)-东京篇(完)

Post by Jun » 2019-04-02 6:39

putaopi wrote:
2019-04-02 0:12
两位说得都对!文人画的“笔墨”是需要highly trained eyes才能体会出来的,过去的文化人每天都有书法的浸淫,鉴赏能力比现代人还是要高不少的。说到伪造的难度,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像张大千这种高手伪造石涛,也蒙骗了不少专家。

文人画的赝品多是非常影响我的观赏体验的一件事。书画本身不完美没关系,连Authenticity 都存疑的话,有点儿不知道该怎么想了。记得读过一位收藏家的文章,说他一九三零年代在故宫挑画去国外展出,结果七千件书画中有五千件专家们都意见不一致。倒不是说都是“假画”,而是对这些书画的attributions 无法取得共识,很令人头昏。当然全世界的博物馆都有类似的困惑,美术馆届的暴发户盖蒂中心准备开馆的时候,拿着“unlimited “的预算去采购,意大利古玩一条龙产业迎来了春天,兴旺发达了好几年 :mrgreen:
对啊,不过我不觉得讨论赝品是扫兴的事情。说实话,了解一些赝品的情况,对我的艺术审美观有直接的作用。伪造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复制已经存在的某某作品,另一种是掏出“新出土”新发现的某某作品。伪造与反伪造是个巨大的工业,带来的鉴定(和伪造)技术进步也推动了艺术品的考古学,挺好的。

我在前面说的,伪造八大山人或 Mark Rothko 或 Mondrian 的难度不高,看不出来,这当然不是说我看不出来,而是鉴定专家都看不出来。实际上鉴定艺术品,如果依靠艺术角度的鉴定,例如“笔墨”和“风格”像不像八大山人的正品,这肯定会承认一大堆伪造品。因为很多最高明的伪造品是真的够好,真的够象,以至于任何人都看不出“笔墨”上的差别。这是因为伪造者有能力也练习到模仿原作者的“笔墨”,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也就是说,highly trained eyes and brain 确实比咱凡夫俗子强一些,但这也是 up to a point,伪造到一定程度就超越肉眼的辨识能力。

但是!伪造者能超越肉眼鉴定的底线,不同的画家有不同的程度。我可以打赌,模仿八大山人需要花的时间精力和才华(是的也包括才华)远远不如模仿范宽,模仿 Rothko 的难度不如模仿达芬奇,如果有人想“突然发现”一座米开朗基罗的新雕塑,那他多半要赔本儿。这不是贬低“易于模仿者”的艺术成就,而是挑战我们对于艺术好坏的标准。一方面,艺术的好坏确实有难度的考虑,技术难度高的作品(如蒙娜丽莎)确实应该卖出高价,但为什么很多技术难度比它低的作品价格比它更高呢?就算我们考虑到艺术品价格有很多很多因素,为什么我们对于作品的喜爱程度,跟创作难度不成正比呢?这就牵涉到那个永恒的问题,What is art? What is good art? What is better art?

前阵子看到微信上广为流传的一篇文章,讲一个在乡下艺术品复制工厂的小伙子,从未受过正式的美术教育,天天画山寨版梵高,画了几年,渐渐爱上了梵高的画,离职后跑到荷兰去看了原作深为感动。后来开始画自己的画,还卖得不错。让我唏嘘了好久,想到很多事儿。那些画出以假乱真的顶级伪造者们(张大千之外又有多少?没人能真正知道),当然一方面是为了钱,另一方面则还要钻到原作者的脑子里,跟他们建立一种极其亲密的关系,是观赏者无法理解的关系。What's that like?

推荐一个关于赝品的作者访谈:
https://www.npr.org/2015/06/23/41224449 ... of-forgery

------------------

吐血,随手搜 forgery 访谈时发现2016年有个著名的案子,伪造的就是 Rothko! 被骗者还是索斯比拍卖行的老板!
https://www.npr.org/2016/02/03/46538740 ... thko-trial

说实话我抓出 Rothko 为例纯属偶然,第一抽象派作品特容易模仿伪造,第二我是 Rothko 铁杆粉,言必称的那种迷妹。本来心想这么现代的画家,作品早就一二三四记录得清清楚楚哪儿有伪造的空间啊 ... 上面报道里就说起 art dealers 圈内仍然太过依赖专家鉴定,其实准确度非常不咋地,远不如 forensic authentication.

这幅伪 Rothko 据说做得非常好,足以乱真。红黑二色,正是最代表 Rothko 的,换了我要临摹 Rothko ;) 一定也是红黑二色,心下不免揣测伪造者说不定是 Rothko 的知己 ...
Last edited by Jun on 2019-04-02 14:03, edited 3 times in total.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tiffany
Posts: 24705
Joined: 2003-11-22 20:59

Re: 意外的旅行-台北篇(完)-东京篇(完)

Post by tiffany » 2019-04-02 8:00

打倒一下儿阿大!不带这么嘲笑人的。伤心。
乡音无改鬓毛衰

putaopi
Posts: 4029
Joined: 2006-01-18 23:35

Re: 意外的旅行-台北篇(完)-东京篇(完)

Post by putaopi » 2019-04-02 15:25

Jun wrote:
2019-04-02 6:39

吐血,随手搜 forgery 访谈时发现2016年有个著名的案子,伪造的就是 Rothko! 被骗者还是索斯比拍卖行的老板!
https://www.npr.org/2016/02/03/46538740 ... thko-trial

说实话我抓出 Rothko 为例纯属偶然,第一抽象派作品特容易模仿伪造,第二我是 Rothko 铁杆粉,言必称的那种迷妹。本来心想这么现代的画家,作品早就一二三四记录得清清楚楚哪儿有伪造的空间啊 ... 上面报道里就说起 art dealers 圈内仍然太过依赖专家鉴定,其实准确度非常不咋地,远不如 forensic authentication.

这幅伪 Rothko 据说做得非常好,足以乱真。红黑二色,正是最代表 Rothko 的,换了我要临摹 Rothko ;) 一定也是红黑二色,心下不免揣测伪造者说不定是 Rothko 的知己 ...
Jun举出这个例子,我听着耳熟,纽约近年来最大的案子就是中国画家钱培深伪造的一批美国现代画家作品,一搜果然包括这幅卖给苏斯比总裁的 :mrgreen: Noah Charney的这本书我读过,写得非常有娱乐性,里面有一章详细写了钱的案子。

钱还在上海接受了采访,特别无辜地说不知道自己的作品被当作真货卖出几百万一幅,他自己顶多收几千块一幅而已。他比较有意思的地方是根据各种人的风格进行了创作,而不是仅仅复制一幅画。他的目的倒是单纯为了赚钱养家,并非要报复社会。
https://abcnews.go.com/International/vi ... d-24622538

为什么我觉得又神奇地拐回到中国艺术/艺术家的主题上来了?

笑嘻嘻
Posts: 23302
Joined: 2003-11-22 18:00

Re: 意外的旅行-台北篇(完)-东京篇(完)

Post by 笑嘻嘻 » 2019-04-02 18:09

这帖子太有意思了。
云浆未饮结成冰

豪情
Posts: 21256
Joined: 2003-11-22 18:47

Re: 意外的旅行-台北篇(完)-东京篇(完)

Post by 豪情 » 2019-04-02 21:09

报复社会这个笑死我了。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Re: 意外的旅行-台北篇(完)-东京篇(完)

Post by Jun » 2019-04-03 9:32

按照葡萄皮给的名字钱培琛去搜了一下中文媒体。
http://m.dooland.com/index.php?s=/artic ... 65502.html

Whoa I have never seen such venom between colleagues. 艺术圈里真是 vicious。

以及钱自己的画:
https://gallery.artron.net/146/g_artist ... 120_5.html

鱼那两张还蛮有趣的,其他什么的都挺难看。牛的几幅更是 ... “你是想抄毕加索吗?”

然后我又很八卦地跑去看了下夏葆元和徐思基的画,以及陈丹青的画。技术很强,风格嘛,咳咳,都挺,呃,传统的。都不如笑嘻嘻推荐的“一条河”系列有意思。说起来,如何学习吸收前人的思路而创造出自己的风格,真是艺术的关键啊。

另外去搜了一下葡萄皮推荐的曾鲸肖像画,真实之上还有种温柔诙谐的感觉,他一定是个与人为善且幽默感强的家伙。

Image

---------------------

排除 Rothko,我一般是不太喜欢抽象画的。实际上某个时间点之后,我看画/作品(尤其是现代艺术)越来越注意作品制造的技术难度了,因为大部分的抽象作品,意图和主题并不是一目了然,我发现自己联想的结果常常沦为过度脑补的瞎猜。如果一个抽象的作品含义不明,但显然花了很大工夫和时间,而不是瞎涂上去的,那我在上面花点时间和脑细胞跟作者沟通一下也不吃亏了,虽然经常看了半天还是没感觉。如果很有瞎涂的嫌疑,不妨快步走过也没觉得可惜。嗯,我不知不觉地发明这条标准似乎是因为美术馆太大,逛太久脚痛的结果。 :dog001: 需要迅速选择哪一幅细看,哪一幅可以跳过。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putaopi
Posts: 4029
Joined: 2006-01-18 23:35

Re: 意外的旅行-台北篇(完)-东京篇(完)

Post by putaopi » 2019-04-03 12:13

Jun转的那篇中文文章有点刻薄!这是嫉妒别人出名了吗? :mrgreen: 钱培深没发财,否则的话也会被当做成功人士追捧的。这种案子其实是给所谓的“艺术届”祛魅的,“权威人士”也没有那么“权威”就是了。从技术上说,仿造达芬奇也不是那么难的,特别有现代器材协助下。

曾鲸确实是很好的肖像画家,又写实又有精神升华,而且能在达官贵人之中周旋可不容易。就连瞧不起商业画家的“艺术界”也不排斥他,前面我转的那幅王时敏肖像就是例子,王是明末清初大画家,影响深远。可能是像Jun说的那样,他的性格很好。
Jun wrote:
2019-04-03 9:32


排除 Rothko,我一般是不太喜欢抽象画的。实际上某个时间点之后,我看画/作品(尤其是现代艺术)越来越注意作品制造的技术难度了,因为大部分的抽象作品,意图和主题并不是一目了然,我发现自己联想的结果常常沦为过度脑补的瞎猜。如果一个抽象的作品含义不明,但显然花了很大工夫和时间,而不是瞎涂上去的,那我在上面花点时间和脑细胞跟作者沟通一下也不吃亏了,虽然经常看了半天还是没感觉。如果很有瞎涂的嫌疑,不妨快步走过也没觉得可惜。嗯,我不知不觉地发明这条标准似乎是因为美术馆太大,逛太久脚痛的结果。 :dog001: 需要迅速选择哪一幅细看,哪一幅可以跳过。
哈哈哈我常跟人安利古典歌剧的时候就是相似的逻辑,制作费用特别高,涉及很多技术层面,值得投入时间和金钱去欣赏!

我喜欢逛小一点的美术馆,最好人少的。旧金山的古典美术作品多藏在Legion of Honor, 有张伦勃朗就算是最大牌了。仔细看看还是有几张意大利文艺复兴前后的作品,两张El Greco, 鲁本斯和范戴克也有几张,都不是他们最好的作品。但是慢慢逛常常会碰上没那么有名的画家,发现有些好玩的。就像笑嘻嘻碰上扭头看观众的鱼那样。我相信艺术加上观众的反应,这个作品才是真正完成了。“权威专家”推崇的美确实有他们的道理,但是最不能忽视的还是观众自己的感受。
Last edited by putaopi on 2019-04-03 12:37, edited 1 time in total.

笑嘻嘻
Posts: 23302
Joined: 2003-11-22 18:00

Re: 意外的旅行-台北篇(完)-东京篇(完)

Post by 笑嘻嘻 » 2019-04-03 12:23

Jun链接里的钱培琛(这名字起的)的画,里面的马都是仿的 Deborah Butterfield。Deborah Butterfield 用各种材料,最主要是用漂浮木,做马的雕塑,也有极少量油画。所以不是copy,Deborah Butterfield 并没有画过同样的画。我只是很兴奋地发现,哦,原来钱也喜欢她!她的马线条优雅流丽,辨识度非常高。斯坦福美术馆进门就是一座大概两米高的Deborah Butterfield 的漂浮木马。
Image
Jun wrote:
2019-04-02 6:39
前阵子看到微信上广为流传的一篇文章,讲一个在乡下艺术品复制工厂的小伙子,从未受过正式的美术教育,天天画山寨版梵高,画了几年,渐渐爱上了梵高的画,离职后跑到荷兰去看了原作深为感动。后来开始画自己的画,还卖得不错。让我唏嘘了好久,想到很多事儿。那些画出以假乱真的顶级伪造者们(张大千之外又有多少?没人能真正知道),当然一方面是为了钱,另一方面则还要钻到原作者的脑子里,跟他们建立一种极其亲密的关系,是观赏者无法理解的关系。What's that like?
那可不是普通的乡下艺术品复制工厂,那是大名鼎鼎了很多很多年的深圳油画村。我一直想去看看。听上去像是油管上那个美国人跑到东莞去DIY iphone一样超现实主义。欧洲很多博物馆卖的复制品就是他们画的,就象流水线一样,一个人学徒,带着一家子一起画,每个人分管非常专门的一小片,越画越像。他跑去看了原作,同时还有在门口礼品店里卖的自己复制品。很失落,以为自己的画都是被人当宝贝收走,结果是直接流通到礼品店。


曾鲸这幅连脸上老年斑都画出来了!我喜欢!
云浆未饮结成冰

tiffany
Posts: 24705
Joined: 2003-11-22 20:59

Re: 意外的旅行-台北篇(完)-东京篇(完)

Post by tiffany » 2019-04-03 15:07

最近有个油画家,中国,青年,属于超级写实那种,把毛衣线上绒毛都画出来那个样子。我一边儿觉得这个技术上很高超,一边儿觉得不知道这个艺术家想干嘛?上次这种写实成名的还是陈逸飞,但是陈逸飞的画儿有种,不客气的说,时光凝固的腐朽气。我并没有很喜欢......
乡音无改鬓毛衰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Re: 意外的旅行-台北篇(完)-东京篇(完)

Post by Jun » 2019-04-03 20:43

好奇去看了一下陈逸飞的作品。啧啧,the male gaze 可以拿来做反面典型了,nauseating. :vomit: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putaopi
Posts: 4029
Joined: 2006-01-18 23:35

Re: 意外的旅行-台北篇(完)-东京篇(完)

Post by putaopi » 2019-04-03 22:56

很多年前,当我们还不懂得Male Gaze, objectification of woman 这种高级词汇的时候,有个画画的朋友说起陈逸飞:画的都是青楼女子,每张画都是从嫖客的角度看过去.......其实他还是不错的商业画家啦,俗气是俗气。

笑嘻嘻
Posts: 23302
Joined: 2003-11-22 18:00

Re: 意外的旅行-台北篇(完)-东京篇(完)

Post by 笑嘻嘻 » 2019-04-03 23:29

不是说陈逸飞的画,先把自己摘出来。有些人画的细节特别多的精确写实,我看着觉得眼睛特别舒服。一般人造的东西都没有自然的东西细节多,所以细节多且自然的画好像很安慰我的眼睛。
云浆未饮结成冰

tiffany
Posts: 24705
Joined: 2003-11-22 20:59

Re: 意外的旅行-台北篇(完)-东京篇(完)

Post by tiffany » 2019-04-04 0:22

我像四月同学学习,把我说的那个特别写实的画家作品给找出来了。
Image

知乎小七评论,重点在这里,跟阿大说的一样。
那么冷军本人,是怎么说的呢:“其实超写实和照片还是有挺大区别的,不过一般人看不出来。超写实还原的,是肉眼看到的东西。肉眼看到的跟照相机拍下来的不一样。因为肉眼能够看到亮部所有的细节,也能够看到暗部所有的细节,这个是照相机永远也达不到的。相机表现的是光,脑门上高光是光,不是一块白色,但是反映在你的胶片或者数码影像上就是一个苍白,如果把一个物象从白到黑分成十个等份,照相机充其量就在七个等份到八个等份,它缺少最亮和最暗的细节,如果有最亮的细节这个照片肯定是曝光不足。除此之外还有色彩问题,一个人的肤色绝对不是照片能够反映的,不管照片怎么处理,它的颜色绝对微妙的冷暖关系的变化和你眼睛看到的绝对是两个概念。
说到陈逸飞我忽然想起来,当年还去看过他画展,门口还看见他西服革履的,其实是生意人的感觉。然后是一个展厅还是美术馆另外一展览来着,有个很大的山水油画,画的好像是悬崖瀑布,看着有山河破碎的壮烈感觉,忽然就想起来了。
乡音无改鬓毛衰

april
Posts: 1349
Joined: 2010-03-21 21:12

Re: 意外的旅行-台北篇(完)-东京篇(完)

Post by april » 2019-04-04 1:43

多谢Tiffany把画给找出来了!我看了也一样的感觉,这个特别写实的冷军到底想干嘛?想证明自己比最高级的相机还高级?
笑嘻嘻 wrote:
2019-04-03 12:23
Jun链接里的钱培琛(这名字起的)的画,里面的马都是仿的 Deborah Butterfield。Deborah Butterfield 用各种材料,最主要是用漂浮木,做马的雕塑,也有极少量油画。所以不是copy,Deborah Butterfield 并没有画过同样的画。我只是很兴奋地发现,哦,原来钱也喜欢她!她的马线条优雅流丽,辨识度非常高。斯坦福美术馆进门就是一座大概两米高的Deborah Butterfield 的漂浮木马。
我也喜欢那个马!好多年前拍过,照片有点小。凑合看吧。那时候没有聪明手机。。。
Image
putaopi wrote:
2019-04-03 12:13
哈哈哈我常跟人安利古典歌剧的时候就是相似的逻辑,制作费用特别高,涉及很多技术层面,值得投入时间和金钱去欣赏!
葡萄皮也喜欢古典歌剧!握手!去年的指环系列来旧金山你有没有去看?
putaopi wrote:
2019-04-03 12:13
我喜欢逛小一点的美术馆,最好人少的。旧金山的古典美术作品多藏在Legion of Honor, 有张伦勃朗就算是最大牌了。仔细看看还是有几张意大利文艺复兴前后的作品,两张El Greco, 鲁本斯和范戴克也有几张,都不是他们最好的作品。但是慢慢逛常常会碰上没那么有名的画家,发现有些好玩的。就像笑嘻嘻碰上扭头看观众的鱼那样。我相信艺术加上观众的反应,这个作品才是真正完成了。“权威专家”推崇的美确实有他们的道理,但是最不能忽视的还是观众自己的感受。
Legion of Honor 还有一副梵高
Image

de young 居然有一副Modigliani!
Image

斯坦福财大气粗的有一副毕加索一副马蒂斯
Image
Image

昨晚读高居翰,董其昌的《秋山图》居然在旧金山亚洲博物馆!下次得去找找!
He looked like a small panther, and he moved like a patch of night.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Re: 意外的旅行-台北篇(完)-东京篇(完)

Post by Jun » 2019-04-04 7:01

超写实的画,最少有炫技的作用。曾几何时(尚未出现照相技术,或者照相技术尚未传播到当地),这种画相当卖钱的,不缺人买。

然而随着照相技术的出现,画家们越来越玩个性去了,笔划开始变得粗大,色彩也是一块儿一块儿的。至今我们仍在讨论,Vermeer 的画确实是采用照相技术画出来的,为什么看着不觉得有照片的感觉?我觉得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他特别注意构图,至少在构图上显得非常主观 artificial 而不是纯自然的现实。“拍照”的部分只是人物的某些部分,而已。例如他画的人脸,其实并不像照片。

被现实主义之后的艺术“洗脑”过的观众,就是我们,就再也回不去了。2019年看见超写实的画就会问“你想说啥?” 因为画家艺术家们扯着嗓子喊了一百多年每个人自己的感情和意志,我们习惯了这种直截了当的交流。其实早些年的艺术商品确实偏向于订制,顾客要啥就给啥,不希望画家太放飞自我了,尤其是订制的肖像画——参见伦勃朗潦倒记,这事儿大家都知道我就不说了。

去看了白博链接中的关于冷军的文章。呵呵果然,表达的第一层意思就是“看我多厉害?” 没关系,这完全是可以的。那张微笑的设计也是很明显的意义,spoofing Mona Lisa,略搞笑。这些都挺好。不过炫技这种主题,很容易让观众 tune out,看两张就差不多了,并没有太大兴趣追捧,除非你给我画一张写实的肖像挂家里,天天自恋一番。

Image

而且此类极其写实的画有一个重大问题:怎么知道这是冷军画的,而不是热军画的?现在画坛有N个本流派的画家,买者/观众如何分辨他们?
Last edited by Jun on 2019-04-04 7:25, edited 1 time in total.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Re: 意外的旅行-台北篇(完)-东京篇(完)

Post by Jun » 2019-04-04 7:21

葡萄皮说的:
慢慢逛常常会碰上没那么有名的画家,发现有些好玩的。就像笑嘻嘻碰上扭头看观众的鱼那样。我相信艺术加上观众的反应,这个作品才是真正完成了。“权威专家”推崇的美确实有他们的道理,但是最不能忽视的还是观众自己的感受。
上上星期去 African American Museum 就碰上了。Disciples Healing the Sick,立刻被镇住了,鼻子凑上去看了老半天,恨不得手指伸过去摸。画家 Henry Ossawa Tanner (1859-1937)。

Image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tiffany
Posts: 24705
Joined: 2003-11-22 20:59

Re: 意外的旅行-台北篇(完)-东京篇(完)

Post by tiffany » 2019-04-04 7:52

Frida 展览的票居然就卖~~完~~了,从现在到 5 月 11 日展览结束! :let_me_die:
乡音无改鬓毛衰

putaopi
Posts: 4029
Joined: 2006-01-18 23:35

Re: 意外的旅行-台北篇(完)-东京篇(完)

Post by putaopi » 2019-04-04 10:23

Jun wrote:
2019-04-04 7:21

上上星期去 African American Museum 就碰上了。Disciples Healing the Sick,立刻被镇住了,鼻子凑上去看了老半天,恨不得手指伸过去摸。画家 Henry Ossawa Tanner (1859-1937)。
看画以为是个法国画家,一查居然是美国黑人画家!网上看到他画的几幅圣经故事我都很喜欢。没听说过他,但是他在费城艺术学校的老师Thomas Eakins很有名的,因为让男女学生一起画裸体模特而被学校开除 :mrgreen:
april wrote:
2019-04-04 1:43

葡萄皮也喜欢古典歌剧!握手!去年的指环系列来旧金山你有没有去看?
我没赶上,看过的朋友人人说好。遗憾!四月好细心把湾区的“名画”一张一张地列出来,纽约伦敦DC等地的同学在暗暗可怜我们吧? :mrgreen: 这两年湾区有钱人多起来,各种特展也不少,莫奈的还没来得及去看呢,这个周末Legion 又开鲁本斯的特展了。AAM 的中国画collection 一般,有几座佛像观音像很美,不过他们最近关闭了一部分在扩建,不知道有没有展出。你要是去看到了董其昌请回来招呼一声。

putaopi
Posts: 4029
Joined: 2006-01-18 23:35

Re: 意外的旅行-台北篇(完)-东京篇(完)

Post by putaopi » 2019-04-04 10:43

tiffany wrote:
2019-04-04 7:52
Frida 展览的票居然就卖~~完~~了,从现在到 5 月 11 日展览结束! :let_me_die:
白博特别喜欢Frida? 当天应该会有少量票现场卖吧?不过我不同情你,纽约好看的展览太多了,乡下人民嫉妒羡慕一下。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Re: 意外的旅行-台北篇(完)-东京篇(完)

Post by Jun » 2019-04-05 7:46

手贱去查了下 Freer/Sackler 的网站,原来他们有不少幅石涛,挺有个性的,不像传统的水墨画,非常 ... impressionistic (not impressionist)。可惜不让转照片出来,只能通过链接进去看。里面有一幅松树,完全不是传统的曲里拐弯的,即笑嘻嘻说的那种,而是直通通的。

https://www.freersackler.si.edu/object/S1987.204.10/

然而细看之下, provenance 都是张大千 ... Hmm ... :speechless002:

网站说 "currently not on view" 。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april
Posts: 1349
Joined: 2010-03-21 21:12

Re: 意外的旅行-台北篇(完)-东京篇(完)

Post by april » 2019-04-05 10:33

Jun wrote:
2019-04-05 7:46
手贱去查了下 Freer/Sackler 的网站,原来他们有不少幅石涛,挺有个性的,不像传统的水墨画,非常 ... impressionistic (not impressionist)。可惜不让转照片出来,只能通过链接进去看。里面有一幅松树,完全不是传统的曲里拐弯的,即笑嘻嘻说的那种,而是直通通的。

https://www.freersackler.si.edu/object/S1987.204.10/

然而细看之下, provenance 都是张大千 ... Hmm ... :speechless002:

网站说 "currently not on view" 。
高居翰那本中国画史看得只剩最后一章了(扬州八怪?)终于看完了八大山人石涛那节。我对八大山人的画比较有兴趣,对石涛没啥兴趣。很喜欢髡(音kun)残 --这法号起的,多么的摇滚青年!尤其是那副报恩寺,让我想起乐山大佛的布局,山和寺以及栈道的布局都很相似。还喜欢整个画面构图略微扭曲,但是不过分。书里说髡残画的山水多是他自己居住过的地方,而且特别喜欢游山玩水。。。这个僧人很有趣啊。
报恩寺这幅找不到高清,大家对付这看看构图吧
Image

这篇知乎文里有更多髡残的画
https://zhuanlan.zhihu.com/p/32316553
putaopi wrote:
2019-04-04 10:23
四月好细心把湾区的“名画”一张一张地列出来,纽约伦敦DC等地的同学在暗暗可怜我们吧? :mrgreen: 这两年湾区有钱人多起来,各种特展也不少,莫奈的还没来得及去看呢,这个周末Legion 又开鲁本斯的特展了。AAM 的中国画collection 一般,有几座佛像观音像很美,不过他们最近关闭了一部分在扩建,不知道有没有展出。你要是去看到了董其昌请回来招呼一声。
敝帚自珍!嘿嘿。
啊!鲁本斯,正好这周末约了朋友去看莫奈,要是还有力气可以顺便把鲁本斯也看了。可能五月份挑个周末去看一眼AAM. 看到了董其昌一定来报告。
He looked like a small panther, and he moved like a patch of night.

笑嘻嘻
Posts: 23302
Joined: 2003-11-22 18:00

Re: 意外的旅行-台北篇(完)-东京篇(完)

Post by 笑嘻嘻 » 2019-04-06 22:36

有人看陈丹青的《局部》吗?每集只有一集超过30分钟,非常好看。不知道是不是他随机讲一讲中西方绘画,连讲解画面都很美,陈丹青放下孤傲,很谦卑地讲解自己对绘画的理解。优酷出品,油管上有全套16集。
陈丹青的《局部》
Last edited by 笑嘻嘻 on 2019-04-07 23:50, edited 1 time in total.
云浆未饮结成冰

tiffany
Posts: 24705
Joined: 2003-11-22 20:59

Re: 意外的旅行-台北篇(完)-东京篇(完)

Post by tiffany » 2019-04-07 6:56

阿大你这个油管连接不对
乡音无改鬓毛衰

dancelord
Posts: 353
Joined: 2008-02-14 9:26

Re: 意外的旅行-台北篇(完)-东京篇(完)

Post by dancelord » 2019-04-07 13:59

笑嘻嘻 wrote:
2019-03-28 21:31
这有什么好笑的,知识多来不是为了笑别人的。我问你们那么多次政治和生物医药问题,你们也没笑过。

宋徽宗这幅千字文,我看上去像石破天看侠客行诗文:“但见千百文字之中,有些笔划宛然便是一把长剑,共有二三十把。”“一把把长长短短的剑,有的剑尖朝上,有的向下,有的斜起欲飞,有的横掠欲坠,” :mrgreen:

郎世宁画战争场面是近大远小的透视法,跟国画中位高权重的人物个头儿一定是最大的那个,小厮是最小的那个,直接表达社会关系地位完全不同,看着特别错乱。
宋徽宗这幅千字文, 我倒是觉得,颇有现代名模衣袂飘飘走台之风,阔腿长裤最似。

笑嘻嘻
Posts: 23302
Joined: 2003-11-22 18:00

Re: 意外的旅行-台北篇(完)-东京篇(完)

Post by 笑嘻嘻 » 2019-04-07 23:50

链接改好了。上面根本就忘了放进去了。
云浆未饮结成冰

april
Posts: 1349
Joined: 2010-03-21 21:12

Re: 意外的旅行-台北篇(完)-东京篇(完)

Post by april » 2019-04-08 0:18

局部第一季挑着听了三集(1,2,14),很好听!多谢笑嘻嘻!准备把全季都听完。不知道第二季是不是也好听?
He looked like a small panther, and he moved like a patch of night.

笑嘻嘻
Posts: 23302
Joined: 2003-11-22 18:00

Re: 意外的旅行-台北篇(完)-东京篇(完)

Post by 笑嘻嘻 » 2019-04-08 0:43

我还没看第二季呢。你动作太快了。
云浆未饮结成冰

putaopi
Posts: 4029
Joined: 2006-01-18 23:35

Re: 意外的旅行-台北篇(完)-东京篇(完)

Post by putaopi » 2019-04-08 1:08

Jun wrote:
2019-04-05 7:46

然而细看之下, provenance 都是张大千 ... Hmm ... :speechless002:

网站说 "currently not on view" 。
要是张大千收藏过的话,那么是石涛真品的可能性还大些。据说他就是因为家境富有,从小看着家庭的书画真品长大,才临摹古画游刃有余。退一步说是张大千画的,那也是好画。

april
Posts: 1349
Joined: 2010-03-21 21:12

Re: 意外的旅行-台北篇(完)-东京篇(完)

Post by april » 2019-04-08 11:36

《局部》早上上班路上又听了两集(梵高和巴磁耶),越听越觉得这个妹妹我见过!
自己的邮件箱里一翻,晕倒,果然自己四年前就听过还跟家人兜售来着!
我这个--看金庸都可以边看边忘的--记性。。。狂汗。。。 :uhh:
再听依然很好听啊!
准备去把他的“无知的游历”也翻出来看。之前在谷里看到CAVA推荐的航向拜占庭很喜欢。。。
He looked like a small panther, and he moved like a patch of night.

putaopi
Posts: 4029
Joined: 2006-01-18 23:35

Re: 意外的旅行-台北篇(完)-东京篇(完)

Post by putaopi » 2019-04-08 19:37

局部第一季我看过一部分,现在是已经有第二季了吗?陈丹青这人的艺术评论非常personal, 没有官话,也不会像某些流行公号一样讨好观众。很难得。

CAVA
Posts: 8169
Joined: 2003-12-06 16:55

Re: 意外的旅行-台北篇(完)-东京篇(完)

Post by CAVA » 2019-04-09 0:57

油管优酷频道的看理想系列,《圆桌派》我看了大半,《一千零一夜》看了小半,都不错。《局部》也在这个系列。可惜没有谈古典音乐的。

april
Posts: 1349
Joined: 2010-03-21 21:12

Re: 意外的旅行-台北篇(完)-东京篇(完)

Post by april » 2019-04-09 10:10

CAVA wrote:
2019-04-09 0:57
油管优酷频道的看理想系列,《圆桌派》我看了大半,《一千零一夜》看了小半,都不错。《局部》也在这个系列。可惜没有谈古典音乐的。
原来是一个系列啊!多谢CAVA, 记下了,等听完局部就一个个听过来。局部里有一集陈丹青提到这节目是梁文道策划的。
局部第二季据说是跑到大都会实地拍摄,豆瓣上有人说不如第一季。但是大都会哦!乡下人我表示很期待。。。
He looked like a small panther, and he moved like a patch of night.

笑嘻嘻
Posts: 23302
Joined: 2003-11-22 18:00

Re: 意外的旅行-台北篇(完)-东京篇(完)

Post by 笑嘻嘻 » 2019-04-09 21:58

我也不知道这是一系列呢,谢谢CAVA。
云浆未饮结成冰

CAVA
Posts: 8169
Joined: 2003-12-06 16:55

Re: 意外的旅行-台北篇(完)-东京篇(完)

Post by CAVA » 2019-04-10 1:18

你们也太客气了。不过《局部》从前没看过,昨晚看了两集,陈丹青还真是笑嘻嘻说的字字珠玑 :mrgreen:

putaopi
Posts: 4029
Joined: 2006-01-18 23:35

Re: 意外的旅行-台北篇(完)-东京篇(完)

Post by putaopi » 2019-04-10 13:32

Cava同学不那么忙了?陈丹青经常添加他平时听到的各种八卦,我喜欢这种风格 :mrgreen: 他出的书我几乎都买了,连他前几年出的画册“归国十年”都买来送了朋友。其实他的书看多了重复的东西不少,但是还是很有趣的一个作者。

april
Posts: 1349
Joined: 2010-03-21 21:12

Re: 意外的旅行-台北篇(完)-东京篇(完)

Post by april » 2019-04-10 14:31

油管上面的局部第二季都没法看。昨晚摸到优酷去,居然可以看。看了第二季前两集。第一集真好看啊!空无一人的大都会!简直能看出陈丹青那种小老鼠掉到米缸里的欣喜若狂!https://v.youku.com/v_show/id_XMzUyMzk3 ... bd3e0defbf
He looked like a small panther, and he moved like a patch of night.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