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 of 3

Posted: 2005-12-22 12:46
by 花差花差小将军
李姑娘现在也在美国么?

Posted: 2005-12-22 12:55
by tiffany
who knows, who cares :mrgreen:

Posted: 2005-12-22 13:00
by 花差花差小将军
人家当年也是红过一阵子的么 :mrgreen:

Posted: 2005-12-22 13:03
by tiffany
所以说啊,人家正牌儿艺术家都给要求补充材料。 :mrgreen:
不过艺术家这个事情也真难说,时代广场n多给人画肖像的都杰出人才了,多少画家拿到绿卡就去画花布去了。这个小娘恐怕84碰见了一个不欣赏她的移民官,94移民官觉得她太年轻。

Posted: 2005-12-22 13:10
by 花差花差小将军
这个移民馆难保也是参观MOMA给艺术家们惊吓出了一身冷汗和一肚腹诽的一大批人之一哦

Posted: 2005-12-22 13:39
by tiffany
1? 还真是,我老看了她两句话,读后感就是非常的现代艺术。

Posted: 2005-12-22 13:43
by 花差花差小将军
做现代艺术家要做噼枷锁或者马蹄四其他的啥案底瓦厚9没这么独特了

Posted: 2005-12-22 13:47
by tiffany
呃,我私下里以为,只要敢干就能成为现代艺术家。

Posted: 2005-12-22 13:55
by 花差花差小将军
恩有道理我在MOMA确实是看到一小格间的黑黑的,里面放艺术家自拍的斜侧面录影带,94他老人家遥望着荷花盛开的池塘的镜头,我看了几分钟,一直是这个镜头,我就走掉了。走到角落,看到地上一堆滥七八糟零零碎碎的东西,还以为清洁工人工会罢工了,一看旁边有该堆叻色的作品和艺术家名字。老子耸耸肩走掉了,居然没有为自己的不求甚解感到羞耻。但是忍着没有在艺术馆上厕所,怕看到更加直截了当的代表性艺术作品。

Posted: 2005-12-22 14:00
by Knowing
MoMA is not that modern compare to Tate The Modern... I remembered so vividly the glass of water on a shelf with a label "Pine".

Posted: 2005-12-22 14:01
by 花差花差小将军
我们阿大还臭骂了我一顿说我害他去鼓根寒 :mrgreen:

Posted: 2005-12-22 14:04
by tiffany
对,你还说:谁让你进去看了!看的是建筑,建筑! :mrgreen:

Posted: 2005-12-22 14:06
by 花差花差小将军
对哦他老9以受害人的样子酱紫横行了若干月 :mrgreen:

Posted: 2005-12-22 14:39
by tiffany
Knowing wrote:MoMA is not that modern compare to Tate The Modern... I remembered so vividly the glass of water on a shelf with a label "Pine".
pine as a noune or a verb? :roll: :mrgreen: or this is a totally irrelevent question?

Posted: 2005-12-22 14:46
by Knowing
:shock: I have no idea. It could have been <Pine Tree>. I don't remember.

Posted: 2005-12-22 14:57
by karen
Knowing wrote:MoMA is not that modern compare to Tate The Modern... I remembered so vividly the glass of water on a shelf with a label "Pine".
Yeah, I remember that one. The artist wants you to believe that glass of water is a pine tree. It plays on the trust between the artist and the audience. I actually thought the idea is kind of nifty, but then you can only cry wolf once.

Posted: 2005-12-22 15:06
by tiffany
well then, I can place a grain of sand on display, and entitle it: the universe. ha, how zenish and modern arty is that!

Posted: 2005-12-22 15:13
by 笑嘻嘻
五更寒的门票老贵的,你又没有提前告诉我那个门票是自愿性质。你要是不告诉就索性一直不告诉好了,偏偏我去完了你又告诉!

Posted: 2005-12-22 15:24
by 花差花差小将军
你事先不问嘛你干脆不想知道就一直别问偏偏事后又要问问了自己牙齿落下吞进肚里也算了偏偏又唧唧歪歪这么久

Posted: 2005-12-22 15:28
by tiffany
阿大,我们老三恶毒攻击你老腻味叽歪,我架瞧拨火唯恐天下不乱的说。

Posted: 2005-12-23 8:15
by 花差花差小将军
胡说八道我是为阿大好劝他let it go :mrgreen:

Posted: 2006-01-05 10:30
by Jun
上大学英文课时一个教授给我们讲个故事:一条船上几个人,包括一个音乐家,一个律师,一个工程师,一个科学家,一个什么什么,船载太重要扔下去几个,先扔谁。大家一致先扔律师,然后,我本着科学青年的精神,支持扔音乐家下去。

艺术对社会和人民的重要性,大家看法不同。作家被移民局瞧不起,不奇怪。你看周星驰被加拿大移民局屡次拒绝就知道了(虽然借口是他跟黑社会有关系),多么白痴啊。

Posted: 2006-01-05 10:43
by silkworm
http://www.msnbc.msn.com/id/10577351/
Ice dancer may be U.S. citizen in time for Turin

Posted: 2006-01-05 10:45
by Jun
Gold medal at risk, man.

Posted: 2006-01-05 14:42
by 森林的火焰
周星星红的那几年,正是香港黑道大举入侵娱乐圈的时候。现在向华胜向华强的中国星还是大电影公司,而他们俩也同时是新义安的头儿。周星星有黑社会背景,据说是真的。但是肥肥也有黑社会背景,怎么就移成了呢?反正她女儿是在加拿大读书的。可能她隐蔽得好。
原来李谷一都移民美国了啊?我们这儿好象有中央电视台组织的什么春节演出,楼里的中国人都奔走相告,据说票已经卖完了。里边就有李谷一。

Posted: 2006-03-23 15:48
by 密斯张三
汝南 wrote:她还说,她中学时候的英文课本,第一课是Long Live Chairman Mao 第二课有对话,两个人互问“have you eaten?" 尽管文革,精通英文的人应该还是不少的。要不这些人都下了牛棚,找了个三脚猫编的课本。 该作者还曾向卫报的记者说:裹小脚,是要搬了石头砸脚的。
报告,我最近看了一本《黑镜头》兮兮的书,谈及这一点,确实有为了裹的小脚外形“美观”,用重物来压平、纠正的。更残酷的,将骨骼折断,或使肌肤溃烂、重生,使其“绵软无骨”的,也有,虽然少见,一般下不了那个狠心。妇女解放是大果实啊大果实。

Posted: 2006-05-25 18:23
by danni
我觉得我从一开始就很无偏见的看了介绍和她的书,可是最终我还是被恶心到了。
她说她不敢想象,每次想到那些事眼前就好像有万花筒一般(极恶俗的比喻),可是她还是写了很多想象的东西。欲语还羞的说着听来的奇闻,这一点都不平实,的确很cheap.
还有“一般行刑时间都在早上,几百年来我国都是这样做的,大概因为这样人们可以在上工之前游行去看,”wod-da-hell???古代行刑不很多都在正午么?唐代甚至是在下午2点至5点之间行刑,因为那个时候太阳最大,可以压鬼气。在古代的话,人们正午时刻早都干完大半农活了,京城还是比较慢吞吞的一个城市呢,清晨人家恐怕也都遛鸟喝豆汁儿去了吧!再说古代行刑专挑繁华地方的市场,看的人都是贩夫走卒和逛市场的人,文化大革命组织人去看批斗看行刑那叫政治学习,不是咱中国传统项目,咱中国人一般不那么费劲!

这么一点小细节,写得也毫无常识,就这样为了向西方人揭开古老中国之荒诞黑暗,于是填进了她的文章中,让我怎么相信她是真诚的? :evil:

还有她说那女人被男友出卖,尸体被家人放弃,但是有一群不知道那里冒出来的人在她牢狱十年间甚至执刑之后都为她东奔西跑? :?: :?: :?:

而且抓眼球的这三件事发生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写得到都跟亲眼看见了似的。我真的只能说她小小人儿家倒是见多识广阿。

写小说你就老老实实的写吧,非要写哗众取宠的话题,还非一会儿一个故事,还都不是她要讲的(她要讲的是幼儿园阿姨的故事!),那些被她为抓眼球之用的故事都是听来的,全无力证的,不知道被人以猎奇心态添了几斤酱油几斤醋的故事!

还说不是fiction?被幼儿园阿姨图门丁和那些看来无人道的疯狂事哪个是她的selling point?摆明了是借幼儿园阿姨把这些听来的故事“nonfictionalise”,如果写的是一般题材也就罢了,偏偏是鼓吹中国黑暗论的题材,说好听了才叫取巧,其实完全可说用心不良。

If that IS a nonfiction, it's GOTTA BE a Paranoic nonfiction!!!

PS: Tate Modern多的是那种摆一块空白画布然后命名为“texture”的作品,意即使全无渲染,一块画布本身就带有天然的纹络,而这纹路是美丽而深沉的 :party003:

如果说这种作家和现代艺术有什么相同之处的话,就是they both make you wonder.

哼哼哼

Re: [转帖]Washington Post article

Posted: 2019-02-06 17:46
by Jun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李翊云吗?

最近看到文学评论家们广泛盛赞李翊云为我们时代最伟大的美国作家(之一?):

https://www.npr.org/2019/02/06/69171937 ... easons-end
Where Reasons End is the rarest of things: a perfect book, a masterpiece of American fiction, and it proves beyond a doubt that Li is one of this country's greatest writers.
不久前她还出过一本回忆录:

https://www.theguardian.com/books/2017/ ... -your-life

搞得我好奇之极想看。

Re: [转帖]Washington Post article

Posted: 2019-02-06 18:35
by 笑嘻嘻
你去看吧,回来给我们八卦。 :mrgreen:

Re: [转帖]Washington Post article

Posted: 2019-02-07 4:47
by Knowing
对你看吧.
哇塞十四年前的帖子.

Re: [转帖]Washington Post article

Posted: 2019-02-07 4:48
by Knowing
那时我还在为等绿卡郁闷万分。 :mrgreen:

Re: [转帖]Washington Post article

Posted: 2019-02-07 6:16
by Jun
卫报那篇访谈里有一些八卦,例如她患有抑郁症长期吃药,2012停药后两次自杀未遂。至少证明一件我怀疑了很久的事情:写作并没有精神治愈效果,既不 cathartic 也不能自救,有什么问题还是什么问题,反正写作肯定解决不了。(Bonus:出名走红也无效。)

Re: [转帖]Washington Post article

Posted: 2019-02-07 9:02
by 豪情
写作有情绪治愈效果。其他问题和长期问题当然还在那里。我写点啥,写完非常解脱痛快。但是专业写作,要把自己长期保持写完之前的状态,对精神压力很大吧。

Re: [转帖]Washington Post article

Posted: 2019-02-07 9:08
by 豪情
说到艺术名人,高云翔在澳洲的保释辩护,说他是中国的休杰克曼。可能片酬接近?

Re: [转帖]Washington Post article

Posted: 2019-02-07 13:00
by 幻儿
这里也讨论过李翊云!我看过她的长篇《The Vagrants》印象很好。有多种原因,就不细说了。
刚才看你们十多年前的讨论,说她提到大学第一年军训经历痛苦,我记得她这话当时就引起很多反感和反驳,但我觉得这是主观的感受,无可厚非。有人觉得没那么严重,有人觉得惨无人道。余杰也是对军训的经历深恶痛绝,多次血泪控诉。
又比如生长在东北的我小时候一下雪就要去马路上扫雪,我对此非常厌恶。但是在小学同学群聊起来,很多人都觉得还好,甚至他们还记得我欢乐的往过路的车上扬雪的情景(熊孩子哈)。而我对这个场景没有任何记忆!现在我对扫雪的主观感受只有厌恶。

看她小说的时候搜过她的情况,那时候她教书和写作,拿到绿卡,丈夫是电脑工程师,有两个儿子。那时她说中文作家李最喜欢沈从文,我以为她就是岁月静好的写写边城边缘人。后来我就没怎么关注过她了。刚才看了报道,她竟然得了抑郁症自杀过两次,而且她的儿子在2017年自杀而死,才16岁。。。

这本新小说就是献给她自杀的儿子的。我看的报道里面说这是一个悲伤母亲与自杀儿子的对话。我很想看这本书,这个题材怎么写成小说呢,而且这种题材很容易陷入自怜自伤里,为什么会获得书评界如此高的评价?

Re: [转帖]Washington Post article

Posted: 2019-02-07 13:20
by 笑嘻嘻
求细说。

这里简直是我的book club。需要看你们的评论决定跟读不跟读呢。

Re: [转帖]Washington Post article

Posted: 2019-02-07 13:48
by 豪情
我也痛恨军训。不是因为物理上吃了多大的苦。是因为精神上对个体意识的强化压制。我们国家为什么搞军训而不是体能训练,是企图用这个方式来驯服个体意识。想想为什么会有军训一年的政治历史就明白了。就像文革下放知识分子去劳动一样。

每人对个体意识的敏感度不一样,无可厚非。新生军训对我的精神创伤还不如公共浴室。个体意识强烈的人,生活在这个政治制度里更敏感。即使没有经历过文革,通过回顾文革历史寻找根源,很自然。

Re: [转帖]Washington Post article

Posted: 2019-02-07 18:33
by Jun
看了访谈里李翊云描述她的家庭关系,我觉得能解释很多东西。 All drama is family drama. 很多人讨厌她的小说里憎恶中国家丑外扬的敌对态度,而且明明是文革后长大却 obsessed with it 好像很莫名奇妙。但是如果把这套路看作曲折地表达发泄家庭冲突,一切就可以解释清楚了。当然我感觉客观地看来或许她父母也没把她怎么样,但主观的感受是无法比较的。有些人就是特别敏感激烈 intense. 所以他们成为艺术家挣扎给观众看,而普通人耸耸肩过去了。悲惨的是,很多情结越否定就越搞不掉。她反复强调背弃中文(即背弃父母),拥抱英文,然而更加无法逃脱中国(即父母)的阴影。

Re: [转帖]Washington Post article

Posted: 2019-02-07 18:58
by 笑嘻嘻
具体点,没看懂。

Re: [转帖]Washington Post article

Posted: 2019-02-07 19:07
by Jun
那是因为你没看她讲她父母的八卦。她跟父母关系十分紧张,尤其是她妈妈,听上去其实挺典型的,控制欲强烈,domineering, 经常羞辱丈夫和孩子等等,她爸爸是软榻榻的知识分子妻管严。她说坚决不写中文也不授权翻译出版,这样她妈就看不懂。她说她妈每次骂她没出息或者有毛病,用词就象宣传部。在她的脑子里她妈和共产党的专制已经糊成一片不分彼此,我估计哈。

Re: [转帖]Washington Post article

Posted: 2019-02-07 21:54
by liyue
我看了一篇她写的文章,觉得很不错。写一个养子,照顾老不死的养母,雇了钟点工代他几个钟头,自己到网吧里上网,看见网上一个女儿讨伐自己亲生父亲,他对那个被讨伐的父亲心生同情,一定要约见那个可怜的男人。其实是因为他自己从前也有过被冤屈被欺负的经历。边缘人畸零人的心态情绪渲染描写得很出色。她的语言虽然不能跟本土作家比,但我觉得作为母语非英文的作家来讲已经非常不错了。最重要的讲故事,传达情感的两个要素她都做到了。

Re: [转帖]Washington Post article

Posted: 2019-02-07 22:12
by liyue
我是第一年在石家庄军训的。那一年,有不少高官去训话,动乱,暴乱,暴徒, 这些字眼不停地听他们在台上讲。大礼堂里听完,回寝室小组讨论,写心得报告。我特别厌恶。早上五点集合跑操,吹号后五分钟之内,我有可能记错了,衣着整齐,到楼下集合。我紧张得常常早早醒来,衣服穿好,躺在床上等着吹号怕迟到。石家庄北方的寒气很重,每个人衣着都统一,不能多穿,我被冻得牙齿直互相敲。每天基本就是体能操练,体力活,脑力活动很少。我记得只上军事政治理论课,英文课。每个人是不一样的。确实敏感的人痛苦程度比一般人强烈,内心的痛苦压力是造就她们创作的源泉,但创作表达不见得能治愈伤口,有时旧梦一再重温反而会加重内心创伤。Btw, 第一年军训,精神失常的有好几个。我知道物理系一个叫龙飞的长得蛮帅的男生最先失常,我自己九零年元旦过后就被送进解放军精神病院, 我下铺的广东女生坚持到快结束了,也垮了。听说后来还有女生和已婚军官之间的暧昧导致军官丧失前途的八卦。那个环境,对只会念书个性软弱的人绝对是考验。

Re: [转帖]Washington Post article

Posted: 2019-02-07 22:29
by liyue
我72年的。小学五年级严打真的是到处能看见张贴的法院布告,这个人流氓罪,奸淫幼女,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等等少儿不宜的描述到处都是。我们初一真得被带到市里去听审判,看犯人被困在卡车上开过去。这些东西,不提会以为不记得,但其实都在记忆的角落里。我想这些画面,对于敏感的人来说,都不是愉快美好的东西。大脑心智消化不了,就会如鲠在喉。我其实蛮同情李的。我想,如果她放下写作,多睡觉,做做轻省的体力活,不去想,不去体会,不去分析,说不定抑郁会好得快些,可是那样的话,她又会觉得不是她自己了。我当年被回龙观诊断为青春期躁郁,被电击镇静药治疗后智力退化,从躁郁转为抑郁。这些年靠中药和打坐,散步聊天,慢慢不再被不断交替的高低循环控制。自己受过苦,才能对别人的苦感同身受,所以我蛮同情李翊云的。敏感抑郁创作出名,和大条健康快乐平凡相比,我觉得要能选,一般人会选第二个。可惜命运大范围内不是选择题。

Re: [转帖]Washington Post article

Posted: 2019-02-07 22:31
by Jun
为你感到悲伤。只能隔着网络摸摸,一切安慰的话都是多余的。

世界是不公平的,有些人就是要吃更多的苦,没有什么公平道义,很大一部分是天生,另一部分是偶然机遇,都不在个人掌控之中。

然而还是活着好。对于在痛苦中的人来说这话可能很空洞。

名利权势粉丝等等这些都没有用,唯一的希望是缓解孤独。

Re: [转帖]Washington Post article

Posted: 2019-02-07 22:41
by liyue
我记得小时候的语文课,第一课是你办事,我放心。教室里挂的是领导人安源煤矿,小孩们边玩变念打倒孔老二,小学四人帮垮台,街边杂志里有各种揭发四人帮的读物,我现在都记得一个服务员说江青买了新皮鞋让她穿,她以为是送自己了,没想到过两个礼拜鞋被要回去,原来江青嫌挤脚,让她帮忙把鞋穿松的。我觉得这些有关文革的信息对于幼小的孩童在头脑里确实会留下很强烈的刺激,因为那时的大脑是几乎空白的。说来说去,我想要表达的就是,李翊云极有可能不是假装,不是搞噱头,而是真诚的。我非常同意Jun对于父母家国中文英文的分析。

Re: [转帖]Washington Post article

Posted: 2019-02-07 22:51
by liyue
谢谢亲爱的Jun。我大学开始看哲学书,心理学,最终发现认命是最简单的。以前只知道自己痛苦,后来才知道其实我父亲更痛苦,就像我看见我孩子痛苦心里也会更痛苦一样。好在他已经不在了,终于解脱了。我觉得人生本质就是苦多乐少,但不同的人把注意力放在不同的地方,就会弱化或强化苦或者乐的感受。我特别同情被苦抓住,或者是自己抓住苦没法松开的艺术家们。

Re: [转帖]Washington Post article

Posted: 2019-02-07 22:56
by Jun
人和人不同,有些人比较敏感就感受更强烈,另一些人不那么敏感就没有那么强烈。不过我有点疑心,如果一个人对于敏感反应产生强烈的反对憎恶情绪,大概其实他也是敏感的,激烈的拒绝和否定,只是一种 coping mechanism 而已。毕竟中国人生存的环境确实一直都相当恶劣,有创伤的比例非常大,coping mechanism也没什么不对,是一种适应手段罢了。

The only hope without eating oneself or others is to find a way out of loneliness. 好吧说起来轻巧做起来艰难,不过也不是不可能,有多少就争取多少吧。

Re: [转帖]Washington Post article

Posted: 2019-02-07 23:06
by Jun
从某个角度来说,美国文学界对李翊云的盛赞和追捧,一方面是好事,帮她拿到绿卡教职出版小说等等,另一方面又间接鼓励了她卡在自己的中国情结和创伤里沉湎,对于她的精神健康未必有益。如果她是个给 Harlequin 出版商写通俗言情小说的呢?恐怕早就完成了去中国化的过程。看她的访谈说实话我感觉李翊云相当缺乏 self awareness, 例如前年才发现,哦,自己还真是写自己的,之前一直强烈否认是 biographical writer.

Re: [转帖]Washington Post article

Posted: 2019-02-07 23:30
by putaopi
李翊云在湾区住了十多年,偶尔出席个新书宣传,作家对谈之类的活动都有点勉强,并不能很享受功成名就带来的Attention. 性格和经历决定了她写不了通俗言情小说。

她儿子自杀的事情听说了,刚刚读了Jun转发的书评,简直就是她自己和儿子的写照。这本书很想读又不忍心读。

Re: [转帖]Washington Post article

Posted: 2019-02-08 13:29
by 唐唐的郁金香
隔空安慰一下liyue,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李翊云的长篇没看过,看过一些短篇,印象都不错,尤其有一篇《金童玉女》。语言是挺精炼,用词也不复杂,换个人写的可能读起来干巴巴的,但我读过的几篇里故事人物都奇妙地别扭着,小人物的那种不正常中的正常,想要在尘埃里开花然而无可奈何也无所谓的继续活着的劲头。

从我自己的体会来看,用英文写东西会带来一定自由感,正是因为非母语没有内在的强烈的情感联系,某些东西反倒容易表达。

中国大陆出生出国之后用英文写作的作家里面,我觉得李翊云挺不错。英国有一位郭小櫓,我在某个图书节上见过她,谈吐挺有趣。但是,她的那本《A Concise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for Lovers》我完全读不下去!什么是拿东方元素卖钱?这就是。而且,她故意让主人公中国留学生说烂英文,看得我非常难受。

前不久在BBC的World Book Club Podcast听到张丽佳的《Lotus: A Novel》,有点想看。张丽佳是记者出身,用中文写了一本小说却由于题材问题无法发表,所以干脆从此英文写!听得我好嫉妒。