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Andrew Wyeth (完)

入得谷来,祸福自求。
Post Reply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原创]Andrew Wyeth (完)

Post by Jun » 2006-04-03 11:45

昨天去费城美术馆看Andrew Wyeth画展, 人多, 跟我一样都是赶着在关展之前来看的.

Andrew Wyeth, 1917年生, 还活着呢, 宾州本地人氏, 自小没上学, 在家跟插图画家父亲NC Wyeth学画. 他最有名的一幅画是Christina's World, 这次没展出, 但我在纽约MOMA见过真迹.

Image

这幅画, 我小时候在少年文艺杂志封底见过, 念念不忘.

我一向对美国画家有偏见, 觉得除了非常现代的(如Pollack)以外都太过写实, 连Andy Warhol都是, 没有什么内涵. (我的品位不高, 喜欢看印象派.) 而且Andrew Wyeth一向被归类于现实主义派 (realism). 似乎是不能再实了.

可是理论和偏见是一回事, 直接印象又是另一回事. 费城艺术馆票价很贵(20刀), 但是说明做得很详细, 上次看Dali 也如此, 提供了很多背景和知识.

让我感慨的是: 好的画一定要看原始真迹, 照片再精美, 也不能传达画面质地的百分之一. 这一点在看van Gogh 和 Andrew Wyeth的画时特别明显: 前者是一层一层地糊上去的油彩, 近似浮雕了; 而后者极少用油画, 而专用egg tempera(not tempura, 中文是否叫蛋彩?) 和dry brush watercolor, 完全没有厚度, 造成透明的感觉.

Wyeth画过几幅有特别透明感觉的, 其中Wind from the Sea是相当典型的例子.

Image

他画的在风中飘荡的窗帘和渔网, 不全是几可乱真的真实感, 而且让观者的心都跟着飘起来了.

越看越觉得, 他画的似乎是实实在在的人和物 (以物为多), 可是给人的感觉却象半梦半醒的twilight, 半真半幻. 只能用haunting这个字形容. 例如海滩上一双没有腿的靴子

Image

或者他的躺在病床上临死的邻居的画像, 一个老头躺在棕色的山坡上, 身体被冬天最后一团融化的雪覆盖. (找不到)

他画的景物, 基本上集中在两个地方: 他的老家Chadds Ford, PA 和家里在Maine的靠海的农场. 他的终生老友基本上都是他的邻居和他的灵感源泉, 包括Christina & Alvaro Olson兄妹 (就是那个Christina), 邻居德国人Karl Kuerner, 在他父亲出车祸去世后, 被当作替代父亲形象的. Andrew Wyeth常画无生命的景物, 丝丝合扣中国人的话"物是人非", "见物如见人", "以物咏志"这类的风格. Olson兄妹去世后, 他画过一幅题名"Christina and Alvaro"的肖相画.

Image

这是他们家农场的两扇门, 左面阴影里的是Alvaro, 右面蓝色明亮却带着伤痕的是Christina.

他有一幅类似Christina's World的画, Winter. 是他父亲去世不久后画的.

Image

表面上看去, Winter 和 Christina's World 都是清清楚楚的写实作品, 没有一点超自然或与现实不符的成分. 可是为什么它们都给人一种明显的伤感压抑的印象呢? 那暗棕色的土地占了画面的大部分, 山坡象巨人一样升起, 好象要把里面唯一的人物, 一个爬行的女孩子, 一个穿棉袄的男孩子, 吞下去. Winter的色调尤其的悲伤, 几乎是黑白的. 这幅画里充满了对猝死的父亲的怀念, Andrew Wyeth说: "我父亲(的灵魂)就在山的那一边." 他在父亲生前没能给他画一幅肖像画, 为此一直耿耿于怀. 这个怀里揣着画家自己的悼念心情的男孩子, 背向着山那边, 面向画框外甩手奔来.

我一直认为父亲是男人的心结来源, 好象母亲是女人的思想问题所在, 是极其普遍的现象. 而NC Wyeth又兼任他的导师和裁判, 在他小时候命令他几个钟头几个钟头地练素描基本功, 他们之间的感情关系, 想必比他人更加复杂. 而这种复杂的感情, 都释放在这幅画里了.

写实主义从来就不仅仅是写实的, 但是某些人总比另一些人更实, 而某些人比另一些人更虚. Andrew Wyeth的画里弥漫着强烈的心理暗示的气氛, 灰色的山坡草场, 孤零零的老屋子, 沙滩上/床头上的贝壳, 刚发芽的树枝, 大量的门框和窗框(让我想起John Ford电影The Searcher中经典的结尾镜头), 都影响到观者的情绪.

联想到最近白金对Munch的诊断: out-and-out major depression, Wyeth的诊断似乎是subclinical melancholy, 既伤感又欣慰, 既美好又悲伤, 在冬天和春天交界的时刻, 对他人又喜欢又害怕又好奇窥视又满怀同情, 不是轰轰烈烈的爱憎, 而是淡淡的亲近. 这样一来我就明白为什么我喜欢这些灰不溜秋的画了. 我一向疑心自己也是有subclinical dysthymia, 不够忧郁症的资格, 只是天生有点悲观的mild melancholy.

有些评论认为Andrew Wyeth的画根本就很普通很现实--不就是房子, 门窗, 几个人, 俩山包么? 居然画的东西都让人认得出是什么, 可见是老套过时的花样儿. 他这么红, 说明美国人的口味就是俗俗俗, 俗不可耐.

在我看过这么多的原作放在一起的展览之前, 我肯定会买帐这种理论的, 说不定还会觉得自己挺有学问的. 可见, 在没有见过几件真迹之前, 还是不要乱说话的好, 就好象没见过花样滑冰的现场比赛就别乱下结论你喜欢谁的本事.

今天听NPR里访问Wyeth孙女Victoria把他形容成一特普通的乡下佬. 艺术家也不是什么神人奇人, 不过是有本事把内心的感情和记忆表达出来, 而凡夫俗子只好让这些东西烂在自己肚子里罢了. Wyeth画的都是通俗的画面, 可是不知怎么就给我一种半梦里的感觉---不是典型的Dali式的100%的梦境, 可也有那么点儿不真实的气氛, 角度比平常的现实主义画就偏了那么一点点, 味道就有点怪.

他画了不少躺在床/船/其他载体的人像, 里面的人在沉睡, 好象死了一般, 颇有点宁静的诡异 (怎么也找不到这些画的网上电子版). 这些被画的人都是他的亲戚邻居, 而且是活着的, 也就让他这么琢磨生死之间模糊透明的界限. 我就又有点明白我为什么喜欢他的那些特别怪怪的画了--真实生活中的神秘气氛, 日常的黑暗不可知的角落, 见惯了的场景忽然不寻常起来, 正对我胃口.

所谓现代艺术, 越来越变成给大学教授发表晦涩文章提供材料和让阔人过过风雅瘾的借口, 跟其他人通通不相干. 我一直认为现代艺术给有心无力, 想表达又没天赋没训练的人提供了一条捷径. 在这方面, Dali 他们超现实主义的倒都是有根底, 想画什么就画什么的. 而现代艺术里多的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然后说自己把虎画成狗是别有深意的那些人, 更多的是连狗也画不出来, 就在后头跟着起哄, 生造出一些词句理论, 指点江山, 把大家唬得一愣一愣的, 同时在校园里追小白裙的秃头学者们. 多亏了这些理论家, 现在也没人画古典派风格了, 拿出来还不给扁死? 更没人愿意买, 倒不如刷两块全白或全黑或半黑半白的方块更有市场.

不过, 艺术理论家也是分等级的, 高级一点的自己原创出曲里拐弯无人看懂的词句凑成文艺评论论文或书, 发明俩"主义"好让后来者往自己身上贴标签. 低级一点的就抄抄这些无人能懂的文献, 拼拼凑凑当成自己的, 转手倒买去唬没上过理论课的大众.
Last edited by Jun on 2006-04-04 14:48, edited 17 times in total.

Elysees
Posts: 6757
Joined: 2003-12-05 13:10

Post by Elysees » 2006-04-03 12:09

啊啊啊啊,我也看过那本少年文艺!!! :love019:

tiffany
Posts: 24708
Joined: 2003-11-22 20:59

Post by tiffany » 2006-04-03 12:34

me2
乡音无改鬓毛衰

camellia
Posts: 1146
Joined: 2003-12-04 19:17

Post by camellia » 2006-04-03 12:52

都适合做插图,颜色很灰啊。
8挂,他孙女真好看
Image
Last edited by camellia on 2006-04-03 13:04, edited 1 time in total.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Post by Jun » 2006-04-03 13:00

可不是. 他爸爸就是以画插图出名的.

DeBeers
Posts: 1644
Joined: 2003-12-05 9:56
Contact:

Post by DeBeers » 2006-04-03 14:32

宾州本地人氏, 自小没上学, 在家跟插图画家父亲NC Wyeth学画.
他不会是amish吧 :-) ?
钻石恒久远

笑嘻嘻
Posts: 23308
Joined: 2003-11-22 18:00

Post by 笑嘻嘻 » 2006-04-03 20:49

我也看过那本少年文艺!而且仔细看过封底介绍好几遍。
云浆未饮结成冰

克里斯汀
Posts: 173
Joined: 2005-09-20 9:49

Post by 克里斯汀 » 2006-04-03 23:00

哈哈! 这篇我可不能不跟, 我的永远不变的ID 就是源自这幅画啊! 不记得哪里的简介是说画中的CHRISTINA是腿有残疾的.
儿童时代,少年文艺,儿童文学,小猕猴,东方少年... 那时候的儿童和少年杂志真是好! 我翻翻现在的孩子们看的杂志,真是同情他们... 都没见过好东西啊!
可惜我是一本都不存着了. 肯定的灰是有的,以她文中所述的她的存书传统.

森林的火焰
Posts: 2913
Joined: 2005-09-08 9:45
Contact:

Post by 森林的火焰 » 2006-04-03 23:38

Amish哪闲得下来画画。
我不厚道地想,用中世纪的方法做家务,一天就干不了多少事情了。
http://harps.yculblog.com
搬家了搬家了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Post by Jun » 2006-04-04 13:24

强烈建议有兴趣者去看看原作, 质感跟看印刷品完全不同.

花差花差小将军
Posts: 2374
Joined: 2003-12-09 15:11

Post by 花差花差小将军 » 2006-04-04 13:41

No sh*t 我也看过那本少年文艺!
脚翘黄天宝
光吃红国宝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Post by Jun » 2006-04-12 14:29

我来说一句不怎么相干的, 被傅雷钩起来的想法. 虽然van Gogh那种要死要活的艺术家最让大众记得, 可是似乎多数的画家都挺长命的, Monet, Picasso, Matisse, Renoir, 甚至Michelangelo, Brunelleschi, Da Vinci, 寿命都比当时大多数人长, 就算是拉非儿也不是什么为艺术燃烧自己的例子, 而是party太厉害了...

所以搞不好画画其实是修身养性长命百岁的药方, 搞艺术没那么恐怖啦, 只要别象傅雷或者莫扎特背多分他爹那么变态地教育, 说不定还比常人多活几年呢. 不过没有了为艺术献身的浪漫神话, 恐怕艺术也没这么多人供起来勒.

helenClaire
Posts: 3159
Joined: 2003-11-22 20:12

Post by helenClaire » 2006-04-12 14:46

真好看。
猜测一下,画家是不是象第一幅画里的少女,伏低了身体做画的?这些风景虽然熟悉,但还没有遇上一个如此险峻的小山包,把天空挤成一窄条。 :roll: 不过少年那幅里,角度似乎是俯视少年的,同时小丘又占了大部份视野,好怪。

洛洛
Posts: 2564
Joined: 2003-12-05 12:35

Post by 洛洛 » 2006-04-12 14:56

Jun wrote:所以搞不好画画其实是修身养性长命百岁的药方, 搞艺术没那么恐怖啦, 只要别象傅雷或者莫扎特背多分他爹那么变态地教育, 说不定还比常人多活几年呢. 不过没有了为艺术献身的浪漫神话, 恐怕艺术也没这么多人供起来勒.
画画儿很解压,集中精神心无杂念,效果可能跟打坐差不多。 :p
不知道画家行内是怎么说的,反正我们这行一说到为艺术献身,其实是说这行不赚钱。 :nono:
混坛上另一颗新星
luoluo11.ycool.com

密斯张三
Posts: 503
Joined: 2005-02-23 0:22
Contact:

Post by 密斯张三 » 2006-04-12 15:07

Jun你不是说了么,
艺术家也不是什么神人奇人, 不过是有本事把内心的感情和记忆表达出来
所以都表达干净了心里就不堵着了就得到closure放开胸怀enjoy life,而凡人就放在心里烂了肚肠找多少therapist都支支吾吾的表达不出来最后郁郁而终
不过这种断言不符合咱科学青年本色,好歹也要拿点各职业平均寿命调研的表格出来说话才有底气。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Post by Jun » 2006-04-13 6:20

我也是这么怀疑的, 其实画画可能根本不是什么呕心沥血的事, 而是一种呕吐积郁和感情问题的手段, 有therapeutic效果.

报告Helen, 我觉得我真笨, 看了那么久的画, 最近才脑子开窍 --- 原来画虽然各有不同, 还是有规律可寻的: 最要紧的是构图 (composition), 画面的大结构和走向, 占作品内容的一大半, 至于画什么, 怎么画, 那还是次要的. Wyeth的画虽然题材是写实的, 可是结构就那么点儿跟普通写实的不同, 就给人"偏"的印象.

洛洛
Posts: 2564
Joined: 2003-12-05 12:35

Post by 洛洛 » 2006-04-13 11:19

嗯,他的天空面积非常地少,地平线也往往不是平的。
混坛上另一颗新星
luoluo11.ycool.com

arty
Posts: 100
Joined: 2004-07-21 23:02

Post by arty » 2006-04-13 14:13

除了天分热情,画画还必须很好的体力和坚强的胃

密斯张三
Posts: 503
Joined: 2005-02-23 0:22
Contact:

Post by 密斯张三 » 2006-05-13 7:07

关于艺术的解压效果,我今儿刚看到这么一段;
《梅圣俞诗集》序(欧阳修)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
当然文人说的“穷”,从来不至于饥馑寒冷,反正maslow金字塔底的基本要求肯定是解决了的,哭穷,不外是怀才不遇的苦闷。穷而后工,我以前一直以为他说的是充要条件,看了原文才知道,光说了充分,没说必要――所以不那么“要死要活的艺术家”是有的。


另外想到的一点:后来者选择评判前人作品的时候,是否也存在取舍?对“达”人的作品(比如,瘦金体?),外加了价值判断?我们虽然爱钱,对旧代的、权力影响不到我们的有钱人,却总是不那么看得起。现在推崇的作品,会不会有故意捡出当时不得志的艺术家,以示品位高过众人的嫌疑(且不说死者为大的附加价值)?。。。引导潮流这回事,大概有太多偶然运气在里面。
Last edited by 密斯张三 on 2006-05-13 7:30, edited 1 time in total.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Post by Jun » 2006-05-13 7:29

殆穷者而后工也
It's true. Art is hard work.

M&M
Posts: 112
Joined: 2004-05-04 10:21

Post by M&M » 2006-05-14 5:36

克里斯汀 wrote:哈哈! 这篇我可不能不跟, 我的永远不变的ID 就是源自这幅画啊! 不记得哪里的简介是说画中的CHRISTINA是腿有残疾的.
儿童时代,少年文艺,儿童文学,小猕猴,东方少年... 那时候的儿童和少年杂志真是好! 我翻翻现在的孩子们看的杂志,真是同情他们... 都没见过好东西啊!
可惜我是一本都不存着了. 肯定的灰是有的,以她文中所述的她的存书传统.
我的记忆中是她眼睛有残疾。 :shock:

小涵
Posts: 790
Joined: 2003-12-05 19:46

Post by 小涵 » 2006-05-14 13:04

啊啊啊啊啊, 怎么大家都看过那本少年文艺啊。那幅画印象灰常深刻。

那幅在风中飘荡的窗帘可真好。 :love011:

pomo
Posts: 657
Joined: 2003-12-13 0:34

Post by pomo » 2006-05-14 23:38

我也见过这副画,不知道为什么,我确实还记得当时看到它,心里觉得特别哀伤。我也不知道哀伤啥。

CAVA
Posts: 8169
Joined: 2003-12-06 16:55

Post by CAVA » 2006-05-15 2:36

好象整个肢体语言都写的是“渴望”一类的词语,衣服的那种灰粉红色也有感伤的气息?
一个如此险峻的小山包,把天空挤成一窄条
多么押韵啊 :-D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Post by Jun » 2006-05-15 6:08

根据展览的正式说明, Christina Olson的病是一种慢性肌肉萎缩症.

火星狗
Posts: 3171
Joined: 2006-03-03 13:56

Post by 火星狗 » 2006-05-15 11:28

我看的一本书里就直截了当的说:得了“小儿麻痹症”的Christina。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Post by Jun » 2006-05-15 11:30

I don't think it was polio though.

sinca
Posts: 916
Joined: 2007-03-04 23:01

Post by sinca » 2007-10-27 3:30

Jun wrote:我也是这么怀疑的, 其实画画可能根本不是什么呕心沥血的事, 而是一种呕吐积郁和感情问题的手段, 有therapeutic效果.
Wyeth那个少女往房子里爬的画,我用做msn图片好几个月,那种可望不可及的挣扎。 :cry:

最近在学油画呢。呕心沥血肯定说不上,但是琢磨着怎么表现光线啊,阴影啊还是挺费事儿的。我这就是最基本的。那些出名点的画家要表现出自己的感情和内心来,肯定是挺呕心沥血的。
幸亏油画老师长的年轻英俊,聊以自慰。
那薄如蝉翼的未来,经不起谁来拆。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Post by Knowing » 2009-01-16 12:39

Andrew Wyeth, Famed and Infamous Artist, Dies at 91


http://www.nytimes.com/2009/01/17/arts/ ... ml?_r=1&hp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Post by Jun » 2009-01-16 12:50

:shock: :shock: GASP.

Thanks for the news.

The article is typical tabloid gossip with the characteristic NYT pomposity and smugness.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Post by Knowing » 2009-01-16 13:26

why gasp. he was 91.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Post by Jun » 2009-01-16 13:32

Don't know why I gasped. Reflex I guess. :gros_yeux_tristes:

In general I hold unfavorable views about art criticism and literary criticism that are probably not fit for print. :hum: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Post by Knowing » 2009-01-16 13:49

The way I look at it, some of them take themselves too seriously, and we should not follow suit. In fact all the art critics I know (well I only know two) both said art is what you enjoy looking at or think about. It is personal.
Well I do enjoy reading a good article providing information and backgroup, and the author's own point of view. But what ever his/her opinion is, just like the price tag of the art at an auction, is just personal.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Post by Jun » 2009-01-16 13:53

小K 很纯洁。靠这个吃饭的人才不会让 personal opinion 阻挡更加要紧的事呢。 :mrgreen: :mrgreen: 死了几十年几百年的艺术家就算了,活着的艺术家跟生意和人文圈子之间的非艺术关系可复杂了。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Post by Knowing » 2009-01-16 14:07

管它呢,你别把他们当真不就得了。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dancelord
Posts: 353
Joined: 2008-02-14 9:26

Post by dancelord » 2009-01-17 3:05

油画和水墨的本质就是一定要亲眼目睹。。比如我对凡高一直觉得也就是颜色亮丽,气势疯狂而已。去年在阿姆斯特丹凡高博物馆一睹真迹,终于感慨不已,那浓墨重彩的高低线条,尤其是他的一幅自画小像,近看真是非常震撼。。。不过若说逼真,还是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的静物,我不说是哪幅,你若有机会去那,一眼就明,就真实而言,它已胜过凡蒂冈和乌菲齐的藏画了。

幻儿
Posts: 1636
Joined: 2007-07-31 10:47

Post by 幻儿 » 2009-01-17 13:10

我的一个男同学送给他心仪的女同学第一幅画的poster,不久就追到该女同学了。 :mrgreen: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