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Chris and Don: A Love Story

入得谷来,祸福自求。
Post Reply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影片]Chris and Don: A Love Story

Post by Jun » 2008-08-02 18:17

Image

今天去看了这个纪录片,讲的是英国作家 Christopher Isherwood 和他的美国情人 Don Bachardy 的浪漫史。Isherwood 最有名的作品是短篇小说集柏林故事中的 Sally Bowles,被改编成舞台剧 Cabaret,后来又放上银幕 (Liza Minelli 主演)。

Isherwood 出身英国上层阶级家庭,在剑桥上学时因为性格反叛在考试里讽刺老师而被开除,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跟随WH Auden 跑到柏林混了些日子(所以写了柏林故事)。二战爆发前移民美国,在洛杉矶地区定居下来,在好莱坞干过一阵,参与过剧本写作什么的。曾经追随过印度guru,还翻译过大师的著作什么的。二战期间跟同在美国的毛姆有过来往,曾有传闻说刀锋中的主角Larry Darrell 是以他为原型的。

当Isherwood 在Santa Monica 的海滩上遇见南加本地青年 Don Bachardy 的时候,后者只有16岁,而前者比他大30岁。这部纪录片集中在Isherwood 跟 Bachardy 长达三十多年的爱情历史,大多数时候由现在(已经70多)的 Bachardy 叙述,夹杂一些文史工作人员提供的资料和 Isherwood 自己留下的日记。

他们在一起三十几年没有分开,直到 Isherwood 去世。在Isherwood 的照顾和指引下,Bachardy 成为一个小有名气的肖像画家。在 Isherwood 病逝之前,他给病床上又老又衰弱的他画了许许多多的速写和肖像,最后独自送他上路。此后他仍然过着积极充实的人生,现在仍然是个结实、精神、充满活力和幽默感的老头儿。

这部片子其实不太能满足我的兴趣,因为这是一个过于美好的故事。表面看上去似乎有黑暗的幕后纠结:一个是年长的,成熟的,有名的,混迹好莱坞的老男人,一个是南加州长大的羡慕电影明星的纯真少年,他的人生几乎完全是老情人塑造出来的。从外面看一定是老糖爹控制摆布甚至吸干小狼狗的青春的故事,但结果并不黑暗也不邪恶。Don Bachardy 小时候并不算美貌,是个南加州特产的阳光男孩,一张娃娃脸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还小,照片和旧影片上到处是ear-to-ear 的笑容,露出门牙之间的缝。他的说话口音已经完全变成了跟 Isherwood 一样的英国口音,甚至连节奏什么的都相似,有人说 Isherwood 把他变成了自己的 clone。听上去挺 sinister 的对吧?继续看下去我发现其实这并不奇怪。Bachardy 就是那种 empathy 很强的人,他的天赋是画肖像就很说明问题 --- 连自己都说在画别人的时候他自然而然地把自己代入被画的人,从内部体会对方的神韵。

Isherwood 培养他,塑造他,当Bachardy 长大后,两人不可避免地有过暂时的冲突。Bachardy 也需要过自由探索的经历,Isherwood 也放他去飞过,但他后来又回来了。彼此关系中并没有绝对的肉体上的忠实,但是精神上的亲密别人无法替代,直到 Isherwood 去世。

本来我去看这部片子是为了了解 Isherwood,因为很早以前曾经非常非常喜欢柏林故事,对他很好奇。结果这部片子并没有揭示很多关于Isherwood 的个人内幕,他似乎是个很坦然的人,没有什么黑暗面。倒是片子里有很多好莱坞名人的家庭电影胶片!特别是一些名作家:Tennessee Williams, 毛姆,Raymond Chandler!(Chandler 只有一个比较模糊的镜头,半裸着跳进游泳池,而且。。。他有肚腩! :love019: 满可爱的。)还有Stravinsky。似乎剪辑进去的 footage 大多是文艺界弯男,不知道这说明什么,Chandler 也是弯的?:renske:

Isherwood 并不是一个革命者,但他在那个年代(五十年代)却是与众不同的坦然,即使周围有很多人对他跟小男孩的恋情侧目,他们从来没有把自己当成受害者,也没有羞惭或者难受或者遮遮掩掩。影片中一个文史工作者说,Isherwood 总是带着 Bachardy 出席社交场合,大大方方地把爱人介绍给电影明星和其他名人,从来没有手挽女人出现假装或暗示自己是直的。他们的周围环绕着文艺界的假直男们,很多是刚跟他们寻欢作乐过的大名人携着夫人太太抛头露面。。。

他们当时的朋友之一是Psycho 男主角 Tony Perkins,一直都拼命地想把自己掰直了,接受了无数心理治疗,也跟女人结婚过,最后还是死于爱滋病 ---- 多么浪费的人生。相比之下,Isherwood 和 Bachardy 一起度过了一段无畏的,坦然的,毫不羞愧的,精神和肉体都相亲相爱的三十几年。Unashamed and unapologetic, how many people, straight ones included, can say that about their love, marriage, and life?

********************************************

(The rest is my own nostalgia.)

I was probably 17 or 18 when I first read "Sally Bowles" in one of my brother's books that I read without his consent or knowledge. All the books I read in my teenage years seem to blend in memory now into a blur.

The Isherwood short story fascinated me. I don't believe I knew at the time what homosexuality was. The narrator, a young English expat living in Berlin and carrying the author's own name, had a genuine affection for this apparently attractive and "loose" young English woman who sang badly at the local club. She tried to seduce him a few times, but the story never made clear whether they were intimate or not. Nevertheless she had several unsuccessful love affairs with other men --- heterosexual men who were a bit scummy.

I was fascinated by the sexual ambiguity between them and the vaguely seductive tension in the air. No wonder heterosexual women and homosexual men often have a bond between them. No wonder so many straight girls and women are fascinated by gay men. (Perhaps women naturally bond with the opposite sex who, surprisingly, pose no threat of physically forcing them.) The amused, detached, but tender tone in Isherwood's story tickled like a cat's whiskers. I was wholly ignorant and almost completely missed the point, but still I was captivated.

By now characters like Sally Bowles have become a cliche in literature, but back then she was a rare and fresh creature --- a bit simple in the head with a thirst for life and sex. It is obvious to me that Capote's "Breakfast at Tiffany's" was heavily influenced by Sally Bowles, except that Capote carried deeper sadness and conflicts inside than Isherwood.

I went to the bookstore and reread the story. I still love it. I still love the generous, tender voice of Christopher Isherwood.
Last edited by Jun on 2008-08-02 21:12, edited 1 time in total.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nanping
Posts: 287
Joined: 2008-03-17 23:13

Re: [影片]Chris and Don: A Love Story

Post by nanping » 2008-08-02 20:33

不得了,刀锋主角的原型,那是心灵强大到无懈可击的人哪,其实我私底下觉得一个人在精神上自给自足到这个份儿上不免有点可怕。
Jun wrote:他们当时的朋友之一是Psycho 男主角 Tony Perkins,一直都拼命地想把自己掰直了,接受了无数心理治疗,也跟女人结婚过,最后还是死于爱滋病 ---- 多么浪费的人生。相比之下,Isherwood 和 Bachardy 一起度过了一段无畏的,坦然的,毫不羞愧的,精神和肉体都相亲相爱的三十几年。Unashamed and unapologetic, how many people, straight ones included, can say that about their love, marriage, and life?
演员跟编剧需要面对的东西还是不一样的,Christopher Isherwood还是有一个,或者说他有能力为自己找到一个,他可以自由自在游刃有余的圈子,再一个找爱人这种事儿多少还是要靠些运气。不是人人都有那能力和好运,所以在这个世界上能活得随心从意的到底是少数,其余的不过是自己酿酒自己尝,只向自己交待就好了。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Post by Jun » 2008-08-02 21:14

社会当然有作用,但是什么都怪社会,浪费的一样是自己的人生。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火星狗
Posts: 3171
Joined: 2006-03-03 13:56

Post by 火星狗 » 2008-08-02 21:15

我觉得早期弯男和直女share更多的common issues,都被直男压迫嘛。 :mrgreen: 现在,或许也并没好多少? :mrgreen:

好像是个光明勇敢的故事,不一定非要sweet tone,也可以写成普通人的英雄主义嘛。不过的确太容易让人想到糖爹和小狼狗,这次阴谋论发作的还是有点道理的。 :mrgreen:
如果是爱,就怎么也不可怕。
只是梦境而已。

StarryNight
Posts: 62
Joined: 2006-07-23 20:15
Location: Singapore

Post by StarryNight » 2008-08-04 3:38

http://www.npr.org/templates/story/stor ... d=92343122

前几天还听 Terry Gross interview 他来着。

messer
Posts: 625
Joined: 2009-01-13 2:36
Contact:

Re: [影片]Chris and Don: A Love Story

Post by messer » 2020-12-06 8:47

拉里的原型不是维特根斯坦吗?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Re: [影片]Chris and Don: A Love Story

Post by Jun » 2020-12-06 9:48

messer wrote:
2020-12-06 8:47
拉里的原型不是维特根斯坦吗?
这个说法其实挺奇怪的,我只在中文网上看到过,搜英文网站都没人提起。唯一能找到的来源是中文翻译版前言,也不知道是什么来源,谁发明的。

看看维基里提到的几个可能的原型: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e_Razor%27s_Edge

小说(英文版)前言里提到过 Isherwood 和 Guy Hague,但据我所知 Hague 就是自吹,从来没有任何蛛丝马迹。

Ludwig Wittgenstein 我也不认识不了解,看他的维基介绍里面跟印度哲学和瑜伽修炼八竿子打不着(可能他跟印度的距离比我跟印度还远一些,至少我还看过摩诃婆罗多 ... 电视剧),觉得完全没可能呀,很难理解是怎么扯上去的。而且没听说毛姆对 Wittgenstein 有任何兴趣或交集。总觉得是个早就该被淘汰的谣言。

Isherwood 出来撇清过 Larry 不是自己。不过他跟毛姆相熟是真的。也可能当时他已经在美国大摇大摆地公开出柜了(在英国还是非法),不想继续装成男女关系暧昧的主角。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青屿
Posts: 121
Joined: 2003-12-10 10:09

Re: [影片]Chris and Don: A Love Story

Post by 青屿 » 2020-12-07 8:58

我觉得larry没有原型,但是应该有一些inspiration.Inspiration和最后的小说角色之间可以天差地远--参见杨绛写《围城》角色的所谓“原型”--有的甚至就只有红指甲。别说拉里了,公认《月亮与六便士》的strickland是高更,但是strickland和高更的生平也有非常大不同呢。从这个角度来说,维特根斯坦还是有那么几点和拉里有重合,比如他放弃巨额家产去做山村教师,一战中飞行员爱人逝去对他的重要影响,还有(当时看起来)模糊的性取向。

个人觉得,larry这个角色的核心要素就在于毫不留恋的脱离舒适的上流社会的生活去做灵魂探索。我看过毛姆一个短篇<The Alien Corn>, “异邦谷田”,我看完才是恍然大悟--这篇小说应该是后来《刀锋》的雏形。毛姆先是花大篇幅详详细细津津有味的写了一个老年社交届能手,势利眼又品味高雅又精明能干,100%就是刀锋里头的Elliot。然后后面一半突然引到他还有个侄子,是某个英国富豪大家族的继承人,“100%理想的英国青年”,擅长所有贵族该擅长的事儿,骑马打猎都特别潇洒。有天这个青年突然就决定放弃家族财产和继承权,去做个钢琴家。家里开会决定给他两年时间去慕尼黑,看到底有没有成为一流钢琴家的才能。中间有一段毛姆去慕尼黑看望他,他沉浸在艺术中非常快活,那个情景活脱脱就是刀锋里毛姆在巴黎拜访larry的翻版。中间家里把这个小孩儿找回来一次,希望通过家族情谊和舒适生活唤回他,他完全不为所动 -- 这段也和伊萨贝拉去巴黎找拉里,信心满满能把拉里拉回上流社会的情节一模一样。只不过作为短篇,“我”对主角完全没有对拉里那么温情脉脉,结尾很惨烈。而且写得也远远没有刀锋圆熟。

我的总体感受是,“千金散去,转身离开唾手可得的上流生活追求精神生活(艺术也好,人生终极意义也好)”,这个应该是毛姆自身的情结自己的块垒。无论是高更还是维特根斯坦都只是inspiration而已。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Re: [影片]Chris and Don: A Love Story

Post by Jun » 2020-12-07 12:38

嗯 ... 作为本谷的 resident 杠精,我来小杠一下。

刀锋小说里的 Larry 的轨迹跟 Wittgenstein 好像有一些重叠,跟 Wittgenstein 是 Larry 这个人物的原型或者参考,这是两回事亚。如果毛姆根本就不认识 Wittgenstein (后者二战期间在英国,但是毛姆在 Riviera 和美国避难,看上去也不是一个圈子里的),没有任何证据把这两个家伙拉到一起去。说实话我完全不了解这个人是干啥的(哲学家?理科直男谈资?),就算有相似之处,世界上还有很多其它人也有类似的人生规矩和选择呀,相似本身不能算作证据。

撇开这个不说,不管是任何作家写的小说,本质上大多数都是在写自己。Emma Bovary 是福楼拜自己,Sally Bowles 是 Isherwood 自己,当然 Larry Darrell 也是毛姆自己 ... 的一个方面。从 Of Human Bondage 开始,毛姆不停反复地写理想和现实之间地冲突,追求梦想和跟社会妥协的冲突,以及一走了之带来的自由。要不然他怎么一辈子满世界乱跑呢?人性的枷锁里面的情节我基本上啥都没记住,就记得男主有个朋友,女的,一定要做画家,卖不出去也画,最后上吊自杀了,这个故事很明显表达他对于弃医从文的恐慌和焦虑。他又想追求艺术,但又害怕潦倒收场,小说结尾男主决定安分守己地当医生去了。毛姆自己虽然没安分守己地当医生,但即使当了作家之后还是常有理想与实用之间的挣扎,又讨厌又无法抗拒媚俗的吸引力,他老怀疑自己不够高级,特羡慕别人“为理想献身”但是自己又做不到。其实他还是挺能吃苦的,在旅行写作的生涯中,但他也很喜欢享受。一个有 taste 的人就很容易鄙视自己能力跟不上 taste,这其实很正常。

说到底这些挣扎和斗争跟钱啦,理想啦,啥啥啦,没什么真正的关系,都是幌子。他的真正的挣扎是要不要出柜,这才是真正的理想和现实的冲突。写小说的动力就是为了改头换面地表达自己说不出口的愿望和感情,实现自己下不去手的行为,而已。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Re: [影片]Chris and Don: A Love Story

Post by Jun » 2020-12-11 22:09

Isherwood 对印度教 (vedanta 分支) 有多起劲呢?他还去翻译了薄迦梵歌, The Bhagavad Gita. 翻得好不好,不懂梵文和印度教义的我没法说,但是仅仅去干这件事,就说明他有多投入了。

也侧面表明印度教在加州的传播有多早,当然,十九世纪后期已经在欧陆风靡过好几圈儿了。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