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icello (cont)

入得谷来,祸福自求。
Post Reply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Monticello (cont)

Post by Jun » 2017-08-26 19:49

George Washington 的故居 Mount Vernon 庄园离首都很近,很早以前就去看过了。Thomas Jefferson 的故居 Monticello 庄园在 Charlottesville, Virginia 城外,从这边开过去要两个钟头。我一直想看看但没出发,两个月前终于拖着家属开过去拜访了一下。

Image

庄园本身不算很 fancy,毕竟是新大陆的暴发户,务农的大地主,跟旧大陆的皇族或贵族没法比。但是风景很美,坐落在山头上俯瞰四周的邻居庄园 —— 邻居们(例如老友 James Madison)都把房屋建在河边,农田附近。唯独 Jefferson 与众不同,年轻时继承了老爸的庄园之后突发奇想,非要在交通不便的山顶上搞个大工程,铲平山顶,修建大屋子,开辟花园菜园。

站在 Monticello 屋子门口四面远眺,果然视野开阔心胸敞开,感觉好浪漫。跟务实威严的华盛顿不同,Jefferson 就是个浪漫主义者,所以才那么喜欢法国,满脑子的革命理想,写出那么慷慨激昂的独立宣言。他是建国独立的 founding fathers 里面最红的一位。

是的,最红。我认识至少两个人承认自己 "had a crush on Jefferson"。搁在今天他就是个白左,跟大洋彼岸的法国大革命思想贯通,写了很多批判旧秩序,贵族,和基督教教会的文章(不等于他是无神论者),大力推行政教分离的原则,令之成为美国的建国原则之一(也是被后人反复挖墙想要颠覆的原则之一)。他是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在独立战争里作为 Virginia 州长没参加打仗而是躲了起来,但是写了很多书和文章,对于建国理念有极大影响。在思想上他是相当激进和理想主义的。
Jefferson, who had recently returned from France to become Secretary of State (Lafayette was at this farewell dinner in Paris), was actually more enthusiastic about the revolution than was France's minister to America, Jean Baptiste de Ternant. Jefferson thought the French experiment would confirm the American one and possibly spread to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参考:Jefferson 和法国大革命

Jefferson 的专长是读书写文,涉猎极广。Monticello 里没有他的藏书,因为他晚年把藏书统统卖给了美国政府,成为 Library of Congress 的第一批藏书。

参观 Monticello 的时候,工作人员提供 guided tours,介绍了很多庄园的背景。例如,当年削平山顶,把石头和木材拖到山上,都是很大的工程,全靠黑奴。山上取水不便,除了运水上山和雨水以外,还需要打井。山坡上除了花园,还开辟了种菜的院子,当然也需要由黑奴打理。当时的知识分子都涉猎很广,文史哲科学什么的都掺和一点。最有名的当然是 Benjamin Franklin,虽然放风筝传导雷电的桥段据说是谣言。Jefferson 也鼓捣一点工程科学之类,例如在屋顶上竖一个风向标,天天观测记录,以及在大厅门口装了一个类似于日历的机关 —— 不过设计没算好,不得不在地板上打个洞。

我们还参观了地下室和厨房,据说 Jefferson 出使巴黎之后带回来不少法国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喝葡萄酒和吃法国菜。1784年,新生美国政府(那时候还没有总统)派他去巴黎搞外交;直到1789年大革命爆发后才回国。这段时间据说是他一生中最开心的日子,虽然太太在1782年就去世了。毕竟巴黎的花花世界跟老土的殖民地一比简直是天上地下。在巴黎期间他跟女画家 Maria Cosway 谈上恋爱,后来两个人成为笔友。

(参考:Jefferson 在巴黎,Nick Nolte 还主演过一部电影就是讲这段的。)

他带了几个仆人,不,黑奴,去巴黎,其中一个男孩子 James Hemings 被指派学厨,学成精致法国菜,后来回 Monticello 将法国厨艺教给其他家奴。庄园上有好几处独立的屋子,是打铁,纺织,和其他手工作坊。当时黑奴分成好几拨,最底层的是在田里种地,最辛苦,日晒雨淋。高一等的男黑奴在作坊里打铁,做钉子,做农具等等;女黑奴做纺织和厨房工作。最高级的才是贴身男仆女仆这种工作。当然,高等黑奴如果得罪了主人,也会被降级到田里干活。导游解说大叔告诉我们,当时分配给黑奴们的口粮甚少(具体数量忘记了),不够吃饱,他们就在空地上自己种点粮食和蔬菜补充伙食。做手艺的工人可以业余接点外面的活儿,或拿到镇上去卖。一点一点攒下钱来干什么呢?如果运气好可以把自己赎身买出来,然后再慢慢攒钱把老婆孩子也买出来。很难,但偶尔有人成功,尤其是幸运地能学到手艺的黑奴。

在田里、作坊里、厨房地窖里,黑奴们自然组成家庭(虽然这个家庭相当不稳定),干完主人的工之后种点地赚点外快,有些人还有精力唱歌跳舞做音乐。Jefferson 曾在给朋友的信中抱怨庄园里的黑奴有时晚上唱歌跳舞,吵得他睡不好觉 —— 白天他们都在田里劳动,当然没法搞娱乐活动。

历史学家们对这些庄园上的活动与经济有所了解,因为 Jefferson 是个记录狂,事无巨细尽量写下来,账本、人头、产量、花销,不厌其烦地写写写,后人才能对当时的日常生活有所了解。他的死党好友 James Madison 和太太 Dolley 的庄园就在 Monticello 附近,Dolley 对于 Jefferson 自己设计的欧式床 —— 嵌在墙里!—— 颇不以为然。

跟 Jefferson 相比,华盛顿就很不知识分子,连 John Adams 都不如他接近现代意义上的“书生”。Jefferson 的墓碑上,强调的不是第三任美国总统而是,独立宣言和 Virginia 州宪法(宗教自由)的作者,以及 University of Virginia 的创始人。

--------------

1785年,Jefferson 在巴黎当大使,传来女儿 Lucy 病死的消息,给他打击很大。1787年,他叫人把九岁的小女儿 Polly 带过来跟自己团聚,当时大女儿 Patsy 已经在巴黎陪他了。陪着 Polly 来巴黎的包括她的小女仆 Sally Hemings,当时15岁。关于 Sally 记载极少,只有四处书面描述,其中倒有两处是 Adams 太太写的。87年 Polly 去巴黎的路上途径伦敦,住在 Adams 夫妻的住所,Abigail 太太两次在信中提及 Polly 的小女仆性格甜蜜但不太能干,怕照顾不好小主人。另外两个记录来自男人,一个是庄园上的黑奴 Isaac,另一个是 Jefferson 的孙子,都说 Sally 肤色甚白,颇美貌。

(参见:Sally Hemings 与她的孩子

Jefferson 在巴黎时开始跟 Sally Hemings 发生肉体关系,这个关系一直持续到他们回国之后多年,他们生了几个孩子,有名有姓有文字记录的就六个,之前可能还有一个难产或者生下来就死了。四个孩子活到成年,包括三子一女。

这段关系从 Jefferson 当总统的时代就开始流传,当地很多人都知道,但没有确凿证据。Jefferson 的子女和孙子们都否认,并指叔伯亲戚(白人老爷,不是黑奴)为 Sally Hemings 的孩子的生父。然而这个谣言持续不断,Hemings 子女都留下记录,声称家里人都知道自己是 Thomas Jefferson 的孩子。但是,当然,正统历史学家和主流社会是不会把黑奴后代的话当真的。所以 Jefferson 和 Hemings 的关系一向被认为是野史范畴。直到 1998 年有历史和遗传学家给 Hemings 直系后代做了 DNA 鉴定。由于 Thomas Jefferson 没有留下正式的(婚内的,证实的)男性后代,不能直接鉴定Y染色体的关联,而是间接地排除了其他“嫌疑人”。2000年 Monticello Foundation 聘请了一组历史学家,综合书面记录,Jefferson 的行程时间表(对照 Hemings 孩子的出生日期),多种来源的记录,以及 DNA 证据,得出结论,几乎可以肯定这件事是真的。

-------------

如果把 Jefferson-Hemings 的关系当作一段猎奇言情故事,甚至不少人觉得很浪漫分红,也不是不可以,但难免误解了那个时代那个地点的具体状况。当十五六岁的 Sally 被四十出头的男主人第一次抱在怀里的时候,他俩各自是怎样的感觉,怎样的想法?当事人没有留下半句记录,后人也无法想象,只能瞎猜。我个人版本的瞎猜是,谁也没有特别怪异的感觉,或许 Sally 早就等着这件事发生了,因为她只是在重走她母亲的道路而已;或许 Jefferson 略有点 ashamed and embarrassed,但也有一种类似的坦然和归属感,因为他的亲朋好友也都干过同样的事。这就是正常,而已。

James 和 Sally Hemings 的母亲是 Betty Hemings,她是庄园主 John Wayles 的女奴。Wayles 成为鳏夫跟她发生长期的肉体关系,生下几个孩子,这些人统统都是 Wayles 的财产,最小的孩子即 Sally。Wayles 的婚生大女儿 Martha Wayles 跟 Sally 是同父异母的姐妹,当 Martha 嫁给 Thomas Jefferson 后,她继承了父亲的遗产 --- 135 个黑奴和一片庄园,其中包括 Hemings 全家。Sally 年纪小,从小就做 Jefferson 家的小保姆,也就是她的半外甥女的保姆。

Betty Hemings 本来就是黑白血统掺半:她的母亲是非洲女奴 Susanna,她的父亲不是她母亲的主人而是英国水手 John Hemings。Hemings 本来想把妻儿买出来,但是他们的主人 Francis Eppes 拒绝。主人死后,Susanna 和 Betty 母女俩作为 Eppes 家的女儿的嫁妆嫁入 Wayles 家。

把这一段代代重复的历史翻译出来,我一边写一边觉着说不出的恶心,脑子里浮现出电影 Chinatown 里的一场戏:Faye Dunaway 被 Jack Nicholson 打耳光,承认,She's my sister. She's my daughter. She's my sister. She's my daughter. 只不过对于 Martha Wayles 来说,Sally is her sister. And Sally is her ... thing, property, possession. 对于 John Wayles 来说,他们是他的孩子,他们也是他的东西。

因为之前两代父系都是白人,到 Sally Hemings 这一代,他们只有四分之一黑人血统,容貌近似白人。Sally 的孩子们只有八分之一黑人血统,跟白人几乎没有差别。但是根据“一滴血”的法律,只要母亲是黑奴身份,孩子就是黑奴,所以 Sally Hemings 与 Thomas Jefferson 生下的孩子也全部都是 Jefferson 的财产。

-------------

Hemings 一家之所以在美国历史上地位重要,不仅仅来自这段说不出口的情史,而且因为他们留下相当详细的记录,一代一代谁是谁的孩子叫什么名字干了什么结局如何,都有文字可循,令后人得以追踪黑奴流动变迁过程。这样的文字记录十分珍贵,大多数黑奴并没有这么好运。即便如此,男性成员的记录远远超过女性成员,即使是故事中心的女主角,我们也所知甚少,Sally 自己没有留下只言片句 --- 或许她不识字,实际上也没有识字的男人(例如兄弟,儿子)想到要去问她人生故事,帮她记下半个字。但是她的孩子得到了很大的好处,受过教育且学过手艺,这是有确凿记录的事实,也可以看作他们的血统的旁证。

Sally Hemings 自己到最后也没有被正式解放,老年时,女主人(Jefferson 的大女儿)让她搬出去跟孩子住在一起终老。照我的看法哈,这未必是因为 Jefferson 忘了解放他,而是因为一个单身女人,解放不解放有什么实质差别?放她出去她能到哪里?既不能结婚,又不能工作(干什么?),又不能拥有财产,横竖是在家呆着。幸亏她离开了 Monticello,没多久后庄园就破产被卖掉了,庄园上的所有的黑奴也被一并买给新主人。

Thomas Jefferson 正式解放的黑奴寥寥无几(参见:Jefferson 解放的黑奴),但是 Sally 的四个活下来的孩子成年后都或正式或偷偷地获得了自由。Beverly Hemings 去了距离不远的华盛顿DC,妹妹 Harriet Hemings 到21岁时也走了(据说非常美貌),去投奔哥哥。管家记得有一天主人让他给 Harriet 塞些钱,租辆马车,离开 Monticello。他俩假装白人融入了白人社会,Harriet 嫁了白人男。另外两个儿子 Madison 和 Eston 在 Jefferson 的遗嘱里被正式解放成为自由人,后来都搬到 Ohio 州,留下很多后裔,其中一个还参加了南北战争(当然是北军)。

-------

在 Monticello 参观时,一天只有一次的 Hemings 家族史 tour 居然卖光了票!排在我前面的白人女游客垂头丧气地走开了,我只好上前买了一天有几次的 slavery tour. (一般对于人间惨事避之不及的家属哼哼唧唧地威胁要拒绝参加。)结果这个 tour 并没有很惨很可怕,也没强迫我们看铁镣监狱什么的,而是介绍了不少当时的黑奴工作和经济结构。导游是个中年白男,我觉得是历史学家,不管是不是专业的。他说起 Jefferson 自己对黑奴制度的支持,虽然从理论上知道跟自己的进步观念背道而驰,而且 John Adams 和法国知识分子都质问过,但对他来说是习以为常无法撼动的社会规则。我心想人对于自己从小习惯的套路真是难以挣脱啊。

导游讲了段历史,当时 Monticello 买了个青年男黑奴,非常不驯,找个机会跑了。没多久被 slave hunters 抓了回来。没有记录对他实施了什么惩罚,但是很快他又逃跑了,又被抓回,这次被鞭笞且立刻卖给别人。Jefferson 还写信给买主说,最好把他跟其他奴隶分割开来,或者卖到远处,因为他脑子里的不安分会迅速在其他黑奴中传染开来。
Last edited by Jun on 2018-03-04 12:27, edited 9 times in total.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CAVA
Posts: 8169
Joined: 2003-12-06 16:55

Re: Monticello (cont)

Post by CAVA » 2017-08-28 3:47

Monticello这个名字听上去也很浪漫呢。
搁在今天他就是个白左,跟大洋彼岸的法国大革命思想贯通
英国人里一心要脱欧的,除了信不过德国人又嫉妒德国在欧盟的地位,还有信不过法国人,因为法国人“多数是左派”。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Re: Monticello (cont)

Post by Knowing » 2017-08-29 1:49

有意思.我不怎么知道几个开国之父的故事, 除了John Adams 的HBO剧和HAMILTON 的音乐剧, 他们可真是性格各异啊,居然凑到一起也不容易.
记得John Adams 里就有花花公子杰弗逊喝葡萄酒的段子。 :mrgreen: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Re: Monticello (cont)

Post by Jun » 2017-08-29 7:46

John Adams 剧集我忘记得差不多了,就记得 Adams 和 Jefferson 这一对相爱相杀的老死党。中间因为政治斗争和立场分歧彻底闹翻了,很多年互不理睬,老年又和好了。

他们各自的性格也可以从他们对于 slavery 的态度里看出来。

独立战争虽然1784年就打完了,华盛顿却是1789年才当上总统的。中间这几年基本上还是殖民地各顾各,原来我都不知道,这次一查时间表才发现的。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april
Posts: 1349
Joined: 2010-03-21 21:12

Re: Monticello (cont)

Post by april » 2017-08-29 11:08

Jefferson 居然是atheist! 还当了八年总统呢!这一点上1800的美国比现在liberal啊!
He looked like a small panther, and he moved like a patch of night.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Re: Monticello (cont)

Post by Jun » 2017-08-29 11:14

april wrote:Jefferson 居然是atheist! 还当了八年总统呢!这一点上1800的美国比现在liberal啊!
也不是无神论者,那时候最极端的也就是伏尔泰这种法国激进派了。Jefferson 是批判教会。但能推进政教分离的一群人显然不是今天这种宗教投机分子和原教旨主义。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笑嘻嘻
Posts: 23302
Joined: 2003-11-22 18:00

Re: Monticello (cont)

Post by 笑嘻嘻 » 2017-08-29 16:25

我不知道是觉得美国建国白左功劳很大,当时的左右没有现在这么大鸿沟,还是觉得种族的定时炸弹当时还没有爆炸。
云浆未饮结成冰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Re: Monticello (cont)

Post by Jun » 2017-08-29 17:04

笑嘻嘻 wrote:我不知道是觉得美国建国白左功劳很大,当时的左右没有现在这么大鸿沟,还是觉得种族的定时炸弹当时还没有爆炸。
笑嘻嘻一针见血。

其实当时的计划大概是独立了之后殖民地(后来变成各州)自治,互不干涉,各管各的。然而国家的长期走向无法避免出现中央政府。

那时候还没有左右之分,也没有全国统一的政党和理念。不过革命思想基础确实深受欧洲的新思潮 Enlightenment 运动影响,当然法国知识分子是中心。中文不知怎么说,参见下面维基页: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ge_of_Enlightenment

另外美国独立革命里有不少人是 Quakers,也影响很大。不过你具体问我 Quakers 的宗旨我一时也说不上来,只是模糊地知道他们重教育,爱和平,邻里互助,跟天主教和清教徒都大有差别。

那时候的种族矛盾也跟现在有点不同,虽然其实一脉相承。那时候的冲突是 slavery versus abolition,蓄奴与废奴。后面我慢慢地说。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豪情
Posts: 21256
Joined: 2003-11-22 18:47

Re: Monticello (cont)

Post by 豪情 » 2017-08-29 17:10

启蒙运动。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Re: Monticello (cont)

Post by Jun » 2017-08-29 17:14

豪情 wrote:启蒙运动。
谢谢小豪,就是这个。

现在美国人都知道 Jefferson 写出来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却忘了这种思路的来源是白左大本营法国。不过反正启蒙运动也不是孤立出现的,没有文艺复兴能有启蒙吗?所以 ...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putaopi
Posts: 4029
Joined: 2006-01-18 23:35

Re: Monticello (cont)

Post by putaopi » 2017-08-29 20:35

我看了个本地小剧场排演的音乐剧1776,其中就有John Adams把Jefferson 关起来写独立宣言,直到把他新婚太太接来,Jefferson 才下笔如有神,把宣言写完了。也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后人调侃他浪漫,杜撰出来的。

豪情
Posts: 21256
Joined: 2003-11-22 18:47

Re: Monticello (cont)

Post by 豪情 » 2017-09-05 3:43

jefferson妻子临死要求他不要再婚, 他答应了。

sally到法国的时候自动自由了。但是她自愿随jefferson回美国, 因为他答应以后放她和所有孩子自由。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Re: Monticello (cont)

Post by Jun » 2017-09-06 7:44

豪情 wrote:jefferson妻子临死要求他不要再婚, 他答应了。

sally到法国的时候自动自由了。但是她自愿随jefferson回美国, 因为他答应以后放她和所有孩子自由。
Jefferson 的妻子要求他不要再婚,怕后妈和后妈的孩子把自己的孩子的遗产都给抢光了。所以 Jefferson 没再婚。但他在满足生理需要的各种选择中以自家女奴为主,这是当地习俗而已,大家都这样,他岳父也这样,他亲戚也这样,估计他爹也这样。白人庄园主少爷拿自家女奴泄了欲,说不定还能制造小黑奴,一箭双雕的便宜,难怪成了普遍现象呢。想象一下乱世佳人里的所有男角色包括 Ashley 都睡过家奴,嗯,好浪漫。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Re: Monticello (cont)

Post by Knowing » 2017-09-06 7:50

Ashley 啥时候睡过家奴?惊骇的问。是因为梅兰妮难产后来不能生他们分房了么?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Re: Monticello (cont)

Post by Jun » 2017-09-06 7:59

Knowing wrote:Ashley 啥时候睡过家奴?惊骇的问。是因为梅兰妮难产后来不能生他们分房了么?
我哪知道啊,我又没看过小说 --- 不,看过,翻了两页开头舞会描述差点看睡着了就放下了。

少爷在女奴身上破处据说是很普遍的做法。想象一下诸位男人的第一次性经验。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Re: Monticello (cont)

Post by Knowing » 2017-09-06 8:04

别说了。。。。浓浓的大学男生寝室低俗夜话既视感。 :let_me_die: :let_me_die: :let_me_die: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sunset
Posts: 38
Joined: 2009-12-28 4:22

Re: Monticello (cont)

Post by sunset » 2017-09-06 10:39

这个事情美国初中语文课读物、Octavia Butler于1979年发表的semi-Scifi小说《Kindred》中有详细描写。生活在现代社会的非裔女主人公穿越回自己某代祖先为奴的内战前南方农庄。白人少爷迫使黑女奴怀孕。女奴精神痛苦最后自杀了。白人少爷(其实就是女主人公的祖先之一)又被穿越回去、能读会写的她吸引,情节非常twisted。这白男青少年时期良心未泯,但被代表他们那个阶层的亲爹灌输了奴役别人之道,就无法自拔。后来也有过反复挣扎。黑暗一面占上风的关键时刻,女主人公刺死了他,自己也断一臂才回到现代。
不得不说学校指定的文学读物思想性杠杠的。

豪情
Posts: 21256
Joined: 2003-11-22 18:47

Re: Monticello (cont)

Post by 豪情 » 2017-09-06 11:37

飘里面坚决否认南方体面的庄园主会睡黑人。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笑嘻嘻
Posts: 23302
Joined: 2003-11-22 18:00

Re: Monticello (cont)

Post by 笑嘻嘻 » 2017-09-06 11:51

我感觉 James Hemings 是混血家奴才能被选中去学厨。一般第一代非洲黑奴或者不是混血的,恐怕学手艺的机会都没有。一般说到James Hemings,都会说他是Jefferson的半妻弟。我估计大家不明说,圈子里人都知道,在巴黎学厨这种美差才会落到他头上。虽然 James Hemings 也是家奴,但是地位比普通家奴高,(为什么我突然想到了川粉?)客观上也造成了过去非裔内部肤色浅一点的头发光一点儿的歧视肤色深头发卷的。所以Sally Hemings 怎么会不愿意,她的孩子能上到这个阶层,有衣食保障。Jefferson也同样会觉得我会善待你的娃,挺慷慨的。所谓黑人家庭观念不强也是那时候种下的根,都是男主人的私产,娃就跟母姓。

很多事情从现在的观点看都不寒而栗,在当时当地却很普通。最近戴妃的新闻也有点。戴妃是个具有时代女性思维的现代人,查尔斯一家是保持在旧时代皇室贵族思维的人。你觉得他渣,他还会觉得怎么我这么倒霉原本大家都是贤伉俪私下搞搞情妇情夫就过来了。
云浆未饮结成冰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Re: Monticello (cont)

Post by Jun » 2017-09-06 13:16

黑奴内部的等级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直到现在还难以磨灭。我记得刚来美国没多久看了电影 Devil in the Blue Dress 的录影带,对于女主角 Jennifer Beals 所谓的 "passing" 现象看得一头雾水,为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杀人的秘密?后来看见有影评讥笑 Spike Lee,说他拍的片子里,肤色浅的 sista 最后都不是好人,即所谓的“越是美貌的姑娘越靠不住”,也是完全不明白这其中的含义。还有 Michael Jackson 把自己整容整得越来越象白人。还有黑人女同事向我抱怨她不能把头发拉直(患有红斑狼疮,对一切强力化学药物有反应),只好剪得很短;以及不拉直的 Afro 发型在职场必然受到歧视/拒绝。各种稀奇古怪美国特有的怪现象,都是黑奴制留下的。

不是所有的州都执行“一滴血”法律。在法国殖民地 Louisiana,黑人和白人之间还有个 Creole 阶层。不同阶层的人之间的最大差别当然是社会资源的分配,混血者常常可以得到更好的教育 and/or 就业机会,甚至 passing for white。我也是最近才听见 "High yellow" 这个说法。肤色较浅是你的祖先被白人老爷临幸过的暗示,也是你是半个“我们的人”的象征,当然,主流社会对他们的接受程度也就高起来 --- 这也是有限度的,并不会高到把你当成真白人的程度。
Some wealthier white planters made an effort to have their "natural sons" (the term for children outside of marriage who were produced with enslaved women) educated or trained as apprentices; some passed on property to them. For instance, in 1860, most of the 200 subscription students at Wilberforce College were the mixed-race sons of white planters, who paid for their education.
在这种环境里,肤色较黑的黑人对于肤色浅的黑人是什么感受也可想而知了,这里面的嫉妒与憎恨,大家都不好意思明说,但绝对是一直存在的。尤其是黑人女性如果跟白男谈恋爱,会被黑人男看作是叛徒。呵呵,虽然我不是美国黑人,但太了解等级社会中的种种路线和心理,所以这些建立在自卑之上的弱者心理也很能理解。另一方面,因为痛恨自卑和羞耻而产生的激烈反弹矫枉过正,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心情。这是殖民地/黑奴制特有的产物,非洲黑人就不吃这套。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豪情
Posts: 21256
Joined: 2003-11-22 18:47

Re: Monticello (cont)

Post by 豪情 » 2017-09-06 14:12

大仲马就是黑白混血的中间阶层。

赌王出生的何东家族就是典型的殖民地中间阶层, 代代继续和欧亚混血儿通婚。

买买提骂外F一样的。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唐唐的郁金香
Posts: 528
Joined: 2006-03-02 9:51

Re: Monticello (cont)

Post by 唐唐的郁金香 » 2017-09-07 7:35

所以啊,在种族通婚问题上,旧大陆比新大陆宽松。 比如被称为Black Mozart的作曲家Chevalier de Saint-Georges,是法国白人农场主和黑女奴生的儿子,被他爹送到巴黎受教育。

就连保守的英国人到了印度和本地人通婚,很长一段时间英帝国的上流社会也是接受的。中下层的英国人能娶上印度小王国的公主是值得炫耀的。

中国的情况比较复杂。根据Emma Xinhua Teng的Eurasian: Mixed Ident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China, and Hong Kong, 1842-1943一书,1943年以前香港、上海、澳门三地的情况各有不同。简单说来,上海的混血儿just one of the many "others"。有钱的中国男人去欧美读书娶了白人太太,生的孩子问题不大。在香港的混血儿则明显受歧视,因为他们, by default,是妓女和白人水手生的孩子。混血儿的命运,由种族、阶级、性别三重因素决定。
“I wish it need not have happened in my time," said Frodo. "So do I," said Gandalf, "... But that is not for them to decide. All we have to decide is what to do with the time that is given us.” ― J.R.R. Tolkien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Re: Monticello (cont)

Post by Jun » 2017-09-07 12:59

美国的问题不在于通婚以及混血私生子(bastards),而是维持奴隶制度的问题,导致了这一切美国独有,跟其他地区不同的现象。当然在美国大部分的南方州,黑白婚姻是被立法禁止的 --- 所谓黑的定义建立在一滴血准则上,所以即使白如 Sally Hemings 的儿子也必须跟混血女子结婚,除非你 pass for white。被人发现了有坐牢的危险。这个 anti-miscegenation law 在南方很多州一直存在,直到 1967 年(50年前)最高法院的 Loving v. Virginia 一案才被全国性废除。当时有16个州仍然定为违法。

http://www.webpages.uidaho.edu/engl_258 ... nation.htm

即使有了此案裁决,有些南方州如阿拉巴马仍拒绝执行,十分类似今天的当地市政官员拒绝给同性配偶发结婚证。

英法殖民地上实行黑奴制度,但基本不影响到本土社会,就没有那么多 twisted relationships and feelings。后面有空详细讲。

---------

今天中午去DC城里办事,两点多开车回 Virginia 路经 23rd & I St. 时等红灯东张西望,看见街边两个男人站着说话,一个背对着我,slightly stout,把比他矮一点的另一个人挡住了,只能看见那个人的头发巨大一团,立得高高的。我心想,That hair looks just like Malcolm Gladwell's hair ... 两人还一起拍了张 selfie,然后分道扬镳,这时我才看清楚了:That IS Malcolm Gladwell! 穿得西装领带仿佛要去参加什么会议似的(街角就是地铁站)。

Gladwell 个子颇矮,瘦巴巴的,跟照片上完全一样。人很白,我疑心他在纽约的哪个室内操场练跑步而不是在室外跑步。最近还在推上挑战 LeBron James 比赛一英里赛跑。 :lol:

美国的黑人(不论男女)就很少留巨大的 Afro 头,尤其是很主流的中产阶级。Gladwell 是加拿大/英国/牙买加混血,从头发上也可以看出文化的差异。美国只有在六七十年代民权运动时才流行 Afro,很说明问题。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CAVA
Posts: 8169
Joined: 2003-12-06 16:55

Re: Monticello (cont)

Post by CAVA » 2017-09-08 0:52

哇!为什么你老是遇见这么有趣的人!

笑嘻嘻
Posts: 23302
Joined: 2003-11-22 18:00

Re: Monticello (cont)

Post by 笑嘻嘻 » 2017-09-27 22:26

Jun 继续写啊。前两天刚好看到了一篇讲这俩人的文章。等你写完了我贴链接上来,不打扰你写的思路。
云浆未饮结成冰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Re: Monticello (cont)

Post by Jun » 2018-01-15 21:57

本来想看但是错过了的纪录片,I Am Not Your Negro,今晚在 PBS 上看到了。这部片子取材于作家 James Baldwin 未完成作品 Remember This House.

Image

从明天开始可以在网站上免费看全片:
http://www.pbs.org/independentlens/film ... our-negro/

纪录片中有一些 Baldwin 在电视和胶片上的访谈和演讲片段,可以说是最精彩的部分,如果整部影片都是他讲话的片段集锦,则一分钟都不会乏味。James Baldwin 作为一个美国生长但是旅居(自我放逐)欧洲的黑人同性恋作家,他对于美国集体文化和心理的洞察力和描述精准到惊人的地步,让我深深后悔还没去读他的作品,自己白费很多时间精力去琢磨美国的集体无意识咋这样儿涅?他的无情的分析和批判解答了我的所有疑问。

而且,他对于美国文化的批判虽然极有特定性,而我并不是这个文化里的一分子,却也非常有普遍性,细想脑门冒汗,适用范围是全人类,甚至今天更合适。
We are trapped between what we would like to be and what we really are.
Not everything that is faced can be changed, but nothing can be changed if it is not faced.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sunset
Posts: 38
Joined: 2009-12-28 4:22

Re: Monticello (cont)

Post by sunset » 2018-03-03 15:13

今天中午去DC城里办事,两点多开车回 Virginia 路经 23rd & I St. 时等红灯东张西望,看见街边两个男人站着说话,一个背对着我,slightly stout,把比他矮一点的另一个人挡住了,只能看见那个人的头发巨大一团,立得高高的。我心想,That hair looks just like Malcolm Gladwell's hair ... 两人还一起拍了张 selfie,然后分道扬镳,这时我才看清楚了:That IS Malcolm Gladwell! 穿得西装领带仿佛要去参加什么会议似的(街角就是地铁站)。
This is completely random and irrelevant...but Malcolm Gladwell 16 小时前发推说:“I have peaked.”下附他跟Stephen Curry合影 :mrgreen:
(Sorry the pic is so large)
Image
Last edited by sunset on 2018-03-04 14:29, edited 1 time in total.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Re: Monticello (cont)

Post by Jun » 2018-03-04 8:27

去看了一眼推,下面都是问,你教了 Steph 罚球的正确投法吗?笑死了。真的,Curry 应该考虑改成老太太投法,好奇能不能提高到百分之百。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Re: Monticello (cont)

Post by Jun » 2018-06-17 8:20

纽约时报新发的报道,关于 Monticello 的 family reunion。

https://www.nytimes.com/2018/06/16/us/j ... dants.html
CHARLOTTESVILLE, Va. — Hundreds of people count themselves as descendants of Thomas Jefferson. And their numbers grew substantially after a DNA test in 1998 bolstered the case for Jefferson’s paternity of the children of Sally Hemings, his slave. That revelation spawned a feud between Hemings and Jefferson descendants over who would be allowed at sprawling Jefferson meetings. To this day, some white descendants of Jefferson deny that he had a sexual relationship with Hemings.

Now, a new exhibit on Hemings opening Saturday highlights how much Monticello has changed. Jefferson’s slaves, once ignored, now have the spotlight.
三个后代的自述,每个都很真切。

现在 Monticello 拓宽了关于 Sally Hemings 的展览,开辟了一件屋子专门讲这段历史:

https://www.nytimes.com/2018/06/16/us/s ... cello.html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Re: Monticello (cont)

Post by Jun » 2018-07-27 21:33

正在看电影音乐剧1776,笑死了,好欢乐。

虽然都是关于美国建国历史的音乐剧,1776和Hamilton其实并没有重叠,1776描写的是 The Continental Congress 吵了很久最后终于投票宣布独立并且签署了 Jefferson 写的独立宣言的过程,整个剧都设立在费城那间会议室里。甚至,电影版的外景都是在费城的 Independence Hall 拍的。

主角是 John Adams,非常不讨喜的小个子,人人都讨厌他,因为他爱吵架,固执,不爱妥协。Jefferson 其实戏不多,据说他性格本来就沉默寡言。反而 Benjamin Franklin 戏挺多的,特搞笑,把他描写成打瞌睡还horny的老头,引用了很多 Franklin 的真人妙语,活活给此剧增添大笔幽默。

因为当年十三个殖民地的代表的讨论并没有书面记录,剧里的具体内容大量依赖回忆录和二三手记载,里面且有不少虚构成分,显然是戏剧冲突的需要而添加的。我找到一个网站,详细列出剧中虚构和真实情节,挺有趣的:
https://declaration.fas.harvard.edu/blog/facts-1776

跟Hamilton相比,1776的音乐没有那么catchy抓耳朵容易上瘾,既不悦耳也不优美。但是剧本比起Hamilton毫不逊色,在面对蓄奴制的冲突方面上还强过Hamilton。Image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