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 of 2

古风博主李子柒

Posted: 2019-02-28 1:17
by 笑嘻嘻
我们在Netflix 上看陈晓欣的风味原产地,flavorful origins,把字幕调成中文,解说就自动变成中文。看了几集团圆跳过来一起看,居然也看得津津有味,评头论足。可见是好的,虽然我们俩人私下嘀咕解说里那么多化学反应是乱讲的还是真做过实验了?

我们俩继续讨论这么原汁原味的中国乡土食物节目,在华人之外的接受程度,是否只有华人看。可惜Netflix不像油管有播放量和观众评论。看到有少量媒体评论,油管上有第一集做为广告,播放量和评论数来看,的确是小众观众,但是看来在小众观众中接受程度不错。油管在边上给我推荐了个中国姑娘的视频:榨菜清粥,配上满枝头的梅花酥就是一顿家常早饭

哇塞,原来是个美拍名人,四川姑娘李子柒。在油管上也有2.8M的订阅,前头的集观影量都远超订阅量。我看完马上也加入订阅。她整个视频一句话不说,所以能够跨越语言藩篱,让各个语种的观众都能观看引起极度舒适。

Re: 古风博主李子柒

Posted: 2019-02-28 2:09
by Knowing
真好看!我喜欢!不过她的厨具插画家具的‘简’都相当有日本味儿。

Re: 古风博主李子柒

Posted: 2019-02-28 2:27
by 笑嘻嘻
刚刚的研究报告:https://m.weibo.cn/status/4106940664035957?
我注意了一下视频的背景,都挺有美感的。她没受过多少教育,进城的工作是餐馆服务员和迪斯科DJ,最早视频就是一个人手机拍摄。她干农活儿用的各种器皿,大铁锅,大竹篓子肯定是家里原来用惯的,各种与大铁锅大竹篓子配套用的长柄器皿也应该是吧?好像都跟其他器皿挺配的,说不定,四川乡下就这样呢?不过她家房子肯定是翻修过了。

另外,我在油管经常看装修,国内有好多小年轻(还有一个大叔和尚在家清修)在乡下租房子,装修得都特别漂亮,看得我很受启发。里面很多是艺术生,就地取材,讲用了多少钱多长时间装出来。

Re: 古风博主李子柒

Posted: 2019-02-28 2:37
by simonsun
我每集都看!大菜刀用得很有女侠风范! :mrgreen:

Re: 古风博主李子柒

Posted: 2019-02-28 2:42
by 笑嘻嘻
目前看到她有两把一摸一样的大菜刀。春节给邻居送的食盒也很古意。

Re: 古风博主李子柒

Posted: 2019-02-28 2:45
by Knowing
用具肯定是中式的。 她很注意镜头上没有杂七杂八的东西,灶头边挂一个大竹匾上面几把绿色蔬菜,桌面只有一支陶瓶插几支稀疏的花,这种’简‘相当有日本味儿。也肯定是精心选择布置后的结果。因为如果你真的去乡下厨房,看到的肯定不是这样的, 地里当啷到处挂满杂物抹布炊具什么的。。。
我看了那篇微博。国内群众的想法十分神奇。为什么如果是别人摄影就不是她制作的呢? 制作人构思主演, 然后找人拍摄,美工, 剪辑, 不是挺正常的么?非得一个人把活儿都干了才算是她自己做的?她的执着也有点做。 看到最后她转过弯来决定用摄影师我松了一口气。 :mrgreen:

Re: 古风博主李子柒

Posted: 2019-02-28 3:15
by 笑嘻嘻
Knowing wrote:
2019-02-28 2:45
用具肯定是中式的。 她很注意镜头上没有杂七杂八的东西,灶头边挂一个大竹匾上面几把绿色蔬菜,桌面只有一支陶瓶插几支稀疏的花,
哎,我也注意到了。我不知道这是日本味儿。好像目前的国内这种返璞归真类型的年轻人都很简的流派。唉,苏州农村我去过农家乐啊!想想真美好。等我有空了把照片找出来写游记。

不单是国内观众有这种酸葡萄,国外的油管观众里也有固定比例的一摸一样的酸葡萄,上来就说她这是假的,用了影院效果不可能是真生活。

Re: 古风博主李子柒

Posted: 2019-02-28 3:32
by 笑嘻嘻

Re: 古风博主李子柒

Posted: 2019-02-28 4:37
by Knowing
我突然很想吃柿子干。

Re: 古风博主李子柒

Posted: 2019-02-28 7:39
by Jun
我在微博上看过但没订阅。感觉 not my cup of tea.

Re: 古风博主李子柒

Posted: 2019-02-28 10:36
by 笑嘻嘻
我看到半夜雄心勃勃想要大干一场家务农作,然后想起刚被教育生活要简化。

Re: 古风博主李子柒

Posted: 2019-02-28 13:03
by mirrorflower
美是挺美的。

就是我看到了很多背后的辛苦,冷,不方便,等等。 :mrgreen: :mrgreen: :mrgreen:

这么说吧,她镜头选取也很克制,过程都简略了。我一边看一边琢磨同样的事情我要去干要多长时间,中间可能多累多无聊,就。。。 :lol:

Re: 古风博主李子柒

Posted: 2019-02-28 14:15
by Jun
mirrorflower wrote:
2019-02-28 13:03
美是挺美的。

就是我看到了很多背后的辛苦,冷,不方便,等等。 :mrgreen: :mrgreen: :mrgreen:

这么说吧,她镜头选取也很克制,过程都简略了。我一边看一边琢磨同样的事情我要去干要多长时间,中间可能多累多无聊,就。。。
没错没错,我一边享受摄影和音乐,一边脑子停不下来考虑庸俗的事儿。例如满山梅花的景色是跑到哪里取的,有没有用电脑动画加工;做了那么一大缸榨菜给谁吃,还是在淘宝卖掉;她那么多民间服装是从哪儿买的,还是厂家借给她打广告的;梅花酥里的红色不是从花瓣里挤出来的吧,那么鲜艳是食用色吧;砍瓜收菜的那些镜头也不知是附近哪家菜园里拍的。总之我的思路太煞风景了,没法享受。这倒不是批评视频特别假,我觉得很明显种菜的不是她。只是我没法停止 play detective.

Whoever produce these videos deserve 鸡腿,非常专业,整套制作都很有大片感觉。继续玩侦探,我觉得给她拍摄制作视频的人(不止一个)应该是拍 MTV 出身的。

Re: 古风博主李子柒

Posted: 2019-02-28 14:47
by mirrorflower
Jun wrote:
2019-02-28 14:15


没错没错,我一边享受摄影和音乐,一边脑子停不下来考虑庸俗的事儿。例如满山梅花的景色是跑到哪里取的,有没有用电脑动画加工;做了那么一大缸榨菜给谁吃,还是在淘宝卖掉;她那么多民间服装是从哪儿买的,还是厂家借给她打广告的;梅花酥里的红色不是从花瓣里挤出来的吧,那么鲜艳是食用色吧;砍瓜收菜的那些镜头也不知是附近哪家菜园里拍的。总之我的思路太煞风景了,没法享受。这倒不是批评视频特别假,我觉得很明显种菜的不是她。只是我没法停止 play detective.
还有还有,一大盆榨菜搬来搬去搬得动吗,都洗干净手会不会冻肿;榨菜拌了佐料是不是要放一放才入味,是不是要提前几天计划好时间;红袍子从雪地里回来是不是不应该和其它干净衣服挂一起;做个梅花酥要多久,放好了端上桌大冬天的还够不够热;满山梅花取景不错,用的是大疆吗。。。等等等等 :lol: :lol: :lol:

(笑嘻嘻:来呀,把这俩煞风景的给我叉出去。。。 :speechless001:

Re: 古风博主李子柒

Posted: 2019-02-28 16:59
by Knowing
那就说明人家编辑的好。

Re: 古风博主李子柒

Posted: 2019-02-28 17:37
by simonsun
你们要真实生活,给你们推荐个苗阿朵 :mrgreen: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TbKHt ... ijwtqz_QVQ

Re: 古风博主李子柒

Posted: 2019-02-28 19:08
by Jun
苗阿朵的视频也挺有趣,但节奏太慢了,菜也不够开胃。我还不如看王刚做菜刷刷刷就炒完了。

李子柒炒菜时先热油再往油里扔冰糖,这种做法没见过,不知是否四川绵阳特色。

Re: 古风博主李子柒

Posted: 2019-02-28 22:11
by 笑嘻嘻
我研究电饭煲焗鸡的时候油管给我推荐过苗阿朵。油管上还有其他不太讲究staging 的主妇做饭频道。

李子柒我觉得是看观众是否被staging/staging 程度烦到。她从第一手机视频开始是为了淘宝店卖东西做小视频。Mad man里说我们卖的不是产品,是生活方式的梦想。所以我完全不被李子柒烦到。因为如果不做成这样staging,我这个一般不看美食番,偶尔看装修小视频的人是不会这么有兴趣的追下去的。因为我喜欢看装修。国内小夫妻,单身文艺小青年,到乡下,山上长期租下一个院子,自己装修,自己裁衣,烤点心食物的节目看得津津有味。李子柒的这种staging 是时下的流行。文艺青年都宽袍大袖,穿白或青。非常有文化底蕴,我的意思是:这事儿如果是在其他洲做,就没这么仙气。这是一种东亚文化共享的审美。李子柒做点心用的红色不稀奇,现在国内流行用红曲粉做烘培,红曲粉是米发酵出来的,red rice yeast,追求zen的那派欧美人也开始说此粉有如此这般的健康功效。有如红茶菌之类的热度似的。台湾小吃红糟肉用的红糟应该是类似的染色。红曲粉在美国可以买到,但是不方便,有些人是用beet 粉做红色。她的衣服我瞧都挺便宜的,因为没有剪裁,没有腰身,我因为每年要给团圆买学校过年过节用的民族服装,还有跟印度妈妈一起买印度服装量体裁衣加所有首饰按印度最新流行,一身$25。她的衣服应该比这个价格便宜。她穿好看是因为她瘦,身材好,同时跟周围景色相宜,穿到城市会不好看。

她干的都是农村的农活,把这些农活表现得特别诗意。这点让熟悉繁重农活的人不舒服。插秧、间种、施肥、除草,这些繁杂的伙计都没有,只有收获。但她最早意图开淘宝店卖农家乐产品,staging 收获有什么关系,哪怕她就是收购同村邻居的农产品。成名之后,能在天猫开旗舰店,还做视频博主,我不认为她卖的产品都是她手做,哪怕她做榨菜用了口大锅也不可能满足网红店的供应量。像那集长白山人参蜜,很显然是联名产品。那有什么关系。她做的是品牌,老干妈也不是都是老干妈手做的呀。这种把中国农村的农产品放上淘宝我特别期待。因为当初在苏州,我们去相熟的东山岛农家,就觉得桃源一般,但是农家夫妇觉得好辛苦,希望儿子能进城做办公室。我没法解释做办公室不同样的辛苦,住宅还特别差。他们家东西这么好,他就靠熟客互相推荐到他家来买,不公开做农家乐。我们当时就推荐他开淘宝店,他们听不懂我们在说什么。我默默心想我也没空给你开店。当时我们在苏州买过很多土特产,送亲戚,邮寄回父母家,自己吃。富庶的江南让我这个北方人大开眼界。那是2007年。

还是2007年,我在楼下美容店买了卡,喜欢一个不爱说话的小姑娘按摩。熟了之后,她给我讲她父母老家。父母原本是村长,家里条件不错。养活自己过得挺富足。养鸡鸡都有智慧,到晚上该吃饭了自己回窝。猪又是什么习惯。收割季,怎么借人的打谷机,要怎么扬稻子。细节详尽,我听得非常神往。计划在恶人谷写出来。像我的巨多未填之坑,我当时录了段手机音频,但是当时没有聪明手机,那只笨手机早不知道哪去了。当时她还邀我过年她带回来家产猪肉瓶装罐头,我来吃。我满口答应。一心记得。到了过年,我觉得我追着小姑娘要是不是有点欺人太甚?万一她不记得呢?就特地过了一个星期才去,结果她有点谴责,说上个星期我没来,猪头罐头被美容院的小姐妹们一抢而光。把我给悔的。如果有淘宝卖就不需要建立长期关系都不好意思管人要啊!

我比较喜欢,李子柒从最早的淘宝店卖农家乐产品广告,渐渐过渡到了中国农村生活方式的“宣传”上,说宣传其实她只是做品牌,但是的确起到了这个作用。我很喜欢看她把这些劳作过程表现出来,因为我完全没有这方面的知识,看她的视频非常放松。而现代生活中是可以从中吸取一些经验的。为什么美食旅行节目一定要有个城里的主持人呢?我们去哥斯达黎加就特别明显感觉到当地人过着非常与自然融合的生活,但是思维方式非常现代的环保主义。我的游记也没写完,我会在里面展开。这让我很受教育。所以在李子柒的视频里,我觉得有不少我也能学过来,比如昨晚上看完我就思考要不要在室外的BBQ台子边上摆一个树墩子案板,这很容易做到。当然她的单漂亮了,苗阿朵的室外树墩子案板下面是箍铁环的,因为木头会裂。另外就是在不增加生活压力的情况下,有些手做是很容易增加幸福感的。主要是当现代生活里这些农活不是生存的必须,压力没那么大,所以我不介意把这些农活诗意化。必须说明的是我非常反感把古代和真的艰苦的农村生活诗意化。我打算给团圆看她的视频,增加一下团圆对中国文化的认识。

Re: 古风博主李子柒

Posted: 2019-03-01 5:32
by Knowing
看着悦目就很好。追究菜是不是她种的何必呢。农村生活辛苦大家都知道, 城里人容易忽略的是单调。以她出视频的频率,原材料都是自己村种的简直不可能。--那也没人爱看。
苗大姐的视频我也见过!其实我昨天想说, 为什么没人怀疑苗大姐背后有团队?因为她长得淳朴?视频编排剪裁挺利落的,更不像她自己干的。还有我们谈到过的厨师长王刚,也是编排剪辑的好。
举个反例是庄祖宜。 她做菜的视频我就常常看不下去, 直接看书看文章。 她真的是有人帮忙拍视频,但是她的目的显然是要把观众教会, 怕说不清楚, 剪辑不够狠心(干练),观众的注意力一下就散掉了。

Re: 古风博主李子柒

Posted: 2019-03-01 7:28
by Jun
笑嘻嘻把苏州的事儿记得那么清楚简直了。 :worthy:

李子柒的视频我看了几条就失去兴趣。介绍给爱吃川菜但不懂中文的家属看,他觉得好看但抱怨说不知道画面上的成分是什么。这个人不会做饭,只认得肉和蔬菜和辣椒面儿,连腐竹也不认得。过了一会儿我发现他已经顺着油管的藤,摸到步骤更清晰明确的其他川菜视频去看了,还问云南菜为啥也用花椒。

苗阿朵也好,李子柒也好,对我都吸引力不大,一边看一边感叹还是现代社会好,还是城市生活好,人少的家庭还是去饭馆儿吃好,让整个社区的人都提高了效率。什么活儿都一个人干(虽然那是假的)太浪费时间了,怪不得人类社会向越来越分工合作的方向发展。

Re: 古风博主李子柒

Posted: 2019-03-01 11:57
by CAVA
小姑娘什么活都能干,审美品味也不俗,切起菜来刷刷刷,还是不错的。她视频的受众肯定不是我这种实事求是的中年妇女,老纠结生肉片放竹屉上,回头器具怎么消毒 :mrgreen: 当古装剧MTV看看挺好的,更象是生活家的理想生活,而不是美食。我还喜欢看采摘果蔬的片段,菜头啊嫩姜啊都好吸引。

比较搞笑的是Youtube视频下好多国际粉丝发言,说要到中国过和她一模一样的生活,大约也是热情高的年轻人。

看了两三集忽然想起这么能干的姑娘前两年也看到过一个,是日本电影《小森林》,那个对农作生活的艰苦还算努力表现了一番。

Re: 古风博主李子柒

Posted: 2019-03-01 14:53
by 笑嘻嘻
回Jun,细节全忘了,很后悔当时买写下来。

我觉得她是很纯的东亚审美,在电视节目中令人耳目一新,同时又符合现代环保观念。做为肉食动物,她做的菜未必和我胃口,但很开眼界,有些想法可以借鉴一下。

Re: 古风博主李子柒

Posted: 2019-03-01 15:06
by 豪情
中国很多好东西,是应该好好保护再捡起来。都湮灭太可惜了。

Re: 古风博主李子柒

Posted: 2019-03-01 15:52
by tiffany
鲁迅曾经说过:不能保护我们的,我们为何要保护它们。

我是觉得佛都有灭时,所有的东西都有自然寿命吧...

Re: 古风博主李子柒

Posted: 2019-03-01 16:05
by ooliver
我除了李子柒外还看另一个在云南的博主,也是个小姑娘,叫滇西小哥。她也在淘宝上卖农产品。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ToB_eHbU0k

还有个是我在微博上找到的,叫竹子大魔王,也在淘宝上卖些她从乡下淘来的农产品,我喜欢看她写做饭,感觉很好吃的样子。

Re: 古风博主李子柒

Posted: 2019-03-01 16:08
by 豪情
tiffany wrote:
2019-03-01 15:52
鲁迅曾经说过:不能保护我们的,我们为何要保护它们。

我是觉得佛都有灭时,所有的东西都有自然寿命吧...
好的还是值得捡起来的,不管是中国还是哪里的,我博爱地说。

Re: 古风博主李子柒

Posted: 2019-03-02 3:03
by 笑嘻嘻
谢谢 ooliver 推荐。滇西小哥的烤全羊太诱人了!滇西小哥的观看量比李子柒少多了。滇姑娘家真干净,她的手比李姑娘的手白嫩多了。李子柒的手永远红通通的。

Re: 古风博主李子柒

Posted: 2019-03-02 10:27
by sibyla
古风博主这个定义好。每次点进去是打算学习农活技能或者看一下纪录片一样记录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看了之后美则美,但不是期待的那回事,所以老不安心。有这个定义我就释然了,就当作武侠片或者MTV一样看,而且真的好适合对外宣传。

说起来这些节目的剪辑流派,装修节目也是一样,我先生鄙夷HGTV某个装修节目里让房主拿大锤子砸墙的仪式,然后几个镜头一闪全部都照设计的修好了;我们家现实中的DIY装修总是(!)一个漫长痛苦的过山车历程,同时牵扯出一大堆‘要先修好再才可以xxx’的东西。 我们后来就只爱看this old house里几个老头慢悠悠的修破房子的节目了。
我女儿看prime video里面一个介绍手工的卡通creative galaxy。 她看完总是主意满满,马上行动,然而十分钟以后多半是以急得大哭为结局... 唉,卡通里面不光剪辑,还恨不得魔杖一点,就全部剪好了缝好了呢。

Re: 古风博主李子柒

Posted: 2019-03-02 10:47
by Knowing
你们还真的想学农活?哈哈哈。
我自从开始翻修房子好几年不能看装修节目。PTSD容易被触发。

Re: 古风博主李子柒

Posted: 2019-03-02 13:06
by mirrorflower
哈哈我对学农活,和看现实主义农活,都没有兴趣。因为我自己小时候(高中之前)就干过很多农活。当然不是没有乐趣,不过主要就是,累,苦,紧张(非常警惕天气),等等。

李子柒的东西,就是勾起了我太多农活回忆,所以产生不了舒适感。我其实不是嫌她staging,谁不staging,起码她staging的挺好看的。就是这个联想不愉快。看到一堆人说哇这种生活好美我好希望活在那里之类,不愉快程度会加深。然后我不看就好了,完全不会觉得别人爱看有什么问题。能找到既舒适又可以handle这种生活的方式当然更好。

打个也许不那么恰当的类比,大概就是cultural appropriation ---先申明我对这个的态度其实是不是很以为然。历史会遗忘,抓住过去不放,嫌别人对你的文化不够sensitive,说说可以,说多了没啥意思。文化本身也在不停地变。

但这件事上,我的确突然理解了这种感觉。

Re: 古风博主李子柒

Posted: 2019-03-02 13:20
by mirrorflower
其实还想起一个别的相关的。

我一直很讨厌做饭,一个原因是小时候都是我妈妈做饭,她很辛苦,然后我爸特别好客,总是不打招呼快中午的时候带着朋友回来,然后我妈就得鸡飞狗跳地临时准备多几个菜,我作为小孩子自然要被拉去帮忙择菜烧火。然后妇女孩子通常也不上桌(其实一个客观原因是那边吃着,这边还得不停地做),以至于我对做饭这件事的感觉是“被迫服务他人毫无回报”,很痛恨。

还有就是农忙的时候,做饭非常紧张。因为那个时候和老天抢粮食,不到最后晒干了装进粮仓/口袋,都很不放心,所以做什么都跟打仗一样。大人都在忙,做饭都是孩子的事情。我从八九岁开始做饭,还是那种传统大灶,要去底下烧火的,所以就是锅上锅下奔忙,做的东西图个填饱肚子,完全顾不上味道之类。所以我把做饭和“紧张”也联系起来了。

所以我虽然一早会做饭,但是完全不投入也不喜欢。

但是观察我一些朋友,都是研究生后出国无奈开始做饭,有些却做得很仔细很享受。我总结:因为这些不是为了生存,而是有很多乐趣在其中。而且做的好吃的确很rewarding. 还有,某人常常claim说,他也不算多喜欢做饭,但是看我喜欢吃会觉得特别rewarding.

是这些经历让我慢慢改变了对做饭的态度——行为上,我还是很少做,但是做的话会用心一点,也能找到乐趣。

感谢生产力的发展,让一些事情不必出于紧张的生存压力,才会有更多本来的乐趣被挖掘出来吧。

Re: 古风博主李子柒

Posted: 2019-03-02 13:38
by putaopi
看了视频,想起来我以前见过这个姑娘砍竹子做竹椅子,画面满目青翠,蛮好看的。但是这个做梅花酥的片段,披着红斗篷什么的,太古装电视剧审美了,跟“看日常lifestyle porn”的期待值不符。我觉得她做丝绵被等手工的视频比做饭的更实在些。

滇西小哥的家,跟我去丽江玩时去吃杀猪宴的农家院子长得一样啊!就是更干净整洁些,好怀念。她做菜用很多当地的土特产,画面里的空气透明温暖,想念云南啦。

李子柒显然借鉴了《小森林》,滇西小哥又借鉴了李子柒,不过她们都有自己的特色,各有各的好看。跟当年大火的《托斯卡纳艳阳下》一样,贩卖田园生活梦。

我们去云南农家时发现,大部分人都做旅游司机,或者在景点商店工作,主要收入已经不是靠在地里辛苦做农活了。据说抖音快手网上直播也是中小城市和农村青年创收的一个渠道。

Re: 古风博主李子柒

Posted: 2019-03-02 13:46
by putaopi
mirrorflower wrote:
2019-03-02 13:20


感谢生产力的发展,让一些事情不必出于紧张的生存压力,才会有更多本来的乐趣被挖掘出来吧。
是这个道理。我看这些视频跟看时装画报室内设计杂志一样的心情,美则美矣,是毫无去实践的想法的。我连家具都买全部装好送上门的,直接放到指定位置。像Cava说的那样,一个讲求实际的中年妇女。

Re: 古风博主李子柒

Posted: 2019-03-02 19:10
by Jun
苗阿朵原来是贵州人住在湖南,怪不得每个菜里都是泡椒还不够要加辣椒干辣椒和花椒!我看一眼都要辣得泪流满面,如果是家属大概恨不得到她家去搭伙了,幸好他看不懂。她的视频据说也是西瓜视频拍摄的,很神奇地跟王刚的视频风格完全不同,这家公司里显然藏龙卧虎。阿朵的魅力在于她独特的自嘲幽默感,或者是被导演剪辑凸显出来的特点,怪不得也是追看者众呢。

滇西小哥的视频主打地方特色,各种让孤陋寡闻的我大惊小怪的食物,如毛豆腐,吹猪肝,好猎奇哦。如果不是字幕我也认不出很多调味料辅料是啥。

这些节目(王刚那种instructional videos不算)都有个奇怪的风格,里面基本上没有其他人,阿朵偶尔跟儿子一起吃顿饭,李子柒和滇西小哥的视频都处处暗示每一刀都是她们一个人切,每一叶菜都是她们一个人扭断,最后坐下来吃饭也是一个人。这太不中国了。难得拍一段年夜饭,也要传递“赤手空拳做出一大桌宴席”的信息。且不说真实性了,做菜没人帮手,吃饭冒出来一圈儿人,what's the message? 个人英雄主义?

现在我很嫉妒能搞到青花椒的人。听说美国不准进口,然而我在洛杉矶馆子里还是吃到了看着疑似新鲜青花椒的菜。

Re: 古风博主李子柒

Posted: 2019-03-02 20:56
by 笑嘻嘻
我也是看完特别馋青花椒。

葡萄皮把李子柒叫“life style porn”太贴切了。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东亚人基本都懂。李子柒把这句诗视觉化了(visualized),其他语种不懂这句诗的也看完也会产生相同情感。我不会真的想要这种生活,镜花的情感链接更强烈,我就是跟读这句诗的感情一样。我觉得李子柒做的吃的调味上比较简单,比较素,比较符合从前农村的条件。她的特点是都从原材料从地里挖出来开始一段视频,字面地接地气。比如折腾半天的梅花酥,再漂亮,一个小面饼,发酵,醒面,这些对面本身的处理并没有西北讲究,再漂亮味道还是有限。但是西北的面饼完全可以升级成这么漂亮。除了过春节,她们家吃饭还是比较注重两人量的,而且基本都是素的,单从这个角度说,比较接近农村生活。苗阿朵和滇西小哥是特别富裕的当代农村生活,大鱼大肉,看着就想吃。上她们家吃农家乐更好。

花椒DC可能能种呢,北京随便种就能活。

Re: 古风博主李子柒

Posted: 2019-03-02 22:44
by putaopi
报告说我在大华买到了青花椒。

Re: 古风博主李子柒

Posted: 2019-03-02 23:32
by 笑嘻嘻
哪里找?竖着开放冷柜吗?有包装吗?

Re: 古风博主李子柒

Posted: 2019-03-03 0:30
by putaopi
是干的青花椒,跟普通花椒放在一起的。难道你们都在说新鲜的花椒吗?那可没见过。

Re: 古风博主李子柒

Posted: 2019-03-03 2:29
by simonsun
putaopi wrote:
2019-03-02 22:44
报告说我在大华买到了青花椒。
哭!茂宜连个中国超市都没有。老子买包榨菜还要打飞的到檀香山中国城去! :nono:

Re: 古风博主李子柒

Posted: 2019-03-04 7:04
by Jun
我一直很讨厌做饭,一个原因是小时候都是我妈妈做饭,她很辛苦,然后我爸特别好客,总是不打招呼快中午的时候带着朋友回来,然后我妈就得鸡飞狗跳地临时准备多几个菜,我作为小孩子自然要被拉去帮忙择菜烧火。然后妇女孩子通常也不上桌(其实一个客观原因是那边吃着,这边还得不停地做),以至于我对做饭这件事的感觉是“被迫服务他人毫无回报”,很痛恨。
这段话戳到我了。昨天下午去 Folgers Library 看一出戏之前,溜达着看了一下他们展出的英国古代食物烹饪书籍和资料,里面有好多描述生产者劳动者吃不饱,在厨房里卖命的主要是妻子,其中一封十八世纪的信是某妻写给她兄弟的,说她酿啤酒失败被丈夫打。殖民者运输黑奴到加勒比甘蔗园种植甘蔗榨取蔗糖,整套工作很危险,死亡率很高,有本老书里的插图描述了榨糖过程。制糖在当时是超赚钱的大生意,英国市场本身就对糖有疯狂的需求。

我一边看一边就联想到镜花描述的情景了。
还有就是农忙的时候,做饭非常紧张。因为那个时候和老天抢粮食,不到最后晒干了装进粮仓/口袋,都很不放心,所以做什么都跟打仗一样。大人都在忙,做饭都是孩子的事情。我从八九岁开始做饭,还是那种传统大灶,要去底下烧火的,所以就是锅上锅下奔忙,做的东西图个填饱肚子,完全顾不上味道之类。所以我把做饭和“紧张”也联系起来了。

所以我虽然一早会做饭,但是完全不投入也不喜欢。

但是观察我一些朋友,都是研究生后出国无奈开始做饭,有些却做得很仔细很享受。我总结:因为这些不是为了生存,而是有很多乐趣在其中。而且做的好吃的确很rewarding. 还有,某人常常claim说,他也不算多喜欢做饭,但是看我喜欢吃会觉得特别rewarding.

是这些经历让我慢慢改变了对做饭的态度——行为上,我还是很少做,但是做的话会用心一点,也能找到乐趣。
可爱。

还好现在的环境里女人孩子也可以不想做饭就不做饭。真是实打实的进步。

Re: 古风博主李子柒

Posted: 2019-03-04 7:21
by Knowing
当然是进步。我喜欢做饭也不愿意没有不做的option 哪.倒不完全是不想花时间做菜或不喜欢吃自己做的菜,而是一来:我想把时间花在别的地方, 二来:我想吃别的地方别人做的有趣而美味的菜.
这种田园生活不是不美好,而是世界上其他美好的,有吸引力的地方, 生活方式,文化艺术,太多了。 作为一个intellectually curious 的人,田园生活只能当作好奇观察的对象, 长年这么生活我无法觉得满足. 人和人不一样,肯定有人真心觉得喜欢, 带来平静和满足的.

Re: 古风博主李子柒

Posted: 2019-03-04 19:14
by 笑嘻嘻
镜花的描述,让我想起别人对我说:双胞胎小时候好可爱!时我的心情。 :mrgreen:
putaopi wrote:
2019-03-03 0:30
是干的青花椒,跟普通花椒放在一起的。难道你们都在说新鲜的花椒吗?那可没见过。
我以为你看到新鲜的青花椒了。有人知道干荷叶在哪里买吗?我记得我在哪里见过。

Re: 古风博主李子柒

Posted: 2019-03-04 21:34
by Jun
四川花椒这个植物在美国是被禁止的,因为可能传播某种病菌威胁到本地柑橘。几年前FDA 真的搜查且执行禁令,在美国各地造成大规模的恐慌,我记得很清楚。后来大概收到无数投诉而不得不修改政策,经过加热处理的干花椒可以进口。新鲜花椒应该仍然是违法的。我和家属看见各种视频里随时上树掐一把花椒粒甚至叶子,都深深感到嫉妒眼红。

小声说在洛杉矶的太二酸菜鱼的鱼汤里看到大把疑似新鲜花椒粒的青籽儿,还一串串地在枝条上,一定是我认错了,嗯,大家不要去举报。

荷叶我在本地越南超市的冰柜里见过,不过是N年前了。也有可能是芭蕉叶,回想一下说。

又,今天做干煸四季豆,从来不敢用五花肉的我用一小把 uncured pancetta 替代熬油,惊恐地发现烧出了餐馆的味道!

Re: 古风博主李子柒

Posted: 2019-03-05 3:27
by simonsun
恭喜Jun发现了肥肉熬油炒菜香的宇宙真理! :mrgreen:

Re: 古风博主李子柒

Posted: 2019-03-05 3:28
by Knowing
对,我也记得花椒脱销事件!后来不了了之。
一直不清楚,青花椒就是花椒没红之前么?
在这里吃的泰国菜里看见过成串的青花椒。日本山椒好像就是四川花椒,我在盆里种了两颗,到现在也没有开花或者结果的迹象。就长点叶子。我偶尔摘些嫩叶切丝放在汤面里。
殖民者运输黑奴到加勒比甘蔗园种植甘蔗榨取蔗糖,整套工作很危险,死亡率很高,有本老书里的插图描述了榨糖过程。制糖在当时是超赚钱的大生意,英国市场本身就对糖有疯狂的需求。
榨糖危险还是种甘蔗危险?一直以为糖那时候贵是因为得从热带海岛远程海运到英国,跟茶叶和香料贵个道理。没想到工作本身死亡率还高?

镜花说的让我特地回忆一下小时候家里偶尔请客, 掌勺也是大部分时间得在厨房里。杭州人讲究热菜得一道道上趁热吃,所以请客必先是几个冷盘,先吃着,掌勺一道道做好小炒送上了,问大家上一道菜怎么样,大家交口称赞,掌勺满足的抹一下汗下去接着下一道。几道热菜后,一大砂锅汤上桌,掌勺才坐下来吃。不过我一直觉的掌勺相当风光。那时候日常做菜事前准备材料才是费事费时的工作,我记得买菜在泥泞的菜场还得激烈的讨价还价,回家妈妈经常让我帮忙择菜剥豌豆之类。她做刮鱼鳞拔鸡毛之类的技术性清洁。母女边做边聊天。现在好多了。周日在奶奶家聚餐是温馨的回忆,通常几个主妇一起动手,我二姑父擅长厨艺,固定的会做溜明虾,熏鱼,之类的大菜。有时杀甲鱼,杀鸡,人仰马翻。 :mrgreen:

Re: 古风博主李子柒

Posted: 2019-03-05 7:10
by Jun
榨糖和熬糖的过程最危险,需要很大的机器来压,很热的大锅熬,都很容易出事故。

Re: 古风博主李子柒

Posted: 2019-03-05 7:23
by Knowing
simonsun wrote:
2019-03-03 2:29
putaopi wrote:
2019-03-02 22:44
报告说我在大华买到了青花椒。
哭!茂宜连个中国超市都没有。老子买包榨菜还要打飞的到檀香山中国城去! :nono:
哦, 好同情, 教你做几个杭式风格就泡饭吃很好的小菜, 都是稍微腌一腌, 入口清脆, 能代替榨菜,
kohlrabi 去皮切丁,用盐腌一腌, 拌点麻油. broccoli 的梗也可以这样做.
小红萝卜拍一拍凉拌. 缨子用盐腌一下, 味道像雪里红.
jerusalem artichoke 如果买得到, 削皮切片用酱油泡一泡,味道像螺丝菜.
Jun wrote:
2019-03-05 7:10
榨糖和熬糖的过程最危险,需要很大的机器来压,很热的大锅熬,都很容易出事故。

唉妈,怪不得要从非洲运黑奴过来.

Re: 古风博主李子柒

Posted: 2019-03-05 7:34
by CAVA
刚巧上周NHK有一集山椒的节目。

https://www3.nhk.or.jp/nhkworld/en/onde ... o/2029109/

据它说,普通日本烹饪用的山椒是初夏刚刚结实的,绿而嫩,过了十天后变硬,就不好卖了。果实留在枝头到秋天,就会变红,晒干后就是我们熟悉的普通花椒。不过花椒也有不同品种的吧,秦椒,川椒和日本的各有特色。

以前交通储藏不便利,产地以外根本吃不到新鲜青花椒。日本还普遍食用木芽即嫩叶,腌渍青花椒。《千年繁华》里还写过珍贵的山椒花。

Re: 古风博主李子柒

Posted: 2019-03-05 16:07
by Jun
simonsun wrote:
2019-03-05 3:27
恭喜Jun发现了肥肉熬油炒菜香的宇宙真理! :mrgreen:
我早上淋浴头发里都是猪油味儿!太生猛了,刺激到了我这苍白的中年妇女。还是别打川菜的主意改学粤菜算了。

Re: 古风博主李子柒

Posted: 2019-03-05 16:29
by 豪情
川菜是acquired tas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